曾家父子商议后立即行动,召集了三千庄客。
虽无盔甲,但刀枪齐备。
由长子曾涂领军,苏定、洪教头辅佐,曾家五虎全部出动,带领三千精壮庄客前往凌州与官军会合。
曾头市与官府交好,获益颇丰,自然需展现诚意,否则何以维持关系?
曾头市不仅召集了三千精锐,还打造了五十余辆陷车,扬言与梁山势不两立,誓要擒拿所有梁山首领。
曾升另辟蹊径,找来账房先生编写歌谣,让市井孩童传唱:
“摇铃震四方,神鬼皆惊慌。
铁车带利刺,锋芒不可挡。”
“荡平梁山水泊,直取东京城。
活捉史文恭,生擒鲁智深。
曾家五虎将,威名传四方。”
即便大军尚未离开凌州边界,声势却早已喧嚣四起。
此时,徐悟锋已率一万大军抵达,新任军师朱武随行,史文恭、林冲、关胜、秦明等将领紧随其后,距高唐州不足五十里。
梁山探子早已散开,监视周边州府动态。
曾头市的挑衅迅速传至梁山营寨,令众头领愤慨不已。
“这狂徒竟敢如此放肆!”秦明性急,听闻此事便拍案怒斥。
其他头领亦义愤填膺,曾头市此举与当年的祝家庄如出一辙,但更为嚣张跋扈。
面对这种挑衅,众头领岂能容忍?
徐悟锋淡然道:“此等无礼之举,史老师、林教头,你们带领两千马步军,务必全歼凌州及曾头市的兵马。”
按照原书所述,曾家凭借曾头市的地利,加上史文恭的指挥,确实不易攻破。
然而如今不同,暂且不论史文恭,曾家若离开曾头市,就如同失去了根基。
没有了盘陀路的保护,祝家庄在梁山眼中不过是一盘菜肴,任由宰割。
同样,曾头市一旦放弃曾头市的地利优势,主动与梁山对抗,结果自是显而易见。
徐悟锋听了心中暗笑,不将这五千敌军尽数吞没,实在辜负了对方的这份“诚意”。
“遵命!”
史文恭、林冲未再多言,立刻调集两千马步军,头领包括关胜、縻貹、花荣、张清、秦明、崔猛、孙立等人。
数日疾行后,凌州军队已进入高唐州境内。
单廷圭、魏定国不敢掉以轻心,梁山的赫赫战功摆在眼前,在当今天下,宋朝九成以上的武将都难以匹敌。
刚入高唐州地界,二人便安营扎寨,遣探子查探动静。
不到两个时辰,探子急匆匆回报:“十里外正有梁山队伍逼近,约两千人,步骑皆备。”
听闻此讯,曾魁即刻嚷道:“区区两千人竟敢前来挑衅,无需两位团练出手,我自领人迎战,必擒数名贼首归营。”
曾涂附和道:“这些草寇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来惹事生非,拿下他们几个头目,也好供两位团练邀功。”
见有人主动请缨,单廷圭与魏定国自然乐见其成。
单廷圭当即说道:“既如此,就由曾家兄弟先行出阵。
不过梁山贼寇诡计多端,曾家五虎务必谨慎行事,切勿损我朝威望。”
“两位团练尽可安心!”
曾涂拱手致意后,带领四位兄弟及苏定、洪教头出营,率三千庄客疾驰而出。
不久,双方兵锋相对。
曾涂全副武装,坐骑神骏,遥见远处尘土滚滚,遂令庄客停下布阵。
显而易见,曾头市的队伍训练有素,很快形成战阵并向两翼扩展。
阵前一字排开七员猛将:当中是老大曾涂,左依次为曾密、曾魁、苏定;右依次为曾升、曾索、洪教头,个个铠甲鲜明。
梁山兵马抵达,瞥见对方装束,不禁嗤笑连连。
这般杂牌军,与祝家庄有何不同,早就被梁山瞧不上眼了。
梁山阵营的笑声激怒了曾头市一方,老四曾魁率先策马上前,头戴铜盔,身披锁甲,手持长枪,跨战马立于阵前。
曾魁高声喊话:“尔等乃梁山叛逆,四处劫掠,害民无数,我正欲捉拿尔等交官领赏,不想你们反倒送上门来。”
“若肯下马投降,我尚且慈悲饶命;若执意顽抗,必让你等尝尝曾家五虎的厉害。”
随即,曾涂亦至阵前,辱骂道:“尔等反贼,见过我的陷车否?在我曾家府邸,枉死之人算不得英雄。”
"我只需将你活捉,押上东京城,扬我曾头市威名。
你们若肯投降,尚可商议。”
史文恭冷笑着问左右:"谁愿出阵擒拿此人?"
"老师莫急,看我前去拿下此人。”
话音未落,秦明便策马上前,喝道:"我是霹雳火秦明,手下从不留无名之辈,请报上姓名。”
曾魁闻言,低声道于曾涂:"大哥,让我先行一步。”
曾涂点头:"也好,但需多加谨慎。”
曾魁应声而出,几步上前道:"我是曾家老四曾魁,久闻阁下之名,何苦弃官为匪?"
"如今你已是梁山首领,朝廷悬赏三千贯取你首级,今日我便先取这笔赏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