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第356章 城墙竟为之震裂

混乱随之而来,士兵们手忙脚乱地寻找武器,却频频出错,有人拿错了兵器,有人站错了位置。

这一切暴露了他们糟糕的军事训练水平。

当他们大致集结完毕时,李存孝率领的骑兵已逼近到离关城不到两里的地方。

关键时刻,守将匆匆赶到,从他整理裤腰的动作推测,可能刚结束私事。

守将目睹敌军逼近,急忙下令:“赶紧拉起吊桥!动作要快,否则我们都得完蛋!”

有了指挥官到场,场面逐渐有序起来。

远处的李存孝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幕,担心吊桥被拉起会前功尽弃,立刻对身边的十八名亲卫说:“我们先行一步,其他人随后跟进。”

话音刚落,他便带着这支部队抢先出击,甩开了大队人马。

这十八人似乎是李存孝的一种本能选择,或许与他过去传说中的“十八骑夺长安”

有关,即便失去记忆,这种习惯依旧留存。

阳平关的防御因系统羁绊出现异常。

李存孝手下的十八名亲卫皆为百人斩高手。

此时,守军正努力提升门闸与吊桥,然而城门链条的陈旧使得操作过程发出刺耳声响。

守将见状长舒一口气,却未察觉危机尚存。

李存孝果断出手,从半里外将重达八百斤的禹王槊掷向吊桥锁链,动作迅捷精准。

城楼上守将嗤之以鼻,认为此举荒诞至极。

众守军随之哄笑附和,直至一名士兵提醒兵器飞行轨迹异常,才引起守将注意,但他仍不屑置评,以为不过是短暂飞行终会坠落。

“你以为他真能从半里外投掷兵器击中我们的城门?”

守将满是轻蔑,周围士兵也随声附和。

然而,士卒再次高呼:“那兵器非但未减速,反而更快地朝城门冲来!”

守将听罢大惊,急忙探出城外,只见那奇异武器如疾箭般直射城门,他顿时愣住。

这样的威力,怎能实现?难道是天人之力?

正在疑惑间,一声巨响打断了他的思绪。

低头一看,禹王槊精准摧毁了吊桥锁链,年久的链条不堪重负断裂,吊桥坍塌一半,所有防御功亏一篑。

禹王槊深深嵌入城墙,深入三尺,令人瞠目结舌。

吞咽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原来是守将忍不住发出的。

面对眼前令人震惊的一幕,阳平关守将感到无比震撼。

他难以置信,一个人竟能从半里之外精准投掷武器击中吊桥锁链,甚至将其崩断。

这种力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这真的是人力能达到的吗?"守将喃喃自语,心中满是疑虑。

在他看来,这样的能力更像属于传说中的洪荒巨兽,而非凡人所有。

然而,李存孝并未给守将太多思考的时间。

挥槊之后,他胯下的火焰驹速度达到了极限,迅速拉开了与十八名亲卫的距离。

即便这些亲卫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跟随。

阳平关守将回过神时,发现李存孝已逼近至两百步以内。

惊慌之下,他命令放箭阻止敌人靠近城门。

尽管只有十九人来袭,但他隐约觉得这些人可能真的能够成功。

这种想法令他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

但自从目睹了刚才那不可思议的表演后,守将开始认真对待这一威胁。

特别是那位展现惊人实力的英雄也在其中,守将意识到,他们确实有可能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最终,阳平关守将果断下令守城,这一决策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明智的选择之一。

李存孝以惊人的实力闻名于世,历史上他曾率十八亲卫直逼长安,迫使强敌仓皇退避。

如今面对守军仅数千人的阳平关,拿下此地对他而言轻而易举。

阳平关守军接到命令后立刻开始放箭,但因距离太远,根本无法命中目标。

他们不顾射程限制胡乱发射,导致箭矢还没飞出多远便纷纷落地。

守将意识到问题后,虽然心生懊悔却仍强作镇定,呵斥手下继续射击,试图以密集箭雨阻挡敌人靠近。

然而,这一策略对李存孝这样的绝世猛将毫无作用。

无论敌人如何施压,都无法阻止他前进的步伐。

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守军只能眼睁睁看着防线被突破。

昔日李存孝在援救张辽和高顺时,面对漫天箭雨毫无惧色,仅凭禹王槊便轻松化解危机,自身与同伴均安然无恙。

即便阳平关仅有千人规模的箭阵,对他而言亦不成威胁。

此刻,李存孝已进入弓箭射程,阳平关守将见状大喜,命令士兵全力射击以阻其前行。

尽管士兵们的射击精度不佳,但箭矢数量众多,仍有不少直指李存孝而去。

李存孝面对此景,淡然一笑,取下毕燕挝迎战。

毕燕挝虽为轻短兵器,却在他手中展现出惊人威力。

只见他一手控马,一手舞动毕燕挝,迅速旋转形成防护屏障,成功挡下了所有来袭箭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