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越回过神,欲再劝阻。
"无需多言。"
孙秀举手制止。
"若我反叛,即便夺得王位,内乱难免,吴国亦将元气大伤。"
"届时曹晚大军来袭,吴国必亡,我即便登基,又有何用!"
董越哑口无言。
他深知,孙秀仍是为孙家江山计议,顾全大局。
董越叹道:"末将懂将军以大局为重,但即便如此,也不应轻易赴死。"
"何谓赴死?"
孙秀反问。
董越道:"十万魏军在外,我军不过万人,这不是送死是什么?"
"正面交锋确是送死。"
"但若夜间突袭,未必毫无胜机。"
孙秀抚须,眉间闪过一抹诡谲。
董越恍然大悟。
孙秀意在夜袭!
"建业的谣言,定是曹晚所散播。"
"他目的,不过是想挑拨吴王与我关系,诱我离开。"
"他恐怕也没料到,吴王会下令催促我出战。"
孙秀语气笃定:"他绝想不到,我竟敢领兵出城决战。"
"此番夜袭,定能让他措手不及!"孙秀直言不讳,将计策和盘托出。
"将军所见甚是。若真如此,我军确实有望击溃曹贼。"
"那时将军威名远扬,再领军收复建业,既能稳住大局,又可谋取吴王之位,实为两全之策。"董越攥紧拳头,言语间满是激昂。
孙秀笑意盈盈,未置一词。此刻,他也向亲信袒露了心底的真正想法——并非觊觎王位,只为保全孙氏基业。
"将军智勇双全,真乃天选之主。"董越拱手致敬,表示愿听从号令。
"传令,集结大军,今夜突袭敌营!"孙秀拍案而起,豪气干云。
"诺!"
...
魏军大营。
"启奏陛下,细作已在建业散播谣言,称孙秀暗通我国,意欲夺权。"
"如今建业街头巷尾皆知此事。"庞统面带笑意。
曹晚冷哼一声,不发一言。
"陛下此计高明,孙皓必然命孙秀出城迎战,我军只需严阵以待,便可坐收渔翁之利。"太史慈附和道。
"孙秀不会如此轻易上当。即便被迫应战,也不会贸然出击。"曹晚抿口酒,眉宇间尽显轻蔑。
"他会选择夜袭。"曹晚断言。
"陛下英明。"庞统点头赞同。
"传令,布下埋伏,静候孙秀自投罗网。"曹晚昂首道。
"诺!"
夜幕降临。
春谷城北门外,城门徐徐开启,吊桥缓缓放下。
"将军,真的要冒险夜袭吗?"临行前,董越仍心存疑虑。毕竟,城外有十万魏军虎视眈眈。
即便是在夜袭之中,就算突袭让魏军措手不及,孙秀内心依旧有些忐忑不安。
“箭已在弦,不得不发!”
“为了孙家基业,我不得不冒险一搏!”
孙秀神情坚定,厉声喝道:“吴国将士听令,随我直取魏营!”
策马疾驰而出。
一万吴军士气高昂,跟随孙秀冲出城池。
借着夜色掩护,这支大军悄然接近魏军营地。
天色昏沉,已是深夜时分。
前方魏营火光摇曳,隐约可见。
孙秀凝视片刻,隐约瞧见巡逻士卒在营墙附近徘徊。
似乎,魏军毫无察觉。
“曹晚啊曹晚,你定然想不到我会夜袭!”
孙秀剑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深吸一口气后,他挥剑高呼:“全军出击,冲入魏营,杀一一”
一声令下,无数吴军似汹涌潮水般扑向魏营。
魏营之内,守卫的士卒见敌军突至,顿时慌乱不堪,四处逃窜。
“咔!”
一声巨响震彻夜空,孙秀手起刀落,将营门砸得支离破碎。
迎面几名魏军措手不及,被孙秀一刀劈过,人头落地。
“将士们,杀光魏营,杀——”
孙秀挥舞长刀,激励部下。
身后士卒如洪水决堤,从敞开的营门涌入魏营。
孙秀纵马疾驰,直奔中军大帐。
一路上不见魏军阻拦,吴军势如破竹,畅通无阻。
行至数十步处,孙秀忽然警觉气氛异常。
他以为偷袭成功,魏军未设防备。
然而,魏军素以精锐闻名,曹晚更是用兵如神。
更何况,还有曹晚这样智谋超群的统帅。
魏军岂会如此轻易就被击溃?
一路行来,竟无一人阻拦?
“情况不对,事情太顺利了,难道这是圈套?”
孙秀低声自语,脸上笼罩一层阴霾。
魏营深处,一片漆黑。
烽火台顶。
曹晚与庞统并肩而立,借着微弱火光俯瞰大营,看着困兽犹斗的吴军。
“陛下英明,孙秀果然中计。”庞统笑容满面。
曹晚冷笑一声:“时机已到,放火出击!”
号令传出,烽火台上升起熊熊晚焰,照亮夜空。
突如其来的火光让孙秀措手不及,勒马回望。身后将士亦惊慌失措,纷纷遮眼。
片刻后,强光稍减,孙秀看清四周。魏营竟藏匿数万伏兵,悄无声息地包围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