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泰再无犹豫空间,幸而他发现追击者是张陌生面孔,或许全力一搏还能反杀。
"无名鼠辈,竟敢轻视于我,纳命来!"陈泰见到陌生人,信心陡增。
随即拔剑而出,直刺黄山。
锵!
刀剑相交,火星飞溅。
两骑交错而过,陈泰眼中闪过一丝异样。
眼前的黄山虽身份不明,武艺却不容小觑。
仅凭一招,陈泰便知要击杀此人绝非易事。
正欲再度逃跑,黄山已调转马头,挥戟再次袭来。
"你这奸贼,真要逼死我吗?莫怪我不讲情面了!"陈泰再次被阻,怒火彻底燃起。
体内战意瞬间沸腾。
陈泰倾尽全力,振作精神,步步紧逼展开反击。
黄山攻势凌厉,却在发疯般的陈泰面前节节败退。
转瞬三十回合过去,黄山额头已冒冷汗,手脚越发慌乱,败象毕露。照此局势,黄山的戟法愈发散乱,很快便难逃败亡。
“区区无名之辈,竟敢行刺于我,可识得我的厉害?”陈泰越斗越勇,嘴角浮现冷笑。
黄山愈加狼狈,几近招架不住。忽闻一声怒吼如惊雷炸响,震得耳鼓生疼。陈泰心下一凛,循声望去,见曹晚已至,脸色骤变。
曹晚武艺精进,陈泰早有耳闻。此刻连黄山尚未击退,若再遇曹晚,别说胜算,性命恐难保全。
陈泰顾不得其他,本能地跃出战圈,欲逃。黄山见曹晚赶到,士气大振,趁陈泰转身之际,挥戟斜斩其颈。
陈泰一心逃命,未作抵抗,伏身躲避。但戟锋擦过肩头,虽未命中要害,却削去大片皮肉,鲜血狂喷。
剧痛瞬间席卷全身,陈泰痛呼一声,伏于马背,紧握缰绳,任由坐骑疾驰。所幸马匹镇定,依旧疾奔,将他带离战场。
陈泰忍痛不敢回头,仅凭听觉感知四周。身后喊杀声渐远,他才勉强睁眼,咬牙瞥视后方。
这一幕让他的心如刀割,只见刘家大军全面溃败,四处逃散。
城下攻城的士兵几乎全军覆没。
纪南和白义的部队后撤时也被曹晚大军击溃,仅有少数反应迅速或武艺出众者得以脱身。
刘韬及其亲军凭借最后方的位置和速度优势,侥幸保全性命。
陈泰目睹此景,心中满是悲戚,但他不敢停下脚步,因曹晚的追击并未停止。
在曹晚身后,他的部下继续一路屠杀,仿佛誓要赶尽杀绝。
陈泰远远看见,曹晚驰骋于尸横遍野的战场,脸上挂着兴奋的冷笑。
甚至,陈泰清晰地听见曹晚狂笑:"刘韬,你这败将,有种别逃!"
刘渊营中,刘渊手持酒杯,神采飞扬。
他饮下一口酒,目光望向刘韬离去的方向,问身旁之人:"韬儿如今到了何处?离睢鸠还远吗?"
"据昨日传来的情报,大公子今日便可到达睢鸠,或许已攻破曹贼,正准备凯旋而归。"许仙笑着回答。
许仙脸上洋溢着自信。
刘渊微微点头,颇为满意,又饮了一口酒。
思索片刻后,刘渊说道:"睢鸠既破,韬儿的大军便能直捣许都,到那时,曹晚再后悔也无济于事。"
想到这里,刘渊心情舒畅,得意地笑了。
"以大公子的能力,加上陈泰相助,必定能够凯旋而归。"许仙随声附和。
此时,刘韬麾下的中原将士纷纷称赞刘韬英勇无敌,颇具刘渊当年风采。
然而,河北士人心怀不满,表面敷衍微笑,私下却对刘韬冷嘲热讽。
"报!睢鸠急报到!"
就在此时,斥候疾步闯入。
急促的声音打破了大厅里的平静氛围。
"韬儿竟然这么快就拿下睢鸠了吗?"刘渊惊喜地询问。
“启禀主公,大公子中了敌军埋伏,大军溃败而归,现已经退至平乐县,特此急报。”
哐当!
刘渊手中的酒杯摔落在地,神色瞬间僵住。
刘韬竟然战败了?这怎么可能?
刘渊满脸震惊,难以置信地摇头。他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你这是信口雌黄!刘韬怎会落败?曹晚又如何能调动如此多兵力?”许仙难以接受,厉声质问。不仅是许仙,厅内众人同样困惑:小小鸠城,怎会有这般强大的守军?
斥候双手递上情报,答道:“据探报,曹晚亲率两万大军攻向鸠城,大公子亦提及,请主公即刻攻打灌阳,此时灌阳必是空虚。”
刘渊尚未接下帛书,许仙已快步上前,一把抢过。只扫一眼,他脸上的疑虑便化作铁青。铁证面前,许仙不得不承认刘韬的确战败了。
“怎会如此?曹晚胆子竟如此之大……”许仙颤抖着身子,几乎站立不稳。
刘渊见状,虽心中已有七八分信服,却仍夺过帛书查看。
信中提到,刘韬依据新旗号和散乱足迹做出判断,认为鸠城守军不会太多。在陈泰的鼓动下,二人贸然发动强攻。不曾想,正当攻势猛晚时,两侧伏兵突起,城内守军亦同时出击,三面夹击,将我军围困。为避免全军覆没,刘韬只能承认失败,率残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