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第64章 珍贵初稿是废纸,陈家内讧丢大脸

庐州府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新一轮的热潮已然引爆。

《西游记》连环画《三打白骨精》正式发售。

吸取了第一卷的经验,陈平川这次策划了更为盛大的预热。

他雇佣了庐州府最有名的几位说书先生,在各大茶馆、酒楼轮番宣讲第二卷中的精彩片段。

白骨精的狡诈多变,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唐僧的迂腐糊涂,被说书先生们演绎得惟妙惟肖,吊足了全城百姓的胃口。

“那妖精摇身一变,变成个老婆婆,哭哭啼啼……”

“孙悟空掣出金箍棒,大喝一声:妖怪,哪里走!”

发售当日,各大书坊门口再次排起了骇人长龙,比之第一卷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盛财站在自家书坊二楼,看着楼下拥挤的人潮和一箱箱往库房里抬的铜钱、碎银,嘴巴几乎咧到了耳根。

“好小子,真是个财神爷!”张盛财满脸兴奋,对身旁的账房先生连声称赞。

很快,第二卷的首月分红便送到了陈平川手中。

又是数百两白花花的银子。

陈平川默默收下,心中的底气更足。原始资本的积累,比他预想的还要快。

自立门户,给家人购置产业,让他们过上真正的好日子,这个念头越发强烈。

然而,一想到陈老太爷那根深蒂固的偏执,以及大房、三房那群豺狼般的亲戚,陈平川就感到一阵头疼。

分家之事若不能妥善解决,日后的麻烦定会源源不断。

可陈老太爷对分家一事,始终咬死了不松口,只当是二房发达了,翅膀硬了,想要甩开宗族单过,这让陈平川的许多计划都束手束脚,难以顺利实施。

数日后,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张府门前。

陈仲武揣着东拼西凑来的十两银子,脸上堆满了期待的笑容,再次登门。

他一路小跑,见了陈平川,便迫不及待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

“平川侄儿,银子!十两,一文不少!你看,那‘珍藏版’的画册……”陈仲武搓着手,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

陈平川微微一笑,也不多言,转身进屋片刻,取了几张纸出来。

那是张静姝和张金宝平日里照着《西游记》画册临摹,随手涂鸦后丢弃的废画稿,上面的人物歪歪扭扭,线条稚嫩,有的地方还沾着墨点。

“三叔,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搞到的,据说是当初画师们试笔的初稿,每一张都是独一无二的。”陈平川将那几张废纸递过去,神色郑重。

陈仲武哪里分辨得出真假,只听“独一无二”、“初稿”几个字,便觉得这东西定然不凡。

他如获至宝般接过,也没看,将那几张废纸仔细叠好,珍重地揣进怀里,对着陈平川千恩万谢。

“平川侄儿,三叔就知道你最有本事!你爷爷看到,一定非常开心!”

陈仲武仿佛已经看到无数银子在向他招手,乐得合不拢嘴。

陈平川含笑点头,目送着陈仲武兴高采烈地离去。

待其背影消失在街角,陈平川嘴角勾起一抹讥讽。

……

这日,方先生授课完毕,单独留下了陈平川。

“平川。”方先生看着眼前的少年,目光复杂。

他捋了捋胡须,语重心长:“你天资聪颖,远非池中之物。这连环画虽能让你赚取些银钱,改善家境,但终究是商贾之术,非立身之本。”

陈平川垂手恭立,静静聆听。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你的天资,若肯潜心向学,将来未必不能博取功名。”方先生的语气带着几分期许。

陈平川心中微动。

他深知方先生所言不虚。在这个时代,科举功名几乎是改变社会地位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他想要彻底摆脱陈家的泥沼,想要让父母妹妹挺直腰杆做人,单靠金钱或许还不够,权势和地位同样重要。

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陈平川对着方先生深深一揖:“先生教诲的是,平川愿听先生安排,参加童子试。”

方先生见他应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好!孺子可教!”

自此,陈平川除了经营生意,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经史子集的苦读之中。

他本就有现代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这些蒙学经典自然是事半功倍,进步神速。

张金宝在陈平川的影响下,也一改往日的顽劣,学习认真了不少,让方先生颇感欣慰。

另一边,陈家老宅。

陈仲武兴冲冲地回到家中,一进门便大声嚷嚷:“爹!娘!我把宝贝弄回来了!”

众人听到他大呼小叫,纷纷走出来。

见陈仲武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那几张“孤本墨宝”,在众人面前摊开。

“看看!这可是平川那小子废了不少周折给我弄到的《西游记》画师初稿!独一份的!价值连城啊!”陈仲武唾沫横飞地吹嘘着。

陈老太爷、陈老太太,连同大房的陈仲文、刘氏,三房的王氏,以及几个孩子,全都围了上来,伸长了脖子看。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