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墨卿行 第316章 图谋

“校场改建之事,”林彦秋忽然沉下脸,“你从何处得的准信?若敢隐瞒,此事休要再提!”

刘力见他变脸,慌忙解释:“前些时日兵曹司的人常在醉仙楼吃酒,下官不过略尽地主之谊。那主簿吃醉了,漏话说要改作演武场...”他偷眼观察林彦秋神色,“下官想着,演武场周边若开铺面...”

林彦秋瞥见日影西斜,心知此事急不得,便道:“容我再探听清楚。”心中却暗忖:若官府当真不出资改建,想谋得周边地皮,凭自己与刘力这点家底,无异于蚍蜉撼树。除非...依附某位豪商巨贾,以人力换地利。

此事若寻肖花兰相助,自然易如反掌。然林彦秋素来心高,不愿事事仰仗女子。

思来想去,唯有杜子腾可堪合作。然林彦秋心知,此事成败全在官府能给多少便利,那杜子腾何等精明,岂会做赔本买卖?

“不如将闵主事引荐给杜掌柜...”林彦秋暗自盘算。这闵建如今已投靠李知府,在府衙颇有些门路。若有他居中斡旋,必能事半功倍。

林彦秋取出怀中名刺,欲寻赵彭程商议。不料连派两个小厮去寻,皆回报说赵公子闭门谢客。正无奈间,忽见陈军从楼上踱下,满面红光。

“禽兽!”林彦秋瞥见他身后三个满脸春色的乐伎,不由笑骂。

待二人坐定,林彦秋起身道:“二位稍候,容某去请位朋友。”

转至驿馆门外,他命随从速去户部请闵主事。不过半刻,那闵建便乘轿而来,未及寒暄便抚掌笑道:“贤弟又给为兄送造化来了?”

林彦秋淡然道:“吴城赵刺史的公子在此,想着引荐与兄长相识。”

闵建眼中精光一闪:“赵刺史年富力强,入阁指日可待啊!”他整了整绯色官袍,”人在何处?”

林彦秋在驿馆门前等了约莫一盏茶工夫,便见闵建的青篷马车疾驰而至。两人执手寒暄后入内,林彦秋此番学乖了,只道杜子腾有事相询,对其身份只字未提。

临别时,闵建借着整理衣袍的当口,凑近低语:“赵公子不似来捞油水的,倒是那杜掌柜...”

林彦秋会意:“闵兄酌情处置便是,不必顾念小弟。”

闵建轻笑:“能劳动赵公子与贤弟作陪的,岂是等闲之辈?”

“不过还些人情罢了。”林彦秋含蓄应答。

宴席设在醉仙楼雅间,席间众人谈诗论画,却对旧城改建只字不提。杜子腾有句话倒让林彦秋暗自颔首:“经商先修德,德厚则财聚。”

送别闵建与赵彭程后,杜子腾在廊下笑道:“大人昨夜所言地皮之事...”

林彦秋故作沉吟:“若条件允可,倒想谋块小地。”

杜子腾抚掌:“有大人相助,此事必成!”见林彦秋疑惑,又解释道:“商贾欲通官府,最难在叩门。譬如童子初试云雨,若无佳人引导...”

林彦秋恍然,陈军乃李侍郎心腹,闵建执掌府库,这二人联手,确实比寻常官员更管用。

“不过牵线罢了。”林彦秋谦道。

杜子腾搭着他肩膀往回走:“规矩杜某省得。”

安排妥当后,林彦秋策马赶回沧山县。途经驿站时,只匆匆给肖花兰留了封信。眼看梅雨将至,那些新建的药圃暖阁,还需亲自盯着才放心。

林彦秋回到县衙后便忙得脚不沾地,连轴转了三天,上午升堂议事,下午策马巡乡。

这日正值休沐,申时末刻,天色陡然闷热起来。林彦秋站在驿馆二楼廊下,但见远处山巅乌云如墨,沉沉压着青峰。

“不好!”他心头一紧,想起那些新辟的药圃暖阁。急忙唤来书童,命其速速传令各乡里正:每处药圃务必派人值守,若有异状,即刻飞马来报。

话音刚落,天际已黑云蔽日。一道紫电裂空而过,惊雷震得檐角铜铃乱颤。转眼间,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院中青石板上顿时腾起一片水雾。

忽见一辆青布小轿冒雨冲进驿馆,轿帘一掀,简丽执着一柄绘着折枝梅的油纸伞钻出来。谁知刚合上轿门,一阵狂风便将纸伞卷上半空。她提着裙裾在原地跺脚,终是咬牙冲进雨幕。

待她气喘吁吁跑上楼时,正撞见林彦秋倚栏而笑。

“好个没良心的!”简丽浑身湿透,月白襦裙紧贴着身子,露出里头茜红色肚兜的轮廓,“商贾冒雨来访,父母官却在此看笑话?”

林彦秋见她罗袜绣鞋俱已浸透,裙下若隐若现的肌肤上还滚着水珠,不由抚掌大笑:“简掌柜也有这般狼狈时?”

简丽突然闪身进屋,又从门缝探出半边俏脸:“大人若想看个真切,何不进来?”说罢“砰”地关门,留林彦秋在廊下瞠目结舌。

林彦秋正懊恼地回到房中,忽见案头铜铃急响,竟是祝侍郎遣快马送来的密函。他心头一紧:莫非临安城里已有决断?

展信细读,但见祝文笔走龙蛇:“齐布政使即日北调,平迁他道。”

林彦秋不由挺直腰背,蘸墨回书:“临安城中可有剧变?”

不过半个时辰,回信已至:“何来剧变?不过齐大人任满轮调罢了。”字里行间却透着几分教诲之意。

林彦秋朱笔一顿,忽的会意,连忙写道:“恭祝叔父高升!”

很快又有信来:“不过寻常调任。那笔赈银速速备齐,趁老夫尚在任上,可奏请增拨沧山钱粮。”末了又添一句:“陈抚台府上,当勤走动。”

林彦秋搁笔推窗,任雨丝打湿衣袖。谁能想到,一纸奏折竟引发这般波澜?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不知多少较量。如今齐朴北调,双方各退一步,倒也妥帖。

最妙的是,沧山县道路修缮的银子,半月内必有着落。祝文此番邀他赴省,分明是论功行赏。

雨幕中,林彦秋忽觉祝文犹如那掀帘人,每次大变前,总适时提点一二。这般手笔,恐怕背后另有高人...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