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167章 莫非闹鬼?徐州围解(二)

三万多将士听闻太监们这一连串的主意后,顿时像炸开了锅,纷纷直摇头,脸上满是不屑与惊愕。

他们在心底呐喊:

咱们可是堂堂正正的正规军,怎么能使出这般上不得台面的招数?

瞧那些太监出的主意,什么打闷棍、抽冷子,这听起来就像市井无赖的行径;

还有捂嘴巴,莫不是要偷偷摸摸地搞偷袭,不让敌人发出声响?

更离谱的是扮鬼吓人,这哪是行军打仗,简直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恶作剧,传出去怕是要让人笑掉大牙。

也难怪将士们反应如此之大,毕竟京营再怎么不堪,平日里接受的也是正规的军事训练,打的都是堂堂正正摆开阵势的战役。

就拿刘泽清来说,虽说他名声在外不怎么样,可他手里的军队那是实打实的,曾经真真切切地在战场上与后金浴血奋战过,那可是用鲜血和生命扞卫过国土的。

哪怕上次从开封城败退而归,那也是实在寡不敌众,拼尽全力仍无力回天,但军队的正规军本色从未褪去。

如今,让他们按照太监们这些歪点子行事,简直是一种羞辱。

在将士们的观念里,这压根儿就不是一场冠冕堂皇的战斗,反倒像是街头泼皮无赖之间的打架斗殴,毫无军人的风骨与尊严。

眼见将士们抵触情绪如此强烈,太监们一时也有些慌了神,不过他们很快就镇定下来,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只见为首的太监清了清嗓子,神色庄重地大声说道:

“诸位将士,莫要再争执了,这可是当今圣上亲自下的旨意,咱们这叫游击战法,如今形势危急,对待敌人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不择手段方能克敌制胜!”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陷入了沉默。

虽说心中仍有诸多不满,但皇帝的旨意犹如一道紧箍咒,让他们即便不情愿,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战术。

三万将士们虽满心不乐意,可皇命难违,也只好暂时咽下这口气,先认命般地按照太监们所说的游击战法行事,心里却都盘算着走一步看一步,要是真不靠谱,再另做打算。

时间来到二十二日,局势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让这些原本嗤之以鼻的将士们彻底改变了看法,开始觉得太监们出的主意“真香”了。

他们依葫芦画瓢,照着“抽冷子”的法子行动起来,专门挑那些落单或者防备松懈的流民下手。

这招还真奏效,流民队伍松散无序,毫无防备,他们屡屡得手,不断有流民被抓获。

为了防止俘虏逃跑,一开始,将士们采用一马绑一人的方式押送,可随着抓获的流民越来越多,马匹渐渐不够用了,无奈之下,只能增加负载量,变成一匹马绑两个,到后来甚至绑三个。

即便如此,俘虏数量的增长速度还是远超马匹的承载能力,押送成了大难题。将士们没办法,只好每队抽调人手,先行将俘虏送往微山城。

无巧不成书,就在这时,太监卫队也恰好赶到了微山城。

卫队迅速接手了这些流民的安置工作,本以为只是处理一帮普通的难民,可当他们开始清点物资时,却惊得目瞪口呆。

谁能想到,这近十万名流民俘虏身上,居然搜出了总值近百万两白银的金银财宝!

那白花花的银子和珠光宝气的珠宝堆成了小山,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晃得人睁不开眼。

这意外之财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原本对游击战法的质疑声瞬间消散,一场原本不情愿的作战行动,竟收获了如此惊人的战果。

微山城有太监卫队接收俘虏,三万多人就没有后顾之忧,战马留着运送俘虏与财物。

他们则听从太监军师安排再度奔赴前线,此时的他们,脚步轻快了许多,毕竟刚刚尝到了“游击战法”带来的甜头,心中对后续的行动也多了几分期待。

反观乱军那边,他们的队伍浩浩荡荡,犹如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黑色洪流,绵延数里。

由于自身规模太过庞大,人员鱼龙混杂,对于身后少了十万流民这件事,他们压根就没察觉到一丝异样。

在他们眼中,流民不过是一群跟着蹭吃蹭喝、毫无威胁的乌合之众,多一个少一个根本无关痛痒,所以这十万流民的悄然失踪,就如同往大海里扔了一颗小石子,没有激起半点涟漪。

而这边,乱军首领们正忙着重新分配人手,那些裹挟来的流民,被安排去挖渠。

放眼望去,城外到处都是人,乱军自己的士兵们各自为战,忙着监督执行水淹徐州的计划;

明军投降过来的人,则被集中在一处,干着一些杂役活儿,他们与流民之间界限分明,互不相干。

毕竟,无论是首领还是普通士兵,都对这些身份不同的群体心存芥蒂,生怕他们聚在一起闹出什么乱子,影响整个作战计划。

就这样,各方势力在徐州城周边这片土地上,或主动、或被迫地忙碌着,一场围绕徐州城的大战,已然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