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70章 前承美食,后思国策(一)

朱有建仿若一位沉浸在创作中的艺术家,此刻正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他手中紧握着木炭,目光在面前的画纸上专注地游走,一笔一划都倾注着他的心血。

时间悄然流逝,足足耗费了整整半个时辰,他才终于以那根被磨得愈发纤细的木炭,精心勾勒出了世界地图的轮廓。

刹那间,一幅初具规模的地图雏形跃然纸上。那一条条木炭勾勒出的线条,或粗犷,或细腻,彼此交织,勾勒出了各个大陆的形状。

其间展现出的熟悉与精准,让人不禁惊叹,仿佛他曾亲身游历过这世间的每一寸土地,足以证明他对这世界版图早已了然于心,烂熟于胸。

大功告成之际,朱有建轻轻招手,示意身旁候着的太监近前。

他神色郑重,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叮嘱道:

“小心收起,务必保证平整,切不可卷折,莫要损了这图分毫。”

太监赶忙领命,双手接过地图,动作轻柔得如同在呵护稀世珍宝,将其悬挂在室内妥当之处,确保它能安然无恙。

这边地图刚安置完毕,内卫统领便如同听到了号角声的将军,迅速忙碌起来。

他站在厅中,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众人摆盘上菜。一时间,脚步声响成一片,众人穿梭如织。

不一会儿,香气四溢的火锅食材便如同变魔术般一一上桌,腾腾热气裹挟着浓郁的香味,瞬间如一只无形的手,勾起了人的食欲,让人垂涎欲滴。

朱有建瞧着这满桌佳肴,眼眸中闪过一丝光亮,忽然心念一动。

他想到后宫女眷们平日里饮食或许多有单调,鲜少能品尝到这般热辣鲜香的美味,当下便传了话去,让女眷们也能一同分享这份口福。

至于自己要不要移步坤宁宫同席,他却是绝无此念的。

在他心中,独自享用美食,那是无比惬意的快事,没有旁人打扰,能尽情沉浸在美食的滋味中;

可若是与后宫众人同坐进食,诸多挂丝般的炽热眼眸,简直如同受刑一般难受,平白辜负了这美食带来的美妙滋味,让人心生不爽。

在等待食材全部上齐的那一小段间隙里,朱有建的目光仿若一只灵动的蝴蝶,不经意间扫到了一旁悬挂着的舆图。

那舆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诸多地名,字儿极小,仿若一群忙碌的小蚂蚁,瞧着比蝇头还小。

这一下,朱有建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好奇,仿若一个发现新奇玩具的孩子,他忍不住转头向王承恩问道:

“这舆图上的字,如此袖珍,瞧着比蝇头还小,究竟是如何写就的?”

王承恩闻言,先是微微一愣,仿若被一道突如其来的谜题难住了,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随即恭敬地躬身答道:

“回陛下,是用鼠须笔写的。”

朱有建一听,不禁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叹之色,脱口而出:

“鼠须竟也能用来写字?古人这技艺,当真是神了!”

他心中暗自感慨,往昔自己总觉得古人所处的时代技术手段有限,能施展的才艺不过尔尔,如今看来,分明是自己见识浅薄,坐井观天了。

且看那桃核微雕,在小小的桃核之上,雕刻师竟能凭借一双巧手,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山水景致,仿若将整个世界浓缩在了方寸之间;

还有那鼻烟壶内的精妙工艺,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在那狭小得如同螺蛳壳般的空间里,匠人通过精细入微的雕琢,展现出乾坤万象,或亭台楼阁,或花鸟鱼虫,无一不活灵活现。

古人究竟是怎样练就这般鬼斧神工的绝技的?

朱有建心中虽疑惑重重,仿若被一团迷雾笼罩,但见王承恩一脸懵懂,仿若也所知甚少,便也没再多问,只是将这份好奇默默地压在了心底。

王承恩这边,见皇上不再追问,暗自松了口气,仿若躲过了一场潜在的风波。

他心里清楚得很,前任天启皇帝在微雕技艺上堪称一绝,那可是在如香柱般纤细的檀木上,都能笔走龙蛇,书写整部《孝经》,其技艺之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可当今圣上朱由检,打从心底认为兄长此举是玩物丧志、不思进取,颇为反感。

因而王承恩揣摩着,主子不提也罢,忘了这茬,倒也正常,省得勾起一些不愉快的回忆,平白惹得龙颜不悦。

且说那天启皇帝的木工手艺,那精湛程度简直令人咋舌,堪称一绝。

他凭借着一双巧手与满心热忱,雕琢出的物件全然达到了艺术品级别,每一件都仿若被注入了灵魂,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就拿他精心打造的那座微型木制紫禁城来说,虽占地仅仅二十五平方,可千万别小瞧了它,在这方寸之间,却将紫禁城那巍峨壮丽的风貌完美复刻了下来。

其结构巧夺天工,所有部件的拼接未用一颗木钉,全凭古老而精妙的榫卯技艺,严丝合缝地组合在一起。

仿佛是天然生成,精妙非凡,此时就端端正正地摆放在张皇后的寝宫之中,成为寝宫一道独特而耀眼的风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