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第982章 新品突现,抢占市场份额

林晚放下水杯,杯底与桌面轻碰,发出一声闷响。她盯着终端右下角的时间,数字跳动着逼近凌晨两点。屏幕上的市场监控曲线已经平稳运行了近十二小时,可她的手指仍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没有离开。

就在这时,一条推送弹了出来。

“新品牌‘启元科技’发布首款智能终端设备,支持全息交互与自适应学习功能,首批限量发售,上线十分钟售罄。”

林晚目光一凝,迅速点开附件链接。页面加载出一段产品演示视频:银灰色机身悬浮于空中,指尖划过便投射出立体界面,操作流畅得近乎无延迟。宣传语简洁有力:“未来,无需等待。”

她立刻调取过去六小时的销售数据。三家原本稳定的区域代理门店订单量骤降三成以上,客户咨询中频繁出现“那个新牌子”“听说能自动预测需求”等关键词。更关键的是,这些流失集中在联盟主推的中高端产品线覆盖区。

这不是普通的市场竞争。

她按下通讯键,声音平稳:“市场组,十五分钟后开会。”

八名成员陆续进入指挥大厅,脚步比往常急促。有人抱着平板,有人低声交换信息。汇报人站在主控屏前,刚打开图表,就被林晚打断。

“直接说重点。”

“启元科技今天上午九点正式上线,目前共推出两款硬件产品和一个配套系统平台。定价比同类产品低百分之十五,性能测试评分却高出平均值两到三个百分点。销售渠道主要通过线上预约和独立体验店,未接入任何第三方平台。”他顿了顿,“我们查不到公司注册地以外的实体背景,研发团队信息全部加密,对外联络方式只有一个邮箱,自动回复。”

另一人接话:“他们的广告投放非常精准,只针对我们的核心用户群做定向推送。社交媒体讨论热度在三个小时内冲进热搜前十,话题标签是‘告别旧时代’。”

林晚听着,指尖轻轻敲击扶手。头痛还在,像是有细沙卡在神经里摩擦。但她知道现在不能停。

她抬起眼,依次看向每个人的脸。

“心灵洞察之镜”第三次开启。

第一人脑海中浮现出深夜翻看简历的画面,念头一闪而过:“要是他们真把技术做出来了,咱们这边是不是要裁员?”第二人正想着自己负责的推广方案才批下来就被打回,情绪焦躁,暗自嘀咕:“早知道就不押注这个项目了。”第三人则反复回放发布会视频,心里疑惑:“这算法响应速度……不像这两年能攒出来的。”

她收回视线,脑中嗡鸣加剧。

“你们觉得是我们落后了?”

没人回答。

“还是说,有人早就准备好了这一天?”

短暂沉默后,数据分析员开口:“从资源调度节奏看,这不可能是临时起意。至少筹备了半年以上,甚至更久。而且……”他犹豫了一下,“他们的系统架构风格,有点像当年被叫停的那个跨平台项目。”

林晚没接话。

那个项目,正是赵铭主导、后来因安全问题被强制终止的研发计划。而如今这套新系统的底层逻辑,竟带着熟悉的影子。

“不是技术突破的问题。”她终于开口,“是我们以为结束了的事,其实一直没停。”

会议室安静下来。

她站起身,走到主控屏前,将新产品宣传页并列显示在联盟现有产品对比栏中。

“性能优势可以解释为算法优化,价格战也能归为市场策略。但同时做到精准定位、快速铺开、舆论造势,并且避开所有常规审核渠道——这背后有一整套运作体系。”她转向市场协调员,“暂停原定物料发布计划,所有对外文件重新走加密验证流程。另外,我要知道第一批货是从哪条物流线进的城,谁签收的,存放在哪里。”

“可是审批流程会拖慢进度……”

“那就用最快的方式。”她说,“我现在关心的不是效率,是源头。”

那人闭了嘴,低头记录。

“还有,”她继续道,“联系最近合作过的渠道商,尤其是那些参与过早期试点的,问他们有没有收到过类似产品的试用邀请或合作洽谈。特别留意非正式接触。”

指令逐一下达,团队开始行动。有人拨打电话,有人调取物流记录,有人登录社交平台追踪用户反馈。

林晚回到座位,打开内部协作系统,搜索“启元科技”相关日志。结果寥寥,只有一条三天前的自动提醒:某边缘服务器接收了一份名为《用户体验调研v3》的文档上传请求,来源账户为“临时协作者”,两分钟后被标记为格式错误删除。

IP地址归属城西中转站。

她记下编号,顺手将其加入监控黑名单。

这时,汇报人走过来递上一份汇总表:“受影响最严重的五家门店,都在昨天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接到过一次系统更新提示,内容是客户问卷模板升级。我们刚才核对过,总部没有下发这类通知。”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