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第979章 致命线索,调查现重大发现

调查领队的声音还在通讯频道里回荡:“恒讯联科的法人代表,三个月前变更过。新法人名叫周延,曾是赵铭在远舟科技时期的直属助理。”

林晚的目光没有离开主控屏上的C-8-1-2节点温度曲线。那条线仍在缓慢爬升,幅度不大,但节奏稳定,像某种耐心的试探。她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随即抬眼看向屏幕另一侧——调查领队正站在临时接入的远程画面中,身后是档案室昏黄的灯光。

“你确定信息来源可靠?”她问。

“原始人事备案在工商系统有留痕,调取了三次比对。”调查领队声音平稳,“周延离职远舟前负责赵铭的日程与外联,权限覆盖技术外包审批流程。他名下无其他企业记录,这次接手恒讯联科,时间点太巧。”

林晚没再说话。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然后睁开,视线牢牢锁定画面上对方的双眼。

“心灵洞察之镜”悄然开启。

视野瞬间沉入一片流动的记忆碎片之中。她看到调查领队翻阅合同扫描件的画面反复闪现,纸张边缘有轻微折角,右下角盖着红色公章。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一段小字条款上——关于“紧急远程维护接口”的授权范围。接着,一张设备清单滑过,其中某行被无形的手反复圈出:RM-9X远程调试终端。

这个型号她从未听过。

她立刻切断连接,转手调出内部设备数据库。输入编号后,弹出的技术文档显示,RM-9X是一款五年前停产的现场调试工具,专用于早期C系列配电模块的固件升级。它支持一种名为“唤醒脉冲”的低功耗激活机制,允许技术人员通过物理接口发送特定信号,远程启动休眠中的日志通道。

最关键的一条备注写着:该协议未启用加密认证,依赖人工登记操作记录。

也就是说,只要拥有合法工号和物理接触权限,任何人都能用这台设备伪装成例行巡检,悄无声息地接入系统核心层。

林晚迅速翻查最近三次异常登录的操作路径。每一次入侵都发生在夜间,且触发点均为已注销工号。系统自动判定为“历史凭证误用”,未启动高危警报。而现在,结合恒讯联科的检修记录,这些登录的时间恰好与其技术人员进入对应节点的时间重合。

她终于明白敌人是怎么绕开防火墙的。

不是黑客攻击,也不是内部叛徒泄密,而是利用了一个被遗忘的技术死角——那些早已退出主流维护体系、却仍保留在老旧基站里的RM-9X接口。

他们不需要破解什么,只需要一台旧设备、一个曾经有效的工号,再加上一次无人监管的现场接触,就能打开后门。

林晚立即接通科研负责人。

“我要你模拟RM-9X的通信行为。”她说,“在隔离环境中复现它的指令包结构。”

“那种老设备连驱动都不全。”对方迟疑。

“那就从固件反编译。”林晚语气不变,“我给你两小时。”

挂断通讯后,她转向调查领队:“把周延过去一个月的所有出行记录调出来,重点看城西数据中心周边的车辆进出数据。”

“已经在查。”对方回应,“但他本人没直接露面,只有一辆登记在恒讯联科名下的工程车多次出入。”

“车牌号是多少?”

“云A7K321。”

林晚记下号码,同步推送给数据分析组。同时,她在主控屏上调出全网拓扑图,将所有曾由恒讯联科维护过的节点逐一标红。一共七个,分布在城市不同区域。其中六个目前处于低负载状态,唯有D区备份中心因昨夜重启,正处于活跃运行期。

这是一个机会。

如果敌人真的依赖RM-9X进行渗透,那么D区就是唯一一个既具备接入条件、又处在监控范围内的“活口”。

她盯着那个闪烁的绿色光点,手指缓缓划过屏幕,将其圈定为核心观测目标。

两小时后,科研负责人传来结果:“RM-9X确实能发送未经认证的唤醒指令。我们复现了它的信号特征,在沙箱环境中成功激活了一条休眠日志通道。整个过程耗时三十七秒,全程无告警提示。”

林晚点头。“这意味着,他们每次入侵,都是先用RM-9X建立隐蔽信道,再通过旧工号注入恶意操作。”

“问题是,如果我们封锁这个协议,部分边缘基站会失去远程维护能力。”科研负责人提醒,“有些站点至今还在使用C系列模块。”

“不封。”林晚说,“我们要留着它。”

“什么意思?”

“设陷阱。”她目光落在D区节点上,“我会让系统释放一条虚假的密钥片段,伪装成内部人员失误泄露,投放到暗网论坛。内容要足够真实,但不能完整解密任何数据。”

“你是想引他们进来?”

“不只是进来。”林晚声音压低,“我要他们在使用RM-9X的时候,被我们完整记录下操作路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