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东南亚盟军司令部。
陆川“双管齐下”的惊雷之策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在硝烟未散的指挥室内激起余波。
麦克阿瑟率先打破沉寂。他抱着双臂,踱回座位,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审视着地图上硫磺岛与冲绳的标注,嘴角紧抿,最终化作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哼。
“双管齐下…哼。陆将军的魄力,确实配得上‘惊雷’之名。”
麦克阿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勉强认同,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压制的不甘与对指挥权旁落的不满。
“既然战略已定,我麦克阿瑟自当以大局为重。菲律宾的扫尾工作,我会尽快完成。至于冲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代表第十集团军的标识,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巴克纳需要最坚定的战略指导和最优先的资源保障。
他的成功,就是整个太平洋战区的成功。我会时刻关注进展,并确保我的部队作为最锋利的预备刀刃,随时准备投入最关键的方向。”
他这番话,既表明服从大局,又暗含了对冲绳战役主导权的关切,以及对未来可能介入的铺垫。
他的小心思,是确保自己在这场终极战役中,依然占据聚光灯下的核心位置。
蒙巴顿勋爵优雅地抚平了袖口一丝不存在的褶皱,矜持地点头:“陆将军的方案,兼顾了战略的进取与后勤的稳健,实乃上策。
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将全力保障印度洋及克拉地峡航线安全,协同石磊将军肃清安达曼海残敌,并对法属印度支那形成威慑。东南亚的稳固,请陆将军和史迪威将军放心。”
他的表态滴水不漏,既支持了陆川,又巧妙地将东南亚的“次要”战场牢牢掌控在自己和皇家海军手中,确保大英帝国在战后东南亚格局中的影响力。他的小心思,是巩固帝国遗产。
史迪威深吸一口气,浓重的烟雾从玉米芯烟斗中喷出。
他没有看麦克阿瑟,也没有看蒙巴顿,那双因常年奔波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紧盯着陆川。
当陆川说出“硫磺岛的黑沙,注定要用血与火来重塑。登陆日,不变。”时,史迪威眼中最后一丝疑虑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悲壮的信任。
“陆!”史迪威的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带着一种穿透嘈杂的清晰力量,“你说得对。
没有硫磺岛,B-29的航线上就是一条血路!这钉子,再硬也得拔!第14航空队,我亲自盯着!
完成缅甸和马来亚最后的空中扫荡后,立刻转场关岛、塞班!所有能飞的‘野马’、‘闪电’,全部调过去!给斯普鲁恩斯的舰队护航!
给史密斯的陆战队舔地!炸!往死里炸栗林那个老狐狸的耗子洞!”
他枯瘦的手重重拍在硫磺岛的沙盘边缘,震得模型微微晃动。
“尼米兹担心火力不够?那就再加码!告诉航空队的兔崽子们,把硫磺岛给我犁平!每一寸土都要翻过来!”
史迪威的信任是纯粹的,源于陆川对航空兵生命价值的重视,源于陆川直面地狱也要向前的决断。
他不在乎指挥权之争,他只在乎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完成最残酷的任务。他将是陆川硫磺岛方案最坚定的执行者。
陆川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麦克阿瑟的野心、蒙巴顿的权衡、史迪威的赤诚,都在他精准的计算之中。
他需要的不是绝对的一致,而是战略方向上的统一和各自战场的执行力。
“很好。”陆川的声音沉稳,为争论画上句号。“命令即刻下达:”
“一、致太平洋战区尼米兹上将:东南亚盟军司令部批准‘分遣队行动’(硫磺岛)及‘冰山行动’(冲绳)双线作战方案。
登陆日不变。授权其协调海空军,将硫磺岛火力准备强度提升至最高极限,不计弹药消耗!
告知霍兰·史密斯将军,登陆部队将面临炼狱,但胜利的旗帜必须插上折钵山!东南亚战区将全力保障其侧翼安全及后续航空支援。”
“二、致麦克阿瑟将军:加速菲律宾战役扫尾,肃清残敌。吕宋岛部队转入休整及两栖作战强化训练,作为冲绳战役战略预备队。
授权你部在确保菲律宾安全前提下,可对台湾及琉球群岛南部实施有限空中袭扰,迷惑日军判断。”
“三、致蒙巴顿勋爵:东南亚战区清剿残敌及稳固后方任务优先级提升。授权卫、孙部,对退入泰缅边境及法属印度支那山区的日军残部实施高烈度清剿作战,必要时可跨境追击。石磊舰队协同皇家海军,确保印度洋航线绝对安全,压制任何潜在威胁。”
“四、致史迪威将军:第14航空队任务变更:立即结束对缅甸、马来亚残敌的压制性任务,主力转场马里亚纳群岛!
任务优先级:确保硫磺岛战役制空权!全程护航舰载机及轰炸机群!压制日军防空!为登陆部队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务必在D日前完成部署及适应性训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