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猎户的农门医女 第435章 另谋出路

烛火摇曳,映照着知府宋长卿紧锁的眉头。韩牧野坐在下首,神情凝重。

“韩贤弟,你与夫人此时进京,怕是风险不小啊。”宋长卿放下手中的邸报抄本,沉声道。

“京中局势,波谲云诡。多罗国使团态度强硬,咬定要迎娶宗室贵女,对逍遥王爷自请迎娶星澜公主的提议,嗤之以鼻。

甚至有使臣扬言,若不能迎娶真正的金枝玉叶,便是大胤无心结盟,北境烽火恐将重燃!”

韩牧野眼神一凝:“陛下圣意如何?”

“陛下…”宋长卿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陛下自然是心疼王爷这位胞弟,更不愿郡主远嫁苦寒之地。

然则…朝中主和之声甚嚣尘上,尤其以兵部几位老臣为首,言道北境新定,国力未复,不宜再启战端。

陛下…承受的压力极大!王爷被困宫中‘商议’,郡主被内廷‘保护’,便是明证!如今这局面,已是僵持不下,稍有不慎…”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带着一丝深意:“不过,也并非全无转圜之机。贤弟可知,如今宫中,谁人风头最盛?”

韩牧野略一思索:“可是…燕贵妃?”

“正是!”宋长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自梁国公通敌案发,皇后被废幽禁,这六宫凤印,便落在了燕贵妃手中!

此女出身将门,其父兄虽早逝,但其家族在北境军中根基颇深!更重要的是…”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这位燕贵妃,乃是北境定远将军陆沉夫人的嫡亲表姐!”

“陆沉?!”韩牧野瞳孔猛地一缩,这个名字瞬间唤醒了尘封的记忆!北境的风沙,并肩的血战,那个沉默寡言却悍勇无双的年轻校尉…“陆沉…定远将军,对啊!怎么把他给忘了?”

“嗯,陆将军平定北境立下赫赫战功!”宋长卿肯定道,“如今又自请镇守雁门关,朝中大臣对他多有敬佩!

加上将军手握重兵,陆家军骁勇善战,是多罗国最忌惮的边关大将之一!

他在军中的威望,甚至能影响北境诸军的动向!

若是…若是他能上书朝廷,陈明厉害,力挺王爷的提议,甚至…汇报边境已有防备,不惧多罗国虚张声势…那分量,可就完全不同了!足以让陛下腰杆硬起来,让那些主和的朝臣闭嘴!”

韩牧野的心跳骤然加速!这简直是柳暗花明!他霍然起身,眼中燃起希望的火光:“大人!多谢指点,韩某和王爷不甚感激!”

“我与陆将军有些旧事,我这就修书恳请陆将军出面撮合一二。”

“正是此意!”宋长卿点头,“本官也是刚刚收到京中故旧密信,才知悉这层关系。燕贵妃深居宫中,我们自然无法直接接触。但若能设法将消息递到陆沉将军手中,以他对北境的了解,对多罗国的威慑力,由他出面陈情…或可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

韩牧野深吸一口气,重重抱拳:“多谢大人恩情,这份情我们记下了!”

“贤弟客气,王爷于我有知遇之恩,这份情宋某记着!”宋长卿抚掌大喜,若是逍遥王之困能够解开,日后定然有所作为,对于逍遥王的为人,他还是很敬佩的。

“多谢大人成全!”韩牧野心中激荡,毫不犹豫,“那我便先告辞了!”

“好,一路保重,我等你的消息!”

“是,多谢大人!”

回到了绣艺阁后院主屋,韩牧野立即走进书房,铺开雪白的信笺,提起狼毫,笔走龙蛇。墨迹饱含着他北境血战的记忆和对故友的信任。

“陆沉吾兄台鉴:

一别经年,塞外风沙,可还凛冽如昔?弟牧野,遥叩兄长安。

今冒昧修书,实因京都风云骤起,社稷有倒悬之危,故人有燃眉之急!

北境多罗国,狼子野心,借和亲之名,行威逼之实,强索我大胤宗室贵女,逍遥王石昊磊胞妹小雨郡主为质!

王爷忠义,不忍胞妹远嫁苦寒,更忧邦交有损,自请迎娶多罗国星澜公主,以求两全。

然多罗使团骄横,视王爷大义为怯懦,拒不松口,反以兵锋相胁!

朝中主和之声聒噪,陛下受困于群议,王爷身陷宫中,郡主幽禁深府,情势危如累卵!

弟深知兄台坐镇雁门,虎威赫赫,令多罗宵小胆寒!

兄一言一行,关乎北境安宁,更系朝堂风向!今弟斗胆,以昔日袍泽血战之情相恳:

望兄速速上书朝廷,陈明利害!

多罗国色厉内荏,所求非为和亲,实乃试探我大胤虚实!

王爷迎娶星澜公主,既可彰显大国气度,永结盟好,更能保全宗室血脉,护我大胤尊严!此乃上上之策!

若兄能仗义执言,陈兵边境,示以不惧之决心,则多罗使团必为之气夺!陛下亦可得强援,乾坤可定!

弟牧野,携内子苏氏,泣血顿首,万望吾兄援手!

北境风霜,兄保重!待他日扫清阴霾,弟必亲赴雁门,与兄痛饮黄沙,再叙袍泽!

弟 韩牧野 顿首再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