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曹操那些事 第83章 曹操退黄巾,王允定计谋

鲍信的死让曹操幡然醒悟,眼前的这些黄巾军与曾经胡乱起义,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的散兵游勇不一样。

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大军,能在九州纵横,又能将刘岱等人击溃的厉害选手。

曹操有些懊悔,愣愣地看着混乱的战场。

直到程昱从背后出现,在危难之际给曹操献上自己的计谋,他才缓过神来。

诱敌深入,借助软土地形困住黄巾军,而后反击。

曹操看了一眼身边的戏志才,仿佛看到了希望。

“好,就按你说的做!”

曹操采纳了程昱的建议。

大军纷纷朝着程昱所指方向突围,约莫过了一个时辰,便来到了软土地区。

此地果然如程昱所说,软如棉花,踩上去有一种十分明显的踩屎感。

曹操命大军速速通过。

此时天已黑,黄巾军纷纷打起火把,将大地照亮,也照亮了想要撤离的曹操大军。

他们紧追不舍。

众人焦急得等待着下雨,眼中除了期待,还有一丝的恐惧。

看着漫山遍野的黄巾军,若是雨不来,他们就得用鲜血软化这泥土。

又过了半个时辰,黄巾军的杀喊声已到跟前,天空终于下起了大雨。

曹操松了一口气,抓准时机,命人在软土的西面建立一道防线,阻止黄巾军前进。

领军追来的龚都见短时间无法突破,竟然命黄巾军集中兵力,全力打击。

这一举动恰好中了程昱的计策。

只见黄巾军不断地向软土靠拢,随着雨水被软土吸收,软土再也支撑不住黄巾军的体重,纷纷陷落。

等龚都反应过来之时,身后的黄巾军已经都半条腿陷在了泥土里,无法动弹。

龚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命人撤离。

可此时哪里还来得及,曹操抓住机会,发起进攻。

就算黄巾军人数再多,深陷泥潭之中根本不是曹操大军的对手。

经过昼夜的激战,曹操终于将青州黄巾军赶出了寿张,取得了与黄巾军野外作战第一战的胜利,也彻底扭转了青州百万黄巾军在兖州无人能敌的形势。

次日,曹操下令将士打扫战场,悬赏寻找鲍信的遗体,可惜始终没有找到。

无奈,众人便用木头刻出鲍信的模样,曹操洒泪祭之,誓要荡平黄巾军。

与兖州的激烈相比,长安城中的争权夺势一点都不逊色。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大败于孙坚,不得不放弃雒阳城,前往长安继续把持朝政。

众多大臣也不得不跟着董卓迁往长安城。

本以为在雒阳受挫的董卓,到了长安总会有些收敛,毕竟东面那些诸侯依旧对其恨之入骨,随时会领军杀来。

谁能料到,董卓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威福更盛。

他用天子车服,并命尚书以下众官员,有子嗣的都要到他的相府禀报。

面上说是更好的保护众人,让百官能安心在长安城中报效朝廷,可谁都知道,这是怕百官不服,拿后代要挟百官罢了。

百官敢怒而不敢言。

此外,董卓还任命其弟弟董旻为左将军,从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皆典兵事,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董卓本就残暴好杀,百官稍有言语差失,就会被立即处死,甚至还会以叛逆之名,株连九族。

这样的倒行逆施,引起朝臣强烈不满。

但没有人敢站出来说不,朝廷中一片安静。

董卓很开心,又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之事。

他直接盯着高祖定下的规矩,大封其宗族,董氏襁褓中婴儿皆得封,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还给自己留好了退路,在长安西面筑郿坞,高、厚各七丈,其中积谷可用三十年。

这一切,彻底让朝廷,让天子荡然无存。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正好是曹操领兖州牧之时,司徒王允实在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就好号召大家铲除董卓。

王允这个人啊出身世家大族,本质上是一个忠义、正直的人,而且颇有心机。

看看他前半生所作所为就知道。

王允为官清正,不畏强权,曾斩杀横行霸道的宦官小黄门赵津,也阻止过太守王球卖官,在任豫州刺史期间亲自率军击败豫州一带黄巾军,称得上能文能武之人,赢得了正直官吏和百姓的赞赏,也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

董卓掌控朝政后,王允被任命为司徒兼任尚书令。

这个任命很有意思,尚书令是东汉朝廷直接的掌权人,重要的政令均由尚书令经手转发,但是实属于位低权重(这个我们之前聊过)。

因此董卓给了王允最高的官职,用司徒的身份兼任尚书令。

一来也是董卓对王允的信任,二来也是董卓借王允的名气和耿直的性格向其他官员展示,只需要顺从他,就可以安心当大官。

可以说,此刻的朝廷,除了董卓之外,王允的权力最大。

所以朝廷百官对王允是毕恭毕敬。

渐渐的,王允对于权力也展现出了过多的渴求,也想不被其他人背后议论,便萌生了铲除董卓的想法。

机会很快就来了。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春,天下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连续下了两个多月的雨。

正值春种,雨水一多,庄稼无法成活,百姓就看不到希望。

王允就和士孙瑞、杨瓒等人借着登台祭祀的机会,紧急商议谋杀董卓的行动方案。

三人一致决定尽早行动,以绝后患。

可是,董卓爪牙密布,戒备森严,而且他本人力大无比,凶残毒辣,如果不采取万全之策,一旦失手,恐怕后果难以设想。

王允就想了个办法,内奸计,里应外合。

这个内奸的人选,王允也已经看好了,就是董卓的心腹吕布。

吕布先前我们聊到过,杀了丁原之后归顺董卓,又在雒阳城败于孙坚之手,后退到崤道坚守。

如今认了董卓为义父,跟随在董卓身边。

这里的义父与真正的拜义父不同,吕布没有改姓,更像是结拜。

吕布和王允都是并州人,王允作为董卓面前的红人,之前也与吕布有不少交道,很是厚待接纳吕布。

所以,一些吕布与董卓之间的小矛盾他都知道,例如董卓曾因少许失意,直接用手戟扔向吕布,再有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担心事情被董卓知晓,心不自安。

于是,王允就利用吕布对他的信任和对董卓的担忧,借机透露出诛杀董卓的计划,并委托吕布作内应。

起初,吕布还碍于与董卓的关系,想要婉言拒绝。

却被王允一眼看穿,你都主动找到府里来了,还装什么纯洁。

他说:“你姓吕,与他本来就没有骨肉亲情,如今你保全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还说什么父子!董卓向你投掷手戟的时候,他对你还有父子之情吗?”

一句话就把吕布说服了。

吕布决定助王允诛杀董卓。

内奸确定了,还有另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需要处理,否则就算计谋成功,他们也无法在这长安城里立足。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