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综穿从爱上特种兵开始 第21章 达成一致要搞事

时间就像细密的丝线,将新训营里的所有人都织罗的窒息,让日子过的难熬且没有盼头。

当然,只是表面看起来如此。

真正觉得日子难过的,只有看不清前路的学员们。

所以在第一轮考核到来前,每天都有人坚持不住退出,人数很快剩的不到一半。

而还留在新训营的学员,也早已看透了教官们烦躁下的真实情绪。

烦他们是真的,和他们一样觉得时间难熬,却是假的。

甚至,他们还在教官们身上,看出了几分乐在其中,尤其是看到他们倒霉的时候,教官们好像格外的高兴。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和教官们的关系,脸大点儿的,损友这个词儿就很合适。

于是畏惧渐渐消减,斗智斗勇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我想搞事,你们要不要加入?”

陶静眨巴着大眼睛,期待的看向其他人。

自从分组训练后,她、凌云、沈鸿飞、郑直、赵小黑、段卫兵和何苗几个便彻底熟悉起来。

不是点头之交,而是可以互相信任和开玩笑的那种熟悉。

因为同在教官们手中患难过,她觉得他们不会出卖她,才敢大胆的把想法说出来,也是要给自己找个帮手。

毕竟单凭她自己,有些计划不好施展,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

“详细说说。”凌云撑着下巴,冷静的想要了解她的计划,但已经在为她的提议心动。

男士们暂时没有发表意见,可只看眼神,心动并不比凌云少。

面对凌云的问题,陶静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其实也没什么详细的计划,我就想挨个儿套一下教官们的麻袋。”

“懂了,你就是纯靠莽。”段卫兵说话不好听,但总结的到位。

何苗没忍住,嗤的一声笑了出来。

旁边的赵小黑和郑直也乐得嘎嘎的,本来能憋住,在何苗笑了以后,他们就破功了。

“你们笑什么?这办法不好吗?”陶静不服气的瞪眼,“我就觉得套麻袋,是最最解气的办法。”

“确实解气,风险也最大。”沈鸿飞理性评价。

凌云赞同点头,“沈鸿飞说的没错,教官们都不是好惹的,真要套他们麻袋,说不上最后吃亏的是谁。”

“别人可能还有得手的机会,像是龙头还有鸢蝶教官,我觉得我们一旦动了手,被套麻袋的,一定是我们。”

“甚至之后的训练,也肯定要脱下几层皮,才能把做的这件蠢事抵消掉,得不偿失。”

“不止。”沈鸿飞的手指交替点在腿上,那是他思考时常做的动作。

“以我对鸢蝶教官的了解,和近段时间的观察,她能够轻易的让龙头改变训练计划,也喜欢按照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训练计划。”

“只要我们有所异动,就相当于对她释放了一种信号,一种我们可以承受更多训练强度的信号。”

“我不是危言耸听,更不会夸大其词。”

“你们可得好好考虑,一时反抗成功的快乐,和更重的训练负担,你们都做好迎接的准备了吗?”

“考虑事情要全面,只图眼前的那点儿快活,后悔很快就要找上来。”

更重的训练负担,就代表着更大的淘汰风险。

要不要为了一时的意气,陷自己于不利的境地,这才是需要他们认真考量的。

等想通了,也是一种成长。

所以沈鸿飞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不是选择,而是风险预警和润物细无声的教导。

不过无论他们最终要怎么做,他都已经打算无视风险,实现一下陶静这个最爽的主意。

因为他也憋屈,不想无限的忍让。

能从狼牙那个狼窝里走出来的,都不是省油的灯,狼牙最不缺的就是刺头和野兽。

毫无疑问,他就是。

在新环境中伪装自己,是生存之道,却也是摸清楚情况,为反击做积累的必要手段。

段卫兵和沈鸿飞是同样的人,只不过他的傲气毫不掩饰,沈鸿飞更会收敛,俗称会装。

若论了解,他们对彼此的认知,是远超其他人对他们的。

所以段卫兵轻易就看出了他的决断,然后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带意愿。

“你想好了?第一个目标是谁决定了吗?”

“不管你选择谁作为你的第一个目标,都带我一个,两个人更有把握。”

沈鸿飞却没他那么乐观。

“你最好别和我一起,我要啃最难啃的骨头。”

鸢蝶之名在狼牙可谓响亮。

他虽然曾和她交过手,但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所以他迫切的想要再和她战一回。

哪怕最后输得惨,他也想这么做。

他要看到他和她之间的差距,那会让他更清醒的意识到,自己还有更高的山峰需要爬。

人嘛,一怕没希望,二怕没目标,三怕浑浑噩噩。

这三点他哪一点都不想沾,于是就想去顾月姝那儿找找揍,让痛苦警醒自己。

但他自己找揍,就没必要再扯个倒霉蛋陪着自己,毕竟,段卫兵又没有他这种需求。

可段卫兵本人不这么觉得,甚至表现得比他还积极。

“既然是难啃的骨头,那我就更要和你一起了,我倒要看看,到底有多难啃,是不是名副其实。”

“你们两个就这么背着我们做好决定了?”凌云不雅的翻他们白眼,“我们有说放弃动手吗?”

“就是就是,你们真是太过分啦!”

陶静躲在凌云身后,怂但高声的指控他们,还跳了两下脚。

“我说句公道话,这次确实是你们的错,被你们这么一弄,好像我们多搞不起事儿一样。”郑直果断站在凌云和陶静这边。

赵小黑和何苗看着他们讨伐段卫兵和沈鸿飞,选择隔岸观火。

不过两人心里的想法,却和他们达成了高度的一致。

既然大家现在是一个小队的,那搞事肯定一起搞嘛,之后的事儿,之后再说呗。

这可不算目光短浅,他们只是都对自己有信心。

唯独对自己没有信心的陶静,也抱着豁出去的心思,想着能爽一时是一时,根本懒得去考虑后面的磨难,哪怕沈鸿飞给了提醒。

她这人,一向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性子,总也改不掉。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