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第173章 碳中和陷阱,反败为胜

“公开信息。北欧电力交易所的数据,花点钱就能查到。"

他看向玛丽亚:”按您的算法,这批火电生产的电池,碳排放是多少?"

欧盟环境委员会高级顾问不说话了。

丹麦的火电主要是天然气,碳排放虽然比煤电低,但也超过了欧盟标准。

"还有。"孟远继续,

"瑞典的电池厂用的是三元材料,钴和镍的开采过程碳排放极高。而我们用的是磷酸铁锂,主要原料是铁。"

他调出另一份数据。

"如果算全生命周期,谁的碳排放更高?"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

施密特额头冒汗了,他没想到孟远准备得这么充分。

”当然。"孟远话锋一转,"我理解欧盟对环保的重视。"

他看着玛丽亚:"所以我有个提议。"

"什么提议?"

"远新愿意在德国建立欧洲第一个零碳电池工厂。"

三人都愣住了。

"零碳?"彼得森冷笑,"你在开玩笑吗?"

"不。"孟远正色道,"工厂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过程零排放,所有原材料都来自认证的绿色供应链。"

他顿了顿。

"作为交换,我希望这个工厂能成为欧盟碳中和调节机制的示范项目。"

玛丽亚眼睛亮了。

如果真能建成,这将是她在欧盟环境委员会政绩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您确定能做到?"

"给我六个月。如果做不到,我孟远自动退出欧洲市场。"

狂妄!

彼得森几乎要跳起来了。

六个月建零碳工厂?做梦吧!

"但如果我做到了。“孟远看向施密特,”众特的订单要翻倍。"

施密特看看玛丽亚,又看看孟远。

他知道自己被架在火上了。

答应,万一孟远做到了,瑞典就完了。

不答应,就是不支持欧盟的环保政策。

"我……需要向董事会汇报。"

孟远站起身,”不必急于表态,我先做个样板给你们看看。"

他走到门口,回头一笑。

"对了彼得森先生,听说瑞典最近在搞IPO?"

彼得森心中一紧:"是又怎样?"

"没什么。"孟远耸耸肩,"就是提醒您一句,投资人最讨厌不确定性。"

"比如……突然发现公司的绿色标签是假的。"

说完,他推门离去,留下三人面面相觑。

回到酒店,小刘忍不住问:"孟总,零碳工厂真能建成?"

"能不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信不信。"

"可万一……"

"没有万一。"孟远打开笔记本,"通知赵总,马上联系国内的光伏企业。"

"光伏?"

"对,中国的光伏板已经是白菜价了,但欧洲人不知道。"

原来早有准备。

小刘恍然大悟。

"还有。“孟远继续道,”让投资部查查瑞典的股权结构。"

"您要……"

"商业竞争嘛。“他笑了笑,”总要留几手。"

当晚,一条消息在欧洲能源圈炸开了锅:

《远新集团宣布投资50亿欧元建设零碳电池工厂》

配图是孟远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照片。

他身后的展板上,赫然写着:零碳承诺,中国方案。

彼得森看着新闻,手中的红酒杯应声而碎。

"疯子!"

而此时的孟远,正在和赵建国通电话。

"老赵,立刻启动B计划。"

"B计划?"电话那头的赵建国一愣。

"对,收购一家冰岛的地热发电公司。"

"冰岛?"

"欧洲最干净的能源在冰岛。"他眯起眼睛,"既然他们要玩碳排放,那我们就玩个大的。"

挂断电话,孟远陷入沉思。

上辈子的碳关税,让中国制造业吃了大亏。

这辈子,他要把劣势变成优势。

第二天一早,施密特的电话就来了。

"孟总,董事会同意了您的提议。"

意料之中。

"但有个条件。"施密特说,"玛丽亚女士希望能全程监督工厂建设。"

"没问题。"孟远爽快答应,"透明是最好的证明。"

放下电话,他吩咐小刘:"订机票去雷克雅未克。"

"冰岛?"

"嗯。“孟远拿起外套,”该收网了。"

一周后,震惊欧洲能源界的消息传来:

远新集团以3.5亿欧元收购冰岛第二大地热发电公司,获得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

同时宣布,将通过海底电缆,把冰岛的地热电力直接输送到德国工厂。

"这不可能!“彼得森在董事会上咆哮,”海底电缆的成本……"

"2000公里,5亿欧元。“

助手递上报告,”中国的特高压技术,成本只有欧洲的三分之一。"

彼得森瘫坐在椅子上。

他终于明白,自己惹了一个什么样的对手。

不是只会打价格战的中国商人,而是一个真正的战略家,更让他崩溃的消息还在后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