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1980:开局赶山宠妻当首富 第499章 废品收购站里的“瞒天过海”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京城里的鞭炮声还没歇,西郊那座挂着“星汉农机修造厂”牌子的大院里,却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几辆挂着大使馆牌照的黑色轿车横冲直撞,直接停在了满是油污和铁屑的空地上。车门甩开,威廉姆斯黑着脸走下来,身后跟着的一帮人,手里提着检测仪,脖子上挂着证件,那架势不像是来拜年,倒像是来抄家的。

院子里,气割枪喷出的火花滋滋作响。几十个工人正围着一堆锈迹斑斑的铁疙瘩忙活,切割声刺耳。

陆青山穿着一身沾满黑机油的蓝工装,手里还攥着把管钳,头发乱得像鸡窝。看见威廉姆斯,他把手在屁股上随意蹭了两下,满脸堆笑地迎上去。

“哎哟,这不是大使先生吗?大过年的,怎么有空来我这废品站视察?”陆青山从兜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大前门”,颠出一根递过去,“来根华夏土特产?提神。”

威廉姆斯嫌恶地侧身避开那只黑乎乎的手,冷哼一声:“陆先生,别演戏了。我们接到确切情报,你这里违反《曙光协议》,私自拆解并仿制苏联进攻性武器技术。根据协议条款,我有权进行突击检查。”

他一挥手,身后的技术人员立刻散开,手里的盖格计数器对着那堆废铁乱晃。

“冤枉啊!”陆青山把烟夹在耳朵上,一脸委屈,“大使先生,您看看这周围,这都是苏联不要的破烂t-62坦克,我那是按废铁价收回来的。这不,正准备拆了卖废钢呢。”

威廉姆斯根本不听,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高清卫星照片,手指狠狠戳在上面:“废铁?那这是什么?”

照片上,厂区最深处的一座巨大红砖仓库,周围戒备森严,甚至还有热源反应。

“这……”陆青山脸色变了,眼神开始游离,额头上冒出一层细汗,“这就是个……存放杂物的仓库。里面乱,怕脏了您的鞋。”

威廉姆斯捕捉到了那一瞬间的慌乱。他笑了,笑得像只看见血的鲨鱼。

“脏不脏,看了才知道。”威廉姆斯大步流星朝仓库走去,“把门打开!”

陆青山快步追上去,拦在门口,手伸进兜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动作猥琐地往威廉姆斯怀里塞:“大使先生,借一步说话。这大过年的,兄弟们也不容易……”

周围的闪光灯“咔嚓咔嚓”亮成一片。随行的还有几个西方记者,这会儿镜头全怼在陆青山那张“行贿未遂”的脸上。

威廉姆斯一把打掉信封,义正言辞:“陆先生,你的把戏结束了。立刻开门!否则我将视同星汉集团单方面撕毁协议,并在国际上对你们进行全面制裁!”

陆青山看着地上的信封,叹了口气,肩膀垮了下来,一副认命的模样。

“行,既然您非要看,那就看吧。不过丑话说前头,吓着我不负责。”

陆青山冲旁边的林月强挥挥手。

林月强板着脸,走到那扇巨大的铁门前,用力推开了电闸。

“轰隆隆——”

沉重的铁门缓缓向两边滑开。一股浓烈的柴油味扑面而来,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声。

威廉姆斯兴奋地瞪大眼睛,身后的摄像机也架好了,准备记录下华夏藏匿苏-27生产线的铁证。

灰尘散去。

威廉姆斯的笑容僵在脸上,慢慢裂开。

仓库里没有战斗机,没有精密机床,更没有导弹。

只有几百台造型怪异、傻大黑粗的——拖拉机。

这些大家伙整齐排列,底盘确实是坦克的履带,但这会儿上面焊着巨大的铲斗,屁股后面挂着深耕犁,排气管子突突冒着黑烟。一群工人正拿着喷枪,往车身上喷那种土得掉渣的绿色油漆,侧面印着四个大字:星汉农机。

“这……这是什么鬼东西?!”威廉姆斯指着那些机器,声音都劈了叉。

陆青山走过来,拍了拍那厚实的装甲板,一脸自豪:“星汉牌重型履带式拖拉机。大使先生,您也知道,非洲那地儿土硬,还有地雷,一般的拖拉机根本干不动。我寻思着这坦克底盘结实,马力大,正好废物利用。这不,正准备发往安哥拉,支援非洲兄弟搞农业建设。”

他转过头,看着那些目瞪口呆的记者,两手一摊:“怎么,美国连锄头也要制裁?还是说,中情局觉得这玩意儿能飞过大西洋去轰炸白宫?”

记者们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

威廉姆斯脸涨成了猪肝色,他不甘心地冲过去,掀开一台机器的引擎盖。里面确实是一台柴油机,但明显被改得面目全非,喷油嘴都被换成了民用的粗糙货,除了劲儿大,毫无技术含量。

他不知道的是,这台发动机原本的核心涡轮增压部件和火控芯片,早就被拆散了,这会儿正在半挂大车上跑在几百公里外的国道上。

“这就是你们的情报?”陆青山凑到威廉姆斯耳边,声音里透着股子嘲讽,“大使先生,您这算不算……把拖拉机当坦克?”

威廉姆斯咬着牙,死死盯着陆青山,像是要从他脸上看出朵花来。但他输了,输得彻底。在镜头面前,他就像个带着人来抓赌,结果掀开桌子发现大家在玩弹珠的傻子。

“我们走!”威廉姆斯狠狠地把那张卫星照片揉成团,扔在地上,转身就走。

陆青山还在后面喊:“哎,大使先生别急着走啊!既然来了,带两台回去?给美国农场主试试?我给您打八折!包邮!”

车队灰溜溜地走了,卷起一地黄土。

第二天,《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头条极尽讽刺之能事:《中情局的闹剧:价值十亿美元的拖拉机威胁论》。

厂区大门关上。

陆青山脸上的市侩笑容瞬间消失,那双眼睛变得深邃而冷静。他脱下那身脏兮兮的工装,扔给林月强。

“洗干净,下次还得穿。”

“姐夫,那帮洋鬼子被你耍得团团转。”林月强一边捡起地上的信封一边乐,“不过那批真家伙……”

“已经在路上了。”

此时此刻,京昆高速上。

十几辆满载大白菜的解放牌半挂卡车正顶着风雪向秦岭进发。车厢中间塞满了防震泡沫。在那层层叠叠的大白菜下面,躺着苏-27原本的全套图纸,还有两台金贵的AL-31F原装发动机。

陆青山回到办公室,锁好门。他走到书架前,按动了一本《资本论》后面的机关。

书架无声滑开,露出后面的一间密室。

密室里烟雾缭绕,一个头发花白、鼻梁高挺的苏联老头正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把游标卡尺,对着一张图纸发呆。桌上放着半瓶二锅头和一盘花生米。

他是伊戈尔·米哈伊洛维奇,前米格设计局的首席机械师,也是刚才那位只在名册上存在的“拖拉机厂长”。

看见陆青山进来,伊戈尔放下卡尺,那双灰蓝色的眼睛里带着一丝落寞。

“陆,我不明白。”伊戈尔指着外面的方向,“那些t-62虽然老旧,但那是钢铁洪流的骨架。你就真的把它们变成了……耕地的犁?”

陆青山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那是刚才招待客人没喝的。

“伊戈尔同志,刀剑入库,马放南山,那是太平盛世才有的景象。”陆青山抿了一口酒,辛辣入喉,“但在现在的华夏,我们需要先吃饱饭,才能有力气造剑。”

他从怀里掏出一份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图纸,摊开在桌上。那是刚才从大白菜车队的夹层里取出来的部分备份,关于AL-31F发动机矢量喷管的改进构想。

“委屈你了,达瓦里氏。”陆青山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让你在那堆废铁里憋屈了这么久。但很快,你会看到真正的‘拖拉机’飞上蓝天。”

伊戈尔看着那张图纸,原本黯淡的眼神一点点亮了起来。那是工程师看到未解难题时的狂热。

“矢量喷管……”伊戈尔喃喃自语,手颤抖着摸上去,“我们在局里只是有个概念,连模型都没做出来。你有思路?”

“我有钱,你有脑子,我们还有一群拼命的好学生。”陆青山举起酒杯,碰了碰那个装着二锅头的玻璃杯,“在这个世界上,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挖不倒的墙角,也没有飞不起来的拖拉机。”

伊戈尔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一阵大笑。他一口干掉了杯子里的酒,抓起笔,趴在图纸上就开始画。

“给我三个月!不,两个月!”老头子吼道,“我要让那些美国佬知道,什么是苏维埃的暴力美学!哪怕是在拖拉机厂里!”

陆青山看着老头疯狂的背影,笑了。他转身走出密室,看着窗外已经暗下来的天色。

远处,秦岭的轮廓在夜色中像一条巨龙。

那里,101基地的灯光即将彻夜长明。而美国人还在为那几台拖拉机写检讨报告的时候,华夏的航空工业,已经悄悄换上了新的心脏。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