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也是皇叔 第1420章 走私书籍

孙策的护犊子是明摆着的。

也只有孙策才能够光明正大地免除甘宁等人的处罚。哪怕是周瑜也不行。

手底下的将士们,才是孙策统治江东的根本所在。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孙策也亲自修书一封给曹操,言明此事就是刘俊派人挑衅而为,江东绝对不会干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而曹操看到孙策这一封信的时候,心中已然明白,他和孙策之间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了。

“以后想要在江东借鸡生蛋,已经不可能了。”曹操叹息了一声。

虽然孙策没有明说,却没有提及其他的合作事宜。

也就是说曹操现在只能自己想办法壮大实力。

曹军这一次杀了不少江东士兵,想要从江东招募兵马,难以为继。

赣县的陷落,使得曹操已经失去了兵员的来源之地。

曹操现在非常的苦恼。

没有兵员的补充,曹操拿什么和刘俊抗衡?

对于曹操的担忧,程昱却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主公,既然在江东百姓这边难以招募到兵员,咱们何不从百越之人下手?”

曹操顿时惊醒啊。

“一言惊醒梦中人!江东各地之中,有大量的越人,而且一个个都异常强壮,乃是最佳的兵员!”

曹操立刻就派人搜查百越部落的藏身之地。

在江东,百越之人一直没有被当成百姓来对待。

他们和汉人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对立。

孙策的强势,使得百越人不敢造次。

但百越人也不喜欢孙策和汉人,时不时出来袭击汉人的城池。

这一点,益州、荆州与江东的情况是一致的。

正好曹操可以从百越部落之中获取一定的兵力。

而孙策得知曹操正在对蛮族下手,他倒是乐见其成。

毕竟每一年孙策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剿灭百越部落,有曹操下手,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孙策和曹操也没有放松对刘俊的警惕之心,不断地搜查往来的商贾和人员,排查他们的底细。

然而在孙策和曹操的眼皮底下,郭嘉和陆逊则是开始了他们的新计划。

郭嘉命令锦衣卫挑选机灵干练之人,伪装成游走四方的商人,带着第一批千余册书籍,从荆州出发,经湘江、过洞庭湖,秘密潜入江东。

书籍就是郭嘉用来削弱江东的大杀器。

如今的江东,世家大族垄断了知识,普通人想要识字都难。

而且大多数的世家大族,他们家里的藏书都是竹简。

荆州这边已经全面推广了纸质的书籍,并且通过走私,从益州获取了巨大的利润。

江东这边的市场还处于空白阶段。

荆州和江东的战事旷日持久,严重影响了两地的商贸往来。

就算有少数的书籍流入江东,也成为众人哄抢的瑰宝。

所以郭嘉和陆逊就命令荆州的工坊连夜赶工。

准备像收割益州财富一样,来收割江东的财富。

经过锦衣卫探查出来的走私渠道,一千本书籍成功进入了江东福地。

第一批纸书首先出现在吴郡。锦衣卫假扮的商人李默,将木箱放在街角,只拿出一本《论语》放在案上。

此处街道乃是江东世家大族聚集之地,往来的都是世家子弟。

锦衣卫料定此地就是最好的宣传之地。

“这是什么?” 路过的张氏子弟张玄好奇地停下脚步。

假扮成商人的李默满脸堆笑,起身向张玄介绍道:“这位公子,此乃用最精美的纸张做成的书籍,是小的费尽千辛万苦弄来的。”

张玄伸手触碰纸张,只觉细腻顺滑,心中大为惊奇。他自幼酷爱读书,家中珍藏的竹简堆满三间屋子,却从未见过如此轻便精美的读物。

李默故作神秘,压低声音,说道:“此乃荆州特产的纸书,用秘法制成,轻便易携,且字迹清晰。这本《论语》,可是耗费三个月才印刷装订而成,世间仅此百册。”

张玄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论语的篇章排版工整,,比竹简上的刻字清晰百倍。

张玄越看越爱不释手,连忙问道:“此书记价几何?”

“一金” 李默淡淡说道。

一金两纹银,在江东可买上百石粮食,堪称天价。

可张玄却毫不犹豫地说道:“我买了!还有其他的么?!”

李默微笑地说道:“还有楚辞与诗经。”

“都给本公子各来一本!”

张玄十分大方地给钱,然后如获至宝地拿回家。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甚至是无数个。

张家作为江东首屈一指的世家,张玄重金购纸书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各大世家子弟纷纷涌向集市,寻找李默的摊位。

不到三日,第一批千余册纸书便被抢购一空,最贵的一套《孙子兵法》,更是被周家以五十金纹银收入囊中。

“听说了吗?张氏的张玄买了本纸书,轻薄得能揣在怀里,走到哪儿读到哪儿!”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