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梭号”一头扎进星云最深邃的阴影区域,仿佛从喧嚣的彩色瀑布坠入了无声的墨海。舷窗外是绝对的黑暗,连星云本身那瑰丽的光辉都被彻底隔绝,只有飞船自身的航行灯在浓稠的黑暗中划出几道微弱的光柱,旋即被黑暗吞噬。
传感器屏幕上一片雪花和乱码,常规的扫描手段在这里几乎失效。那种令人窒息的寂静和未知,比面对光魅的诱惑幻影更让人心悸。阿娣似乎也被这极致的黑暗吓到,紧紧缩在林秀怀里,小手冰凉。
“导航完全失灵!我们像是在……某种非欧几里得空间里打转!”老查理的声音带着一丝恐慌,他不断尝试重启系统,但方位指示器依旧疯狂旋转,无法定位。
林秀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关闭了大部分外部灯光,只留下最低限度的舱内照明和必要的传感器功耗。她回想着“黎明先驱者”日志的最后那句话——真实往往藏于阴影。
在这片连能量感知都被扭曲的绝对阴影中,什么才是“真实”?
她将注意力集中到飞船本身最基础的物理传感器——重力微变化探测器、空间曲率仪这些几乎不受能量干扰的设备。数据显示,周围的引力场极其微弱但存在某种难以言喻的规律性褶皱,空间曲率也在以一种超越常规物理认知的方式轻微波动。
就像……有一条看不见的、蜿蜒曲折的“河流”,在这片黑暗的“海洋”中静静流淌。
“跟着空间曲率的引导走。”林秀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她不再依赖星图或常规导航,而是手动操控飞船,小心翼翼地沿着那细微到极致的空间褶皱方向前进。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如同蒙着眼在悬崖边行走,全凭对最细微物理变化的感知。飞船以极慢的速度在黑暗中航行,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林秀的精神即将达到极限时,前方无尽的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点极其微弱的、非自然形成的几何光斑!
那光斑稳定而冰冷,像是某种结构体反射了飞船自身微弱的灯光。随着靠近,光斑逐渐扩大,轮廓变得清晰——那是一个巨大的、由某种暗色金属构成的菱形结构体,静静地悬浮在黑暗中央,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可见的接口或标记,只有那一点反射光揭示着它的存在。
“这是……什么东西?”老查理瞪大了眼睛。这东西的风格与已知的任何文明造物都不同,充满了非生命的、纯粹的几何美感,却又带着一种令人敬畏的古老气息。
林秀操控飞船缓缓靠近,在距离菱形结构体数百米处停下。她尝试进行扫描,但所有的主动扫描波在接触到结构体表面时,都如同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阿娣忽然轻轻“咦”了一声,挣扎着从林秀怀里探出身子,大眼睛好奇地盯着那个巨大的菱形结构。他怀里的“世界树之种”没有任何反应,但他似乎本能地被这个东西吸引。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阿娣的注意力集中到菱形结构体上时,那光滑如镜的暗色表面,突然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紧接着,一行行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由无法识别的几何符号和点线构成的信息流,开始在上面快速流淌、闪烁!
这些符号并非已知的任何语言,但其排列组合的方式,却隐隐透露出一种严谨的逻辑和庞大的信息量!
“它在……回应阿娣?!”老查理失声道。
林秀也震惊不已。这个神秘的菱形结构体,似乎对阿娣的意识或他特殊的生命频率有反应!
她立刻让老查理记录下所有闪现的符号。同时,她尝试着像之前与种子沟通一样,将自己的意识沉静下来,缓缓探向那个结构体。
没有攻击,没有排斥。当她的意识触碰到那流淌的信息流时,一股庞大、冰冷、却并非恶意的信息洪流,瞬间涌入她的脑海!
这不是语言,而是更直接的“概念”和“图像”:
……宇宙常数……生命熵增定律……维度膜理论……因果律修正参数……超立方体结构……“观测者效应”对现实稳定性的影响……“信息奇点”的存在与威胁……“收割者”本质——失控的“现实覆写程序”(Reality Overwrite Program)……“根源之地”坐标锁定——Ω-7超星系团,虚空之眼(The Eye of Void)……警告:信息奇点活跃度提升,“现实壁垒”正在削弱……关键节点:“生命观测者”(指阿娣?)的抉择将影响概率支流……
信息量庞大到几乎要撑爆林秀的意识!她看到了宇宙运行的底层代码,看到了“收割者”并非单纯的生物或机械,而是某种源自宇宙规则层面的、失控的“程序错误”!它们的目的不是吞噬能量,而是覆写现实,将所有变量强行统一,消除一切“不确定”,达到某种绝对的“静默平衡”!
而“根源之地”,那个被称为“虚空之眼”的地方,似乎是这个“现实覆写程序”最初启动或者核心所在的区域!也是唯一可能终止这一切的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