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第367章 孤要与周不疑决死战!

曹操的中军大帐里。

“孤执掌四十万大军,不能受制于人!”

“孤意已决,倾尽全力,决战江夏!”

曹操坐在军案前,面色严肃,目光中满是坚毅。

“孤自起兵,大小数百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先后荡平袁术、吕布、袁绍等劲敌。”

“我不信区区一个周不疑,就凭他十万江夏兵马,能与我四十万相抗!”

一夜的狐疑,一夜的思量。

曹操终于下定了决心,要与周不疑决战江夏!

杨修虽然死了,但杨修的话,还有众将的反应,却给了他惊醒。

如果真的不战而退,三军的锐气折尽,数年之内,便再也不可能有南征之力了。

数年?

“我已年过五旬,又且近年来头疼之疾愈发的频繁发作,能不能等到数年之后?”

“我在,三军用命,将士争先,这些各有心机的谋臣,也能俯首听令。”

“若我一旦病倒……”

“试看天下还有谁能压服得了这些文臣武将,勠力同心的和周不疑一战?”

“到了那个时候,周不疑才真的是天下无敌!”

“不管是丕儿,还是植儿,谁也不是他的对手!”

反复思量之后,曹操下定了决心:

“孤若不与周不疑决死战,纵死也难瞑目!”

“这一战若能成功,江东从此臣服,益州、凉州望风而降,传檄可定!”

“天下江山,会在我的手里,重回一统!”

曹操胸中激荡,站在台阶上,目视着五大谋士:

“自今日今时起,军帐之中,不许再议退兵或议和之事!”

“孤要的,是平定江夏,铲除周不疑的决心!”

下面五大谋士,本就主张以进为退,以攻为守,擒捉周不疑,夺取消除疫病的良方。

曹操的决心,正好与他们的主张不谋而合。

因此一时之间,上下同心,中军大帐里的情绪瞬间高昂了起来。

刘晔躬身说道:

“我军中粮草不足,疫病蔓延,拖的越久,于我军越是不利!”

“既然主公已经决意和周不疑血战,自然是越早出兵越好。”

程昱回想两次和周不疑交战的惨败经历,上前说道:

“主公先后两次出兵江夏,尽皆在紫竹岭败北。”

“此山纵横东西,成为江夏和我们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

“以臣之意,若要进击江夏,第一要务就是夺下紫竹岭!”

荀攸皱眉道:

“紫竹岭距离周不疑的夏口,不足百里,而且一路坦途,无险可守!”

“此山自然是我们两家必争之地,周不疑定会重兵把守,怎会拱手相让?”

“这一战,只怕激烈与残酷,要比前两次更甚许多了……”

程昱咬了咬牙,沉声说道:

“情势如此,不容有失!”

“只要夺下紫竹岭,便等于赢了周不疑一半了!”

“我们如今已处在死地,唯有如此,才能涅盘重生!”

啪!

啪啪!

站在台阶上的曹操,面色严峻,却缓缓的鼓起了手掌:

“程仲德之言,可谓是字字珠玑,犹若金石!”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我当不惜一切代价,夺下紫竹岭!”

曹操双目炯炯,凝视着阶下的众谋士:

“你等有何良策?”

老毒士贾诩,忽然往前,缓缓说道:

“臣之愚见,可留下五万兵马,驻扎赤壁,以守军营。”

“其余兵马,倾力而出,覆压紫竹岭,以狮子搏兔之势,夺下此关!”

荀攸微微皱眉,面带忧虑之色:

“如果我们尽起兵马攻打紫竹岭,万一江东来袭,岂非断了我们的退路?”

“孙权摇摆不定,江东尽多鼠辈,不可不防啊……”

曹操摆了摆手,冷笑道:

“就依贾文和之言!”

“留下疫病之人,镇守赤壁,其余精锐兵马,全力以赴,攻下紫竹岭!”

“江东孙权?”

“孤晾他也不敢来犯我赤壁!”

荀攸依旧心中不放心,可是见向来沉稳冷静的贾诩满脸的淡定之色,也只好不再多言了。

“主公,粮草……”

陈群愁眉苦脸的说道:

“要进击江夏,粮草为重中之重。”

“可是军中的粮草,实已捉襟见肘……”

“屯扎固守,尚能支应月余,可是如果进击江夏,只怕消耗的更快!”

曹操一摆手,冷哼了一声:

“孤只管驱兵前进,夺下紫竹岭!”

“至于粮草之事,孤既然已经托付于你,便不再过问,你自行处置便好!”

这……

陈群见曹丞相一副甩手不管的态度,忽觉后脊背一阵冰冷的风吹起!

“丞相杀粮官,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他这次放权给我,还说什么要我自行处置?”

“到时候万一军中粮草不继,只怕我这颗脑袋不保!”

陈群虽然贵为颍川士族的首脑人物,文学造诣也很高,但智谋却并不能和其余四大谋士并驾齐驱。

想起多年前被曹操借了脑袋的粮官王垕,陈群吓得面色如白纸,战战兢兢说不出话来。

“主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陈长文的顾虑,亦是情理之中,不可不慎思之啊!”

向来以孤臣自居的贾诩,竟突然替陈群说起了好话。

“慎思之?”

曹操脸上现出苦涩的笑容:

“孤就是‘慎思之’的太久,才拖延到今日!”

“若是在疫病侵染之前,下定决心与周不疑决死战,未必会有今天的窘境!”

“孤若再‘慎思’月余,待到真的粮尽之日,那就只有束手就擒了!”

“孤当破釜沉舟,决死一战!”

曹操已经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非也!”

贾诩镇定从容,不卑不亢:

“主公难道忘了,凤雏庞统承诺一批粮草,可缓三军之困厄?”

“他回到襄阳已有时日,想必也该有回信了吧……”

贾诩躬身行礼,缓缓说道:

“主公虽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但何妨再等数日?”

“等襄阳有了结果,再出兵江夏,为时未晚。”

众谋士齐声说道:

“文和之言是也!”

“还请主公稍等数日,若庞统果然能践行前言,筹措出粮草,岂不更好?”

“粮草不继,而征杀劲敌……”

“万一中途受挫,军心难稳啊!”

以四十万对十万!

众谋士主张置之死地而后生,与周不疑决战江夏,是因为无路可退,更因为占据兵力优势!

而不是飞蛾投火。

“若有粮可吃,谁又会拒之门外?”

“襄阳庞统,竟成了大军的救命稻草!”

就在众谋士齐声劝说曹操不要仓促发兵的时候。

“报!”

“报主公,襄阳满宠的信到了!”

许褚闯入军帐,手里捏着一封书信,拜在阶下!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