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第343章 理由

萧云骧瞧见那人跪地,欲行天国的三跪三叩大礼,赶忙伸手将其扶起。

因居住之地狭小,他便让黄文金带路,前往指挥所。

一路上,赖汶光向萧云骧简要讲述事情经过。

原来,石达凯率部队主力已撤离安庆府,返回上京,意图击破上京附近的青庭江南、江北大营。

此时,庐州府出了个厉害人物——李绍荃。

他今年三十二岁,庐州府人士。其父李文安是道广十八年(1838 年)进士,与甑涤生同榜。

李绍荃幼时聪慧,六岁入家馆“棣华书屋”,跟随堂伯李仿仙,和庐州名士徐子苓攻读经史。

少年时,他在《入都》诗中写下“一万年来谁着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豪言。

他十七岁中秀才,二十一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可谓逢考必中。

后来,他入选翰林院庶吉士,获编修之职,师从甑涤生学习经世之学,深受潘世恩、翁心存等苏南士绅赏识。

大平军攻占安庆府后,李绍荃代拟奏章,怂恿工部侍郎吕贤基,请命回皖办团练。

随后,他被贤丰帝任命为团练大臣随员,开始组建自己的团练队伍。

1853年5月,他首次与大平军在和州裕溪口交战,采用半渡而击战术,首战告捷。

1853年12月,大平军攻占庐州府,次年1月,李绍荃配合青庭皖省巡抚福济反攻,收复庐州府。

此后,他又连续攻克巢县、和州,因功加按察使衔,领皖省团练大臣。

1854年,其父李文安受王茂荫举荐回乡,辅佐他办团练。

因相军被西军压制,青庭大力支持皖省团练,命皖省巡抚福济全力支持李绍荃。

一时间,故吏门生、亲朋好友纷纷投效,李绍荃的团练迅速扩张至两万人,人称“淮军”。

今年六月,相军被西军歼灭,青庭更重视“淮军”,将两淮盐场交其经营,以充军资。

李绍荃感恩戴德,发誓要替皇上扫除叛逆、平定天下。

八月,安庆府大平军主力东调,李绍荃从庐州出发,准备与柴桑府的骆秉彰,东西夹攻安庆府。

石达凯只留给守将赖裕新、曹伟人不足一万人马。面对三万余青军夹击,大平军连连败退。

到了8月6日,李绍荃军攻到距安庆城五十里的枞阳;南面骆秉彰攻到黄石矶,距安庆城四五十里。

此时,天国正在上京城附近与青军激战,无力救援安庆。

曹伟人趁青军尚未合围,带卫士化妆出城,前往西王府求援。

到鄂省后,他得知田家镇驻有西军重兵,便上门求见,找到赖汶光。

因事关重大,赖汶光无权独自决定,且知道萧云骧正在沿江巡视,按行程应到了西塞山,就连夜带曹伟人寻来,果然找到。

众人来到指挥所,亲卫点燃油灯,昏黄灯光亮起。

几张旧桌子堆满文件和地图,墙上挂着军事布防图,在灯光映照下,显得斑驳一片。

萧云骧背着手,眉头紧锁,在指挥所里踱步思索,一言不发。

曹伟人在旁看着,心中焦急。

从安庆到田家镇,水路约450里,沿途青军密集布防。他们虽剃发掩饰,仍花了九日才到。

按时间推算,安庆城此时,应已遭青军夹击。

“西王殿下,西王府仍是天国的西王府,这份情不能不念。再说西军和大平军互为唇齿,唇亡齿寒的道理,您应能明白。”

曹伟人见萧云骧似在犹豫,忍不住出言劝谏。

萧云骧摆摆手:“曹先生,先别着急。”

接着看向赖汶光:“赖总长,全军准备得怎样了?”

赖汶光摇头,走到地图前讲解:“第一军林凤翔部守大别山到田家镇的鄂东防线;第二军李开方部正在攻略黔滇;”

“第三军李绣成部守汉中到襄阳防线,无法调动;第四军陈钰成部在湘南剿匪、安靖地方;”

“五六七军在整训扩编,无法作战;骑兵旅归建樊城驻地;水师黄金爱部在湘省配合剿匪和运输粮草。”

“而且,我军与相军血战大半年,人员要休整训练,武器弹药和物资需补充,此时作战易出差错。”

曹伟人听赖汶光说了一大堆理由,分明不想出兵,不由用广西话说道:

“赖兄弟啊,真系咁绝情?睇住兄弟死都唔帮手咩?”

赖汶光也用广西话回应:

“曹兄弟,我身为西军嘅总参谋长,梗系要将军队啲情况一五一十同大王讲清楚晒,呢个系我嘅本等事。”

“至于出唔出兵咁大件事,净系大王话得事,我边有资格拍板啊?”

萧云骧当然听得懂他们的话,轻斥道:“西王府规矩,工作场合用官话交流。”

曹伟人见萧云骧仍不表态,改用官话再劝:“西王殿下,作战应根据战局变化而变,哪有这般从容休整、补充物资后,再全力出击的道理。”

说完,心中暗自叹气。

他观察西军的作战方式已久,西军作战具有很强的控场能力,就是掌握主动性。

比如他们待在川省时,守住几个关隘险要处,无论青庭如何攻击,都坚守不动。

大部分主力就在川内养精蓄锐,待出川后,便无人可挡。

而同时期的天国,北伐不尽力,西征不专心,如今又急于攻破江南江北大营。

现在西王府吞下两湖和黔省后,又出现大部分军力补充训练休整的情况。

似乎他们笃定,在他们休整期间,天国和清廷会越打越弱。

或者是在等待青庭和天国两败俱伤,好渔翁得利?

又或者在等待什么大事发生?

萧云骧未理会曹伟人的抱怨,转问赖汶光:“赖总长,第一军驻防在哪?”

赖汶光指着地图:“林军长率第一师驻防田家镇,第二师在江城附近,第三师在鄂东麻城、黄安、罗田,防备皖、豫方向的敌军。”

萧云骧停下踱步,随后下令:“赖总长,记录命令。”

赖汶光掏出纸笔,站在灯下。

萧云骧下达命令:

“令左靖西统领第六军、第七军,停止休整,从萍乡攻入赣省,向洪都进发。边作战边整训,以歼灭青庭有生力量为主,不计较城池争夺和进军速度。”

“令林启荣率第五军结束休整,入黔省加入李开方部,尽快打下滇省,继而谋攻桂省。”

“命驻防江城的第一军第二师调往田家镇,准备进攻柴桑府。”

“命水师黄金爱部调回江城驻守,其他水师兵力由黄文金统领,带上攻城船,准备配合陆军作战。”

“李绣成第三军、陈钰成第四军、骑兵旅继续驻守休整、训练,不得懈怠。”

“所有命令都抄报曾长史,让他筹备后勤物资,确保前线用度。”

赖汶光整理成正式命令格式,加盖西王印,当夜下发,派探马传令。

曹伟人见西军大举进攻,特别是从湘东入赣省、从田家镇攻柴桑府,这是要掏骆秉彰老窝,迫其回援。

安庆大平军只需面对李绍荃部青军了。

他心中感动,觉得西王还是不忘旧情。

正待上前跪下磕头致谢,萧云骧伸手扶住,表情淡然:“曹先生,西王府早就废除跪礼,不必如此。”

“还有几句话要跟先生说明白,请先生回去务必传达清楚。”

曹伟人见萧云骧神情郑重,站了起来,“西王殿下,请下诰谕。”

萧云骧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道:

“首先,我出兵并不是怕什么唇亡齿寒。就算再给贤丰小儿装个豹子胆,来主动攻击我军,我们一样能把他打得丢盔弃甲。”

“其次,出兵也不是念与天国的情分。天王已视我为仇雠,恨不得灭我而后快,这在天国高层,已不是什么秘密。”

“而我也不是什么以德报怨的圣人,不会用热脸去贴他的冷屁股。”

曹伟人听萧云骧说得如此直白,特别是将他与天王之间的矛盾,毫不遮掩地当众说了出来。

不由情绪翻涌,心脏砰砰乱跳,下意识问道:“那……那么西王殿下为何出兵?”

萧云骧拍了拍他的肩膀,态度极为诚恳。

“因为翼王,翼王是我兄长,而皖省是兄长辖区。兄长有难,我不会袖手旁观。”

“如有人问起,你务必传达清楚我的这层意思。”

“这是我对你唯一的要求,能做到吗?”

曹伟人慌乱地连连点头。

-----------------------------------------------------------------------------------------------------------

(注1:名词解释——洪都:南昌。柴桑:九江。

注2:大平天国很有意思,首义六王下达命令各有不同抬头。

天王使用“诏旨”(或称“天王诏旨”),这是最高级别命令。

东王因享有“天父下凡”特权,其命令称“诰谕”,效力等同于天王诏旨。特殊场景下代天父传言时,直接称“天父圣旨”。

西王作为“天兄代言人”,命令称“诰谕”或“天兄圣旨”(需与东王联合签署)。1852年长沙战役前,萧朝桂就以“西王诰谕”号令全军。

南王使用“训谕”,侧重行政与制度指导,比如《太平礼制》《天历》的颁布。因其是实际制度设计者,文书多涉及组织架构调整。

北王、翼王仅能发布“诫谕”,效力限于军事调度与地方治理。受限之处在于,需向东王报备,重大决策须附加东王印信。

所以本章,曹伟人将萧云骧的命令称为“诰谕”,代表他已认可萧云骧全面继承了萧朝桂在天国中的权力。

注3:好久没贴图了,后面作者有话说,贴了这段时间的军力动向图。

注4:今天偷个懒,看了场苏超的盐水鸭大战大闸蟹,结果踢平了,还没进球......)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