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繁花笺 第五百四十五章 逗子

王署正连忙躬身应道:“娘娘体恤下情,思虑周全,奴婢记下了!三日后定将筛拣好的样布送来,后续抽检也会严格执行,绝不敢延误工期,确保宫人夏衣合标合度、按时发放。”

谢知意放下账本,端起茶盏浅啜一口,温和地道:“眼下离入夏不过月余,这宫中数千人的夏衣,事务繁杂,你们需多费心调度,既保质量,也莫误了时日。”

“娘娘言重了!”王署正再次躬身,语气愈发恭敬,“为宫中人置办合身耐穿的衣物,本就是奴婢与尚衣署的本分,奴才们定当尽心竭力,不敢有半分懈怠。”

谢知意将茶盏轻轻置于案几之上,眸光沉静:“这宫中人的衣裳,看似小事,却连着人心。你们把这些琐碎事务办好了,底下人安心当差,各宫方能少些纷扰,这便是为宫闱安稳添力了。”

刘公公和王署正语气恳切地道:“娘娘说的是,人心安了,宫里头才能安稳。”

“此次夏衣采办、缝制的一应文书,除按例报备内宫监存档外,另誊抄一份递往启元宫,呈请皇后娘娘过目。虽娘娘孝期静养,但中宫统摄六宫事务,这般涉及宫人衣食的调度,理当让娘娘知晓。”谢知意淡淡地道。

刘公公和王署正齐声应道:“奴才(奴婢)遵旨!”

“没什么事,诸位就先去忙吧。”谢知意笑道。

“奴才(奴婢)告退。”二人和属官起身行礼道。

打发走这几个宫人,谢知意就回房换了轻便的衣裳,去起居室看儿子,“乖崽。”

小莫离才半岁,穿一身月白薄棉小袄,袄子领口绣着细碎兰花纹,衬得他小脸愈发莹白。

软乎乎的一团趴在铺着薄云锦软褥的小榻上,藕节似的小胳膊从袄袖里露出来,嫩白的手腕上缀着颗小小的银铃,小手挥舞时铃铛轻响,透着几分憨态。

窗外上午的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他身上,暖融融的,一听见谢知意的声音,立刻循着方向转过来,小嘴巴无意识地咂了咂,发出“啊呜”一声软糯的回应。

小莫离素来脾气好,见状非但没有哭闹,反而伸出另一只小手,把小虎往谢知意怀里推了推,口中“呀呀呀”地叫着,模样天真又大方,仿佛在说“母妃拿去玩”。

谢知意心头一暖,愈发觉得这孩子讨喜,“我们莫离倒大方,就不怕母妃把小虎藏起来,不还给你了?”

说着,她故意作势要把小虎往袖口里塞。小莫离却一点不慌,反而被逗得咯咯直笑,小身子都跟着轻轻晃动,银铃也随之叮当作响,清脆悦耳。

杨氏在一旁笑着道:“娘娘,小殿下不是大方,是孝顺,别的人拿,他可是不让的。”

谢知意指尖摩挲着儿子软嫩的脸颊,眼底漾着化不开的柔暖,含笑道:“原来我们莫离只对母妃这般纵容呀,还真是母妃的小乖宝”

陪儿子玩闹了一会,谢知意就拿过诗集,读给儿子听。

小家伙听得格外认真,圆溜溜的黑眼珠紧紧黏着谢知意执卷的手,小脑袋随着她读书的节奏轻轻一点一点,偶尔伸出藕节似的小胳膊,想去够书页,嘴里还不时发出“咿呀”的软糯声响,像是在跟着母妃轻声应和。

霜降瞧着有趣,笑道:“小殿下,您听得懂吗?”

“小殿下当然听得懂呀,你以为小殿下跟你一样,只懂舞刀弄棒、心思粗疏吗?”寒露斜了她一眼道。

“我哪心思粗疏了?我读不进书,可我习武,比你们都利落能打。”霜降骄傲地道。

“所以呀,你是个武性子,拳脚功夫尚可,心思却不及旁人细腻。”寒露埋汰她道。

霜降捏起拳头,在她面前一晃,“你信不信,武性子揍你?”

“你信不信,我会劝服芒种不给你做糕点吃?”寒露挑眉问道。

霜降呆了呆,“寒露,你太坏了,我、我不和你好了。”

寒露噗哧一笑,“可我偏要和你好。”

两个宫女小声斗了一会嘴,瞥见小莫离正眨着黑葡萄似的眼睛瞧着她们,小嘴巴还“咿呀”了一声,顿时都笑了,都噤声,安安静静看着小殿下听诗的乖巧模样,眼底满是笑意。

上午,谢知意陪了儿子一个上午,用过午膳,母子各自睡各自的。

睡醒后,小莫离被杨氏抱去园子赏花,谢知意则在书房里练字。

谢知意这边过得风平浪静,余少云却在启元宫憋了满肚子火气,她是越想越不甘心,抬眼看向侍立一旁的崔嬷嬷,语气阴鸷:“崔嬷嬷,先前让你暗中去办的事,如今可有眉目了?总不能让那贱人这般得意下去!”

“娘娘放心,话已经传到朱嬷嬷耳朵里去了,她会跟太后禀报的,到时,没淑妃好果子吃。”崔嬷嬷语里带着几分笃定。

崔嬷嬷算计的挺好,奈何沈太后没上她这个当,听朱嬷嬷说完后,沈太后冷笑一声,将手中茶盏重重搁在案上:“这是有人故意把话递到你面前来,想要借哀家的手对付淑妃呢。”

朱嬷嬷顿时回过神来,拍了下自己的额头,语气又惊又恼:“哎哟,这是拿老奴当刀使呢!也不知道是谁在这暗戳戳使坏!”

“有这心思的,除了启元宫那个,还能有谁。”沈太后指尖捻着佛珠,眸色冷沉,“自己抓不住实打实的错处,便唆使底下人在账册上钻营,想拿那点‘逾矩’破绽做文章。她当哀家老糊涂了?妃位份例的绸缎赏给外廷奶嬷嬷,襁褓配饰账实略有出入,这等琐碎事若真是有心逾矩,怎会留着明晃晃的痕迹让她查?”

朱嬷嬷眼珠一转:“娘娘,您说这不会是淑妃故意给皇后挖的陷阱吧?”

沈太后闻言,沉吟片刻,缓缓摇头:“淑妃聪慧周全,行事素来稳当,倒不至于刻意设这等浅白陷阱。依哀家看,许是她初协六宫事务,底下人办差时略有疏忽,或是她念及外廷奶嬷嬷照料皇子尽心,一时体恤赏了绸缎,未细究份例报备的规矩。这等小事,本是人之常情。”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