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纨绔舅舅和他的十个大帝外甥 第341章 走!不要回头!

陆明和杨钧的身影终于消失在通往云州的官道尽头。

那沉默而浩荡的送行人海,也带着复杂的心绪,渐渐散去,融入街巷田野。

五州初定,新的生活开始了。

清平道旧址,如今更像一个普通的村落。

州府分配下来的田地屋舍,让这些曾经颠沛流离、挣扎求存的人有了落脚生根的地方。

集市上渐渐有了吆喝声,田地里也重新冒出了青苗。

孩子们在简陋的屋舍间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门槛上晒着久违的太阳。

表面上看,“安贫乐道”的日子似乎真的来了。

他们吃得饱了,穿得暖了,夜里不再被噩梦惊醒,白天劳作时也不必时刻警惕着突如其来的霸凌。

日子一天天过去,平静得像村口那条缓慢流淌的小河。

然而,在这平静之下,总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在涌动,像河底的暗流。

起初是怅然若失,后来便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憋闷。

李二牛就是其中之一。

他分到了三亩薄田,一间能遮风避雨的土坯房,妻子贤惠,两个半大的孩子也能帮着做点活计了。

按说,他该满足了。

这比过去朝不保夕、提心吊胆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倍。

可他就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每天扛着锄头下地,看着日头升起又落下,回家吃饭睡觉,周而复始。

邻居们脸上也有了笑容,互相打着招呼,聊着收成和柴米油盐。

可李二牛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他时常坐在田埂上发呆,望着远方官道消失的方向。

明公和钧公走了,泽公更是早已不在了。

他们拼了命争来的这份安稳,他却在安稳中感到了窒息。

他想起泽公站在破败的道场前,慷慨激昂地讲着“清平乐道,天下大同”,那双眼睛亮得吓人,像要把这世间的黑暗都烧穿。

他想起跟着队伍冲击府衙时,那种明知会死却热血沸腾的冲动,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身后千千万万像自己一样跪着生的人。

“跪着生……”

李二牛喃喃自语。

他摸了摸自己的膝盖,现在能站着了,能挺直腰杆走路了。

可这世上,还有多少地方,多少人,依然在跪着?在挨饿?在受冻?在被欺凌?

泽公和明公他们,把火种带给了南州这一隅之地,可其他地方呢?

那无边的黑暗里,还有多少人在哀嚎?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像野草一样在他心里疯长,再也无法拔除。

他变得沉默寡言,眉头总是紧锁着。

妻子王氏察觉到了丈夫的变化,夜里轻声问他:

“他爹,是田里的活太累?还是……心里有事?”

李二牛看着妻子担忧的脸,看着炕上熟睡的两个孩子红扑扑的脸蛋,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份安稳来之不易,是他和妻子孩子用命换来的。

他怎么能忍心打破?怎么能抛下他们,再去走那条不知生死的路?

他用力摇摇头:“没事,睡吧。”

可心里的那团火,却越烧越旺。

他梦到泽公的眼睛在看着他,梦到无数双在黑暗中伸出的、渴望被拉一把的手。

白天干活时,锄头落下去,却始终不得劲。

过了不知多少沉闷的日子,在一个月色朦胧的深夜,李二牛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悄悄爬起身,没有点灯,借着窗棂透进来的微弱月光,摸索着。

他不敢带太多东西,只把几件结实耐穿的旧衣裳,还有妻子偷偷塞给他、他一直舍不得吃的几个干粮饼子,用一块洗得发白的旧包袱皮仔细包好。

动作轻得不能再轻,生怕惊醒熟睡的家人。

他站在炕边,借着月光,久久地凝视着妻子疲惫的睡颜和孩子稚嫩的脸庞。

巨大的痛苦和愧疚撕扯着他的心。

他伸出手,想最后摸摸孩子的头,却在半空中停住,颤抖着收了回来。

眼泪无声地滑过粗糙的脸颊。

对不起,娃他娘,对不起,孩子们……

他心里默念着,他知道自己这一去,可能就是永别,就是把这份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又亲手打碎。

他咬紧牙关,狠下心肠,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个温馨的小家,然后猛地转身。

他像做贼一样,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推开那扇破旧木门,闪身出去,又轻轻掩上。

他不敢打扰到家人的美梦,也害怕被发现后,自己无法再狠下心来。

夜凉如水。

他抱着小小的包袱,贴着墙根,快步走向院门。

每一步都重若千斤,每一步都伴随着心脏剧烈的抽痛。

他不敢回头,生怕一回头,看到那扇熟悉的窗户,就再也挪不动脚步。

就在他的手颤抖着摸向院门的大门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刻意压低的哭腔,在他身后响起:

“他爹……”

李二牛浑身剧震,如遭雷击,猛地僵在原地。

他不敢回头。

“爹……” 这是大女儿带着睡意的、懵懂的声音。

紧接着,是小儿子含糊不清的呼唤。

李二牛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

脚步声在他身后响起,很轻。

他能感觉到妻子走到了他身后不远的地方。

她没有扑上来拉住他,也没有哭喊。

沉默在冰冷的夜色中蔓延,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过了很久,妻子王氏的声音再次响起,那声音不高,那是她在煎熬中下定的决心。

“走!”

李二牛猛地睁开眼,难以置信。

“走!” 妻子的声音又提高了一些。

“向前走!不要回头!”

“爹!走啊!”

大女儿似乎明白了什么,也跟着喊了一声。

“走……走!” 小儿子也懵懂地学着姐姐喊起来。

李二牛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滚烫的手紧紧攥住,又猛地松开。

“走!不要回头!” 妻子最后的声音在他身后炸响。

李二牛用尽全身力气,一步跨出了那道低矮的院门。

他不敢回头,一次也不敢,生怕那扇门后的景象会瞬间击垮他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决心。

他几乎是逃也似的冲进了沉沉的夜色里。

冰冷的夜风刮在脸上,却吹不散心头的灼热和愧疚。

在他身后,简陋的院门内,王氏死死捂着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泪水早已爬满了脸颊。

两个孩子依偎在她身边,睁大眼睛望着父亲消失在黑暗中的方向,小小的脸上满是懵懂,却又仿佛懂得了某种重要的东西。

他们知道,他们的爹,去做一件像泽公、像明公钧公一样了不起的大事了。

但是日后就见不到自己的爹了,一这样想着,两个小孩子就忍不住哭出了声音。

“哭什么哭!不准哭!”

“你们的爹是出去做大事了,他是和泽公一样了不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高兴。”

“不准哭……不准哭……”

王氏说着,泪水却止也止不住地落下。

“他爹……”

她懂得更多,她知道,这是一条要流血的路。

当初李二牛跟着清平道的众人前往山州时,她就一直在担惊受怕。

隔壁大姨的丈夫就是死在了这条路上……还有她的几个儿子,也都死了。

然后,她自己受不了,也投井自杀了。

王氏回到了房间,在祭坛之上,放着几个人形木雕。

分别是吴泽、陆明、杨钧以及他们口中的帝君大人。

王氏取来香烛,虔诚地拜下。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