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急诊医生:从挽救市长千金开始 第734章 姜还是老的辣

“我糙,牛啊!”

“什么牛?”

“我说方医生技术牛啊。”

“我以为你说方医生的牛呢。”

手术台上,方知砚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手上的操作。

而耳边传来的声音,险些让他道心不稳。

这是他第一次做手术的时候,感受到旁边是如此荒诞的氛围。

他抬头看了一眼几个助手。

几人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冲着方知砚竖了个大拇指,然后询问道,“方医生,不割包皮能做吗?”

“回头你也给我来个增大增粗呗?”

说话的医生方知砚认识,刚轮岗到泌尿外科的实习生,听说流连花丛中,女朋友很多。

方知砚笑了笑,然后道,“如果手术失败的话,也可能会有断掉的风险。”

话音落下,那医生脸上露出一丝错愕。

“那还是算了。”

“方医生。”正当两人交流的时候,手术台上的患者突然开口道。

“能不能也让我看看,我已经等不及了。”

方知砚扯着嘴角,有些无语地开口道,“医生说话,病人不要插嘴!”

患者干笑一声,“我就是高兴。”

“我看你们盯着瞧怪不好意思的。”

“以前人家小姑娘看到我兄弟都一脸嫌弃,只有今天你们这些大老爷们,一脸惊叹,给了我这么大的鼓励。”

话音落下,手术台的一众忙碌的人脸一黑。

“你睡你的吧!”

“谁惊叹你那玩意儿了?我们在惊叹方医生的医术,你懂个嘚儿啊!”

虽然被骂了,可患者依旧满脸开心。

现在他的状态,晕乎乎的,就好像嗑了一样,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最后的大功告成。

方知砚也懒得跟他废话,开始进行脂肪的注射。

这是最考验技术的部分。

首先,方知砚得使用一根专用的,带有单侧开口的钝头注射针,在小兄弟的肉膜层跟buck筋膜之间的潜在缝隙进行多层次,多点,多隧道的扇形注射。

操作中必须要使用钝头注射针,因为它能够推开血管和神经,极大降低了损伤主要血管和背神经的风险。

其次在注射的时候,单点注射的量要非常少,像小米粒一样,大概在零点一到零点二毫升。

然后退针,换个角度再注射,如此反复,形成一个均匀的脂肪分布网络。

一次注射总量差不多在三十到六十毫升之间。

这个主要得看小兄弟的尺寸。

过度注射就会导致脂肪中心得不到血供而坏死,液化,形成硬结和囊肿。

等到注射的差不多之后,手术就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便是手术最后的收尾阶段。

手术台上,几名医生有些兴奋地开口道,“方医生,这玩意儿你也研究?”

“我以为你只研究高精尖呢,没想到这也懂。”

“你都从哪儿学来的?你们上课还教这个吗?”

几个医生着实是有些好奇,以至于话都不停。

方知砚抿着嘴,一本正经地开口道,“医术没有什么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区别。”

“只要是能够为患者排忧解难的,那都是好医术,都得学。”

“那是,那是。”

几人连连点头。

很快,患者下台,送回了病房。

针对患者的情况,方知砚也下了医术。

说实在的,这种延长增粗手术,还是中医院这么多年来第一回做。

很多人好奇的东西,对这件事情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比如延长术,其实风险也很大。

如果引流管拔除过早或者活动过量,可能导致耻骨区形成一个巨大的,青紫色的血肿,触痛明显。

而且切口处,也有可能会出现红色,蜈蚣一样的增生性疤痕,甚至发生挛缩,反而牵拉小兄弟,抵消手术效果。

另外角度,根基不稳,效果回缩等都有可能出现。

除此以外,增粗术情况也很复杂。

一个是脂肪吸收不均匀,几个月后,小兄弟就会变成丑东西,凹凸不平,跟歪瓜裂枣一样。

这一点方知砚也跟患者解释过。

结果患者拍案叫绝,说要的就是凹凸不平。

那方知砚能说什么呢?

要不是看患者的小兄弟确实有点不堪入目,他是绝对不会做这个手术的。

手术是一部分,术后恢复也是一部分。

所以这件事情不能着急。

做完这手术之后,方知砚才是匆匆回了急诊。

此刻,已经过了下班时间。

方知砚离开的时候,便看到陆鸣涛跟张思甜两人等在外头。

这是提前约好了,让他们过来学学方知砚新“研制”出来的锅底还有蘸料。

别看这个很常见,但在这个时候,一个美味的锅底还有韵味十足的蘸料,绝对能够帮助打开市场。

三人回了家,方知砚便忙活起来。

几种经典锅底被他复刻出来,蘸料也有个打油诗。

先倒香油少点醋,一勺蚝油提鲜度,蒜末葱花小米辣,香菜芝麻往里下,再加一勺花生碎,搅拌均匀很美味。(抛砖引玉,有更好配方的兄弟们告诉我,下回我去试试,哈哈哈)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