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 第549章 袖弩

见陆启霖回来,他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

“小公子,你可算是回来了。”

说着,就引陆启霖朝着箩筐看,“这些都是您要的东西。”

陆启霖伸手翻了一下,只见箩筐里垫了一块皮毛,配件依着形状一摞一摞码着,中间还用布给隔开了。

“很好,很是妥帖,多谢。”

得了他的夸奖,小将笑着道,“给您办事,总得仔细些。”

陆启霖点点头,让叶乔抱着,转身就走。

小将傻了眼,“这个,您不在这装吗?若是需要锻焊,可以直接成事。”

陆启霖摇头,“不了,这个不在军队用,我先走了。”

小将张了张嘴,想留人又不知道怎么留。

炉窑那,可还有一堆人等着继续干活。

想到这几天,这些人为了谁给小公子当焊匠打起来,最后才胜出十个人待命,小将就有些头疼。

还有些失望。

哎呀,小公子也不说要做个啥,大家都很好奇啊。

陆启霖出了帐子,便去校场找古一。

他在军营也没公务,是以日日在校场比试。

到了那却得知,魏毅今日带兵在近海巡视,他跟着过去了。

约莫明日才回。

陆启霖便让人给他带句话,自己先回去了。

没办法,他手生,组装不一定能顺顺利利的,还得琢磨。

......

大清早,陆丰收就和陆丰年蹲在陆启霖的院子里低声聊天。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搭着话,眼睛却是不住往陆启霖的房间瞄。

“大哥,启霖从前也这样吗?三催四请都不肯出来先吃饭?”

陆丰收连连摇头,“从前不这样。二弟,启霖小时候可乖了,只要买点好吃的给他,他一整天都粘着你,绝不走开。”

陆丰年看了看他,没说话。

他没什么表情变化,但陆丰收却越发激动起来,“真的,他打小就聪明,虽然不说话,但他听话啊。”

说完,又喃喃道,“往日只要说吃饭了,他就算在读书写文章也会停下,前日昨日就没好好吃。今日不知怎的,喊了好几声,都不肯出来,也不让送饭食进去。”

陆丰年皱了皱眉,“太子殿下,总让他这么做东西吗?”

陆丰收摇摇头,“大郎说,殿下不为难小六,做什么都支持的,也随小六的心。”

陆丰年面上有些心疼,“那怎么就不肯先出来吃饭?赶时间也不是这么个赶法?我瞧着他在军营也熬了几天,眼下乌漆嘛黑的,这回来又开始捣鼓,人受得了吗?”

又道,“我和他娘,也都不是脾气犟的啊。”

陆丰收闻言心里有些不痛快,哼道,“他可不犟。”

又瞪了陆丰年一眼,“你若非说他犟随了谁,那就是随了我,行吧?”

陆丰年哭笑不得,“大哥,我就随口这么一说,你怎还气上了?”

陆丰收:“我就是,就是......反正这孩子我养大的,我知道他是个啥样,就算你是亲爹,也不能胡乱说他。”

说完扭头就走。

陆丰年:“......”

怎么感觉有点火药味,还有点酸味?

他不是那个大哥才回家的亲爱的弟弟了?

陆丰年摸摸鼻子,“嗐,我这不是心疼孩子嘛。”

古一留他那一日,他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似乎,成了古一用来催孩子的工具了。

他继续蹲在外头,只等陆启霖一出房门就带他出去吃想吃的。

不多时,却见陆丰收去而复返。

他拎来一个食盒一个暖炉。

将暖炉放在炭火气吹不到陆启霖房子的位置,他又从食盒里取出了一个砂锅,放在上面炖着。

“大哥?”

陆丰收朝他勾勾手,揭起砂锅盖给他看,“小六最爱吃这个,早上你嫂子出门前,我让她做的,这会时辰不早,灶上火灭了,干脆提到这儿温,一会小六直接能吃。”

砂锅里,是汩汩翻着小气泡的鸡丝粥。

陆丰收又说着熬粥的细节,“我和你说,小六这孩子挑......呃,孩子会做也会吃,跟着安大人之后日子过得越发精细。”

“他不喜粥里有姜丝,所以不能放。但鸡肉在蒸的时候要放姜,还有黄酒去腥,这蒸鸡的水也有讲究,不能多,不然这鸡肉就不紧致,也不能少......”

听着陆丰收娓娓道来鸡丝粥的做法,陆丰年不住点头。

“大哥,我都记着。”

陆丰年有些惭愧。

他发现,他所谓的父爱有些拿不出手。

他只知道在心中疼儿子爱儿子,可怎么养却是一无所知。

“大哥,我方才说错话了。”

陆丰收摆摆手,“你都不曾看着他长大,不知道这些也正常,方才我也太急了,应该跟你慢慢解释,小六往日绝不是这样的,他是个好孩子,真的不犟。”

这一句,又让陆丰年心中酸涩。

“大哥,这么多年,谢谢你和大嫂了,要不是你们......”

陆家人去北地见他的时候,说了很多话,但都是报喜不报忧。

只有这次回到村里,和村里人聊天,他才知道家里曾发生那么多的事。

陆丰收笑着道,“亲兄弟,说这些作甚?咱们啊,往后心往一处使,等着换门庭吧。”

闻言,陆丰年也笑了。

“好,一起使力!”

陆启霖在书房里忙活到晌午,总算将十把“袖弩”给拼装好了。

这是他根据原始复合弩的原理做的,毕竟有了橡胶,气密这方面就有了解决之法。

但他一开始是做贴身保命的手铳。

奈何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万一炸膛,风险很大,便临时改了方案。

贴身保命的东西,自然是越小巧越好。

是以他组装的格外困难。

好在东海水师火器营的人个个都是顶尖的冶炼高手,手工厉害,打出来的零件纹丝不差,毛刺都给磨光滑了,也让他省力不少。

约莫只有两个手掌大小的袖弩,一共十把,整整齐齐排放在桌案上。

陆启霖伸了个懒腰,缓缓走出房门。

就见两个中年汉子围着炉子正嘀咕着。

“要不要再加点水?。”

“嗯,加一点点就行。”

鼻尖是鸡丝与稻米的香气,陆启霖深吸一口,笑着跑了上去。

“大伯,爹!我这就喝,不用加了!”

......

次日,古一带着陆丰年和一车东西走了。

陆家众人很是不舍,尤其是陆老头和郑氏,心情更是低落。

郑氏嘴上不住念叨着,“哎,儿大不由娘。”

陆启文想了想,低声对她耳语几句。

郑氏瞬间乐不可支,将二儿子抛在身后。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