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冲鱼这个小渔村待了半个月左右,计一舟看空间也装得差不多了。
大大的螃蟹、龙虾,各种各样的大鱼小鱼八爪鱼啥东西都有,满满当当装了好几个大货架。
宁元昭去帮他把货架都整理好之后,三人商量了一下又收了一大堆椰子,只要是当地村民家里有的,有多少收了多少。
把他们想要的东西都收得差不多之后,兄妹仨就交了剩下的房租直接打道回府了。
寮南城这边现在的事宜都有不真实的参政接管,所有的事务都进行得井井有条,宁元昭只需要在家中等待上边儿的调令。
调令下来的比他们想象中的要早,三人回到家大概过了十来天,调令就下来了。
这次的调令不像他们来的时候,随他们什么时候到任,而是让他们尽快动身,快些回都城。
宁元昭把调令给计一舟看,“收拾得差不多了吗?差不多了咱们就回吧,这次就不回启中了,直接去都城。”
计一舟叹了口气,他是真的不喜欢挪窝,没有小汽车大飞机出门麻烦死了。
“收拾好了,随时可以走。”计一舟说:“你看看你还有没有什么事情没安排完,安排好了咱们最快后天就能走。”
店铺什么的这边有掌柜,嘉禾之前就已经把事情安排妥当了,计一舟也写信给了白附子,他到时候会亲自过来一趟处理好的。
至于家中这些下人,就让他们在这边待着,宁元昭准备把陈海留在寮南,看守这个宅子,以后白附子过来办事还能顺便看看,也不用再单独找地方住了。
家中这些琐碎的小事儿甚至不用计一舟亲自发愁,桃仁杏仁还有刘二就给他办得好好的。
宁元昭空出了半天的时间,去了一趟布政司,把他走之后顶替他位置的人给安排好了。
不管是从哪方面考虑,参政都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他们本身是在宁元昭来之前匆匆被提上来的,但是这十多年以来做事都十分妥帖,勤勤恳恳的,也没出过什么大错。
再走之前,宁元昭把他们所有人都往上提了一个等级,参政接替他的位置,同知升到参政。
关于四个知府的位置,宁元昭暂时没有动,等他回去报告之后再看看要怎么动好了。
要离开的前一天,计一舟他们在府上办了个小型宴会,把这些同僚聚在一块儿吃了顿离别宴。
客人散尽之后,计一舟赶着宁元昭和宁元禧去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出来,等他有空了再去收空间里。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崔翎安得到催记明德消息风风火火地跑回了家。
没有彻底发动战争,崔翎安的军功很不好挣。
不过这些年特也不是一点成长都没有,他现在也是卫所的一名千户。
跑回寮南连家都还没有来得及回,直接策马奔去了计府。
门房认识崔翎安,跟刘二报备了一下直接把人放了进去。
崔翎安就连给计一舟他们先问好都忘记了,直接跑去了嘉禾她那小院儿的前院儿大堂。
一个小丫鬟正在收拾嘉禾丢出来不要了的衣服,让她们拿去改改或者卖掉换钱都可以。
看到崔翎安冲进来还吓了一大跳,赶紧给他添了一杯茶水,到后边儿去请示茯苓了。
茯苓听到院内的铃铛声出来一问,神色担忧地看了看身后的房间,“把人带进来吧,这里有我看着,你去忙你自己的。”
她是计家家奴,但她也是嘉禾身边之人。
于礼,她不该放外姓男子进内院,但都这时候了,还是嘉禾的意愿更重要。
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崔翎安跟个叫花子似的出现在门外,茯苓看着他都没敢认,愣了两三秒,茯苓才张了张嘴,“崔少爷,你先去洗洗吧。”
崔翎安点了点头,被茯苓带着去偏院儿洗了把脸,重新整理了一下头发。
耽搁了一小会儿时间,崔翎安才在院子里见到了嘉禾。
一见到嘉禾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睛就红了,“嘉禾……你,你们要走了吗?”
宁元禧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抬头冲他笑了笑,“是啊,明儿就动身。”
崔翎安的眼圈红得厉害,他望着站在庭院那棵移栽过来的柿子树下的宁元禧,喉结滚动了几下,才挤出声音:“以后……是不是都不会回来了?”
宁元禧不敢看崔翎安的眼睛,只低头笑了笑:“哥一直想回宁家村来着,哥哥之后要是辞官了,肯定会跟哥哥们一起回宁家村的。”
他们本身就不是寮南的人,她的成长岁月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这个偏远的寮南城。
但是两个哥哥不会在这边停留,她自然是要跟着哥哥的。
傍晚的风穿过庭院,吹动她月白色的裙裾,这风也吹动了崔翎安记忆中无数个这样的傍晚。
他们一起爬过的老槐树,一起放过纸鸢的草坡,一起在溪边捉过萤火虫的夏夜。
十几年了,从总角孩童到如今,他看着她从扎着双丫髻的小丫头,出落成眼前这个眉目如画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