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潜伏东京之暗刃割喉 第927章 又要帮重庆擦屁股?

春日,阳光灿烂,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

东京的樱花季到了。上野公园里,一棵棵巨大的樱花树,挂满了白色的樱花。花瓣覆盖的游路上,游客熙攘,女人们恍惚忘记了战争,穿得花花绿绿,兴高采烈。

刘简之背对着游道,坐在临湖的一张长椅上,望着湖面。

湖水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几十艘游船在湖面上荡漾。船上的人不时发出阵阵欢笑。一对情侣站在湖边摆出姿势,让摄影者拍照。

宋春萍化了妆,从游道走过来,在刘简之的身边慢慢坐下。她望了望四周,最后把目光停在拍照的一对小情侣身上。

“要不是这场战争,我都会嫉妒上天这么眷顾日本人,让他们拥有这么美丽的风景。”宋春萍说。

“是啊,”刘简之说。“日本好战军阀发动的这场战争,终究会害了大和民族。可是,日本大多数国民仍然是浑然不觉。”

“这些天,佐藤苍介怎么样了,还是有麻烦吗?”宋春萍问。

“麻烦很多。”刘简之说。“佐藤苍介看上去,比刚到东京的时候更加沉默寡言。不过,我很奇怪,他为什么就是不回北海道。无论孟诗鹤如何表现,他就是无动于衷。”

“佐藤苍介会不会被高桥圭夫发展成为宪兵司令部的线人了?”宋春萍突然问。

“你是说……”刘简之一惊。

“孟诗鹤这么怀疑。”宋春萍说。

“孟诗鹤有点过于敏感了吧!佐藤苍介就是个北海道的农民。”刘简之说。

“我看,还是警惕一些好。”宋春萍说。

刘简之扭头看了宋春萍一眼,没有说话。

“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宋春萍突然说。

“什么不好的消息?”刘简之一下子紧张起来。

“重庆军委会情报处,有一个叫张光武的上校参谋,你认识他吧?”

“我知道这个人。”刘简之说。“他怎么了?”

“叛国投敌了!”宋春萍说。

“叛国投敌了?”刘简之有些惊讶。他曾经跟张光武有一些交往,张光武给他的印象似乎还不错。

“不过还好,”宋春萍说,“军统上海站已经将他铲除了。但是,重庆担忧这个张光武,可能已经将一些情报提供给了上海的梅机关,因此提醒我们留意。”

“我们已经帮重庆擦了几次屁股了。”刘简之不满地说。“重庆还有别的指令吗?”

“没有。”宋春萍摇了摇头。“姜夔写的那份日本去年军工生产情况推断,我不知道是否该发给重庆。刘简之,你的意见呢?”

“发。”

“发?我觉得那些数据,不一定可靠。”

“据我对推断统计学相关方法的了解,姜夔推断出来的日本军工生产数据,准确率是有保障的。”

“好吧。”宋春萍说。“晚上我把主要数据发给重庆。”

“松冈外相今天动身访问德国,”刘简之看看手表说,“我要赶去采访。”

“好吧,你先走!”宋春萍说。

刘简之站起身来,跟在一群游客后面渐渐走远。

过了一会儿,宋春萍见有几个游客走近,站起身,朝着相反的方向离开。

刘简之开车回到东京广播电台,美由纪已经背着采访设备,站在铁栅门前等待。

“快点,再晚就来不及了!”美由纪说。“我已经预留了消息报道时间。”

“还来得及!”刘简之说。

两人赶到东京火车站月台,只见月台上,站满了站岗的士兵。一条标语上写着“欢送松冈外相出访德国”,一列火车早已停在站台上等候。几十名等着欢送外相出访的人群,挥舞着日本国旗、德国国旗和鲜花。

几个德国使馆的官员也在站台上等候。

“阵仗不小。”刘简之说。“看来日本非常看重松冈外相的这次出访。”

“看样子是。”美由纪说。

刘简之拿起相机,对着几个德国外交官,拍了一张照片。

不多时,一辆警车护卫着几辆高级轿车开来,径直开到月台上停下。几个德国使馆的官员立即走上前去。

戴着帽子,穿着西装,留着胡子的外相松冈和几个随员走下车,摘下帽子,与迎上来的德国使馆官员握手。然后转身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连连鞠躬。

刘简之和其他报社的记者们连忙对着松冈外相拍照,美由纪站在刘简之旁边,背着录音设备。

“请问松冈外相,您这次出访德国,主要的目的是什么?”一位记者挤到松冈跟前,大声问道。

这也是刘简之想问的问题。

“访问德国,当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德国的关系。”松冈外相说。

“请问松冈外相,日本和德国越走越近,会不会引起苏联人的不满?因而导致日中战争出现变数?”又一名记者大声问道。

“请国民放心。” 松冈外相说。“我们在加强与德国合作的同时,也会尽力改善与苏联的关系。”

松冈外相说这番话时,刘简之注意观察几个德国使馆官员脸上的表情。但是,那几个德国外交官显然训练有素,把自己对松冈外相刚才一番话的印象,掩饰得丝毫不露,一副无悲无喜,与己无关的模样。

“请问松冈外相……”一位女记者大声问。

话未说完,松冈外相向记者们欠身鞠了一躬,戴上帽子,转身爬上了火车厢。

刘简之和美由纪紧盯着松冈外相的背影。

“这就走了?”美由纪说,“我准备了三个问题,一个都还没来得及提问呢!”

“松冈外相这个时候出访德国,苏联与日本的关系将会变得非常微妙。”刘简之说。“我猜,德国可能会要求日本夹击或者牵制苏联。”

“这样的话,美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美由纪说。“你预言的日美之间爆发冲突,恐怕就为时不远了。”

“呜----”

一声长笛之后,火车慢慢开动。一节节车厢由慢而快,从刘简之和美由纪面前驶过。

德国使馆的官员们乘车离去。

送行的人群收起标语,走向出站口。

“我们也走吧。”刘简之说。

刘简之和美由纪走出车站。

回到车上,刘简之有半晌没有说话。他判断,日本无论是配合德国,夹击苏联,或者是日美之间摩擦加剧,对于中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坏事。但是,松冈洋右出发访问德国的消息,无需特工组向重庆报告。

“佐藤君,你在想什么?”美由纪问。

“没想什么。”刘简之说,“我感觉,今年会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发生。有些事情可能会让我们措手不及。”

“拭目以待吧!”美由纪说。

刘简之发动汽车,跟着车流慢慢前行。

“停车!”汽车驶过一个十字路口,美由纪突然喊道。

刘简之把车停下来。

“有什么事吗?”刘简之问。

“我要回家一趟。”美由纪说。“松冈外相出访的稿子,只能拜托给佐藤君您了!下午我会回到台里。”

“好吧。”刘简之说。

美由纪走下车,很快就消失在行人中。

刘简之继续开车前行,突然想起了军委会同为情报官的张光武。

“重庆担忧这个张光武,可能已经将一些情报提供给了梅机关。”宋春萍的话,又回响在刘简之的耳际。

张光武会向上海的梅机关提供一些什么情报呢?

虽然刘简之不知道张光武向上海梅机关提供情报的具体内容,但刘简之觉得一定跟自己有关,跟特工组有关。

不然的话,重庆完全没有必要把张光武叛国投敌被军统铲除的消息,告诉特工组。

想不出来,刘简之索性就不去想了。他把车开进东京广播电台院内,推门下车,爬上楼梯,回到新闻部。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