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 第376章 红沙场上

红砂场上乡音起 ,穹顶内外泪光闪。

首演当晚,\"江南苑\"穹顶外排起了长队。

没能抢到票的观众们带着便携式座椅,就为了隔着透明穹顶听一耳朵乡音。

后台,老四钱晚夏帮老团长整理长衫。

老团长今天特意穿上了九十年前第一次登台时的行头——

那件靛青色长衫在火星的灯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

\"爸爸,您紧张吗?\"

钱晚夏轻声问。

钱盘春笑着摇头:

\"我唱戏时,你还没出生呢。

只是...\"

他望向镜中的自己,

\"没想到这把老骨头,还能把沪剧唱到天上去。\"

前台的灯光暗了下来。

全息投影在舞台上展开,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与火星的红色荒漠奇异地融合在一起。

钱殊和慕容雪率先登场,他们饰演一对因火星移民而分离的恋人。

\"侬看天边红云起,\"

慕容雪的水袖在改良重力器的作用下划出优美弧线,

\"好似申城晚霞飞...\"

台下立刻爆发出掌声和啜泣。

前排一位白发老人紧紧抓住座椅扶手,泪水在低重力下凝成晶莹的小球飘浮起来。

第二幕是二哥钱彦和二嫂文绰改编的《火星上的石库门》。

当全息投影将舞台变成火星殖民早期的地下城,而演员们唱着熟悉的沪剧调子时,整个剧场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阿拉屋里厢,三代住火星...\"

钱彦饰演的老移民一开口,台下就有人跟着哼唱起来。

这调子他们从小听父辈哼唱,却从未想过能在火星上听到原汁原味的沪剧版本。

高潮出现在钱盘春的压轴表演。

当八旬老人挺直腰板唱起《罗汉钱》选段时,舞台重力被特意调至地球标准。

他的每一个身段、每一句唱腔都带着七十年的功力,在火星的穹顶下荡气回肠。

\"...

想当年申江畔春光明媚,

到如今火星上再造轮回。

...\"

唱到最后,老团长突然一个转身,重力调节器瞬间关闭。

在观众们的惊呼中,他的水袖在低重力下如凤凰展翅般高高扬起,又缓缓落下,宛如一场红色的雪。

谢幕时,穹顶内外掌声雷动。

许多观众涌到台前,用上海话喊着,

\"再来一段!\"。

钱晚雪三姐妹临时加演了一段《火星三姐妹》,把沪剧传统的身段与低重力下的漂浮动作完美结合。

演出结束后,火星联合体的主席亲自来到后台。

他握着钱盘春的手说:

\"钱老,您知道吗?

今晚火星上的心理咨询热线呼叫量创下了历史新低。\"

老团长笑出了眼泪:

\"好啊,那咱们就多唱几场。

沪剧能治思乡病,这方子我开定了!\"

当晚,\"江南苑\"的灯光亮到很晚。

钱凯和蜜桃忙着设计新的全息舞台;

钱彦和文绰在收集火星移民的故事准备新剧本;三姐妹被一群火星出生的孩子围着学水袖动作;

而钱殊和慕容雪,则陪着老团长在人工小溪边散步。

\"爸,您看。\"

钱殊指着穹顶外火星的夜空,\"

那儿就是地球。\"

钱盘春眯起眼睛,望着那颗蓝色的星星。

良久,老人轻声唱起了一段没有伴奏的清板:

\"...

天涯海角乡音在,

一曲沪剧寄相思。

...\"

歌声中,火星的两个月亮静静悬在天际,仿佛也在聆听这穿越星际的乡音。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