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处也有坏处吧。”
卫清松有些感慨,他也断然没有想法卫宏会有这么大的魄力,换成一般人,谁不将股份死死的拿在手里呢,毕竟现在估值达到2800亿,多百分之零点一的股份,也价值2.8亿元之巨,说让出就让出:“也看在从谁的角度出发吧,站在村集体的角度出发,同样是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以后不管码头项目有什么变化,都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
“百分之一的原始股份,而且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村集体让出的股份也要算在华远海运集团头上,其中就有大比例的村民分红股,以后村民分红股的部份转嫁到华远海运集团上,虽然是属于他们的,可也有点像是代持。”
“坏处也很明显,就是只有百分之一的股份,比例很少,虽然是原始股,占据大量的投票权,可再大量也就那么一回事,等于是话语权变低,以后恐怕无法发挥决策性的作用,也会带来一系更的连锁反应,就算是再加上卫宏的投票权,也只能发挥一定作用而已,而且要是开启第三轮的融资,卫宏的持股还会再次被稀释,投票权会更低,到那个时候对于码头项目的话语权就更低了。”
卫清松将利弊一一说清楚,自然不可能单方面说村集体的股份问题,还有卫宏个人持股问题,也是他接下来要提及的地方:“小宏的个人持股,因为这一次村集体部份让出来很多,相应就不需要让出太多太多的股份了,特别还是跟投50亿元的情况下,被稀释的股份不会想象中的那么多。”
“可因为跟投只有50亿元,想要不被稀释大量的持股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想要超过两位数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好的结果是剩下百分之八,之前各类股加起来,其中有一部份村民分红股,总量是百分之三十一,要是被稀释剩下百分之八的话,那么就等于是被稀释掉百分之二十三。”
“这个量已经不少,如果想要争取一下的话,有一定的希望可以争取稀释到剩下百分之十吧,难度会很大,因为我个人感觉无论是市国资还是深南市国资都不太可能乐意,他们巴不得持有多一些的股份呢。”
“百分之八,我感觉已经是极限了,想要再多难度是地狱级的。”
卫清松早前都在预计,有剩下百分之六或是百分之五就已经不错了。
当然了。
这些都是持股总量来计算,不去计算Ab类股。
股份改制后,计算方式可不是一般的复杂,特别是向一些行外人解释,有可能花费半天的时间都解释不清。
无疑。
卫宏和卫德龙就是外行人。
还不如用持股总量来说事,这样方便又直播,也没有那么多事情。
而且时至如今,好像已经不再重要,毕竟之前股份改制,采用Ab股的方式,为的是投票权,投票权的背后是对这个码头项目的掌控权,现在随着引进华远海运集团,让出总量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已经将掌控权让出去,他们不再要掌控权,那么再去通过复杂的方式计算各种各样的股份,真没有那么重要。
“国资并不缺钱。”
卫宏岂会不清楚这些呢,一些很简单的东西,他都懂:“哪怕是市国资,实力不怎么样,可他们是国资,想要资金并不难,保住尽可能多一些的股份,无非就是跟投的资金多一些而已,他们出得起钱,在这个时候,股份比资金重要多了,特别是华远海运集团的加入,码头项目的前景大好,发展潜力翻了十倍不止,现在持有更多的股份,将来会更加值钱。”
“投资要看回报,现在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基本上可以确定这笔投资不会亏损,还会大赚,又怎么可能不保住更多的股份呢,至于说资金,完全不是个事。”
“所以,被稀释的还是我个人的持股,以及村集体的持股,可以说最吃亏的是咱们了。”
“但有牺牲就有回报,只不过回报是整体,他们想要保住大量的持股,那么就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拿出更多的资金来跟投,这样股份不被稀释太多,但跟投的资金可以用于深水港货运码头的建设,码头项目的整体推进速度将会是飞跃性,不需要多久就可以正式投入运营,而且还是相对完善的深水港货运码头,这样运营起来,成效会特别明显。”
“牺牲自我,成全大局。”
卫宏做了总结,非常精辟。
“是的。”
卫清松笑着点了点头,他可从来不认为卫宏傻,要是傻的话也不会在短时间之内将船队扩张这么快,还将码头项目玩得这么大,哪怕其中有一些是被动,可整个码头项目的推动,卫宏启到无可代替的作用,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我做了计算,也不要那么复杂,简单易懂一点的来。”
“建立在你个人保持百分之八的持股为前提,那么这一次融资将可以融到不低于1200亿元,这1200亿元是包含华远海运集团百分之三十融到的840亿元在内,外加你个人跟投的50亿元。”
“也就是说,市国资和深南市国资两家,需要付出310亿元,第一轮融资,他们的持股相等,每家需要付出155亿元才行,或是市国资让步,多付出一点的股份,这样出资比例会降低,而深南市国资保持更多的持股,出资比例增高。”
“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数额来谈,至于说谁家出资少,减少持股,谁家持股多出资高,让他们两家自己去协商。”
“我想要的说,融到这1200亿元,对于整个深水港货运码头的建设,真的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不过看似很多钱,好像将整个深水港货运码头完全建成都没有问题,可还远远不足。”
“不出意外的话,华远海运集团对于深水港码头的发展肯定有计划,顺应时代必不可少,要么不建,要建就建成一个集装箱货柜吞吐量强大,且还是一个智能货运码头。”
“单就是智能货运码头,这一项投入的资金就是一个天量。”
“要是往大的去规划,无法避免,第三轮融资必不可少。”
卫清松用十分笃定的口吻说出这番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