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立即行动起来:林泰将步枪的保险打开,手指放在扳机附近,随时准备射击;张冲将机枪的弹链装好,枪口对准车厢门,一旦遇到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开火;蒋小鱼将通讯设备调整到作战模式,耳机里传来轻微的电流声;展大鹏将匕首别在腰间,防滑鞋套的带子又紧了紧;何晨光则将狙击步枪的防尘罩取下,瞄准镜的镜片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车厢里的气氛变得愈发严肃,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战斗即将开始” 的紧张感。
车辆在预定地点停下,大家迅速下车,潜入黑暗中。林泰率先推开车门,双脚刚落地,就感觉到湿润的泥土裹住了作战靴的鞋底,带着凌晨特有的凉意顺着鞋底往上渗。他抬手示意队员们保持警惕,左手紧紧握住腰间的手枪,右手将夜视仪调整到最佳视角 —— 绿色的微光瞬间覆盖视野,原本漆黑的丛林变得清晰可见,树木的轮廓、地面的石块都在夜视仪下无所遁形。
“按战术队形前进,间隔五米,保持通讯静默。” 林泰用手势下达指令,指尖在夜色中划出简洁的轨迹。张冲立即端起轻量化机枪,紧跟在林泰左后方,手指搭在扳机护圈上,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左侧的丛林 —— 那里植被茂密,很可能隐藏着敌军暗哨。展大鹏则跟在林泰右后方,右手握着匕首,左手轻轻拨开挡路的藤蔓,每一步都踩在松软的落叶上,尽量不发出一丝声响。蒋小鱼将通讯背包紧紧贴在背上,双手护着胸前的信号干扰器,脚步轻盈得像只猫;何晨光走在队伍最后,狙击步枪斜挎在肩上,夜视仪下的目光始终锁定着队伍后方,防止被敌人偷袭。
任务区域的地形比预想中更加复杂。丘陵此起彼伏,坡度时而陡峭时而平缓,茂密的植被像一张巨大的绿网,将整个区域笼罩其中。林泰低头看了眼手腕上的指南针,绿色的指针在夜视仪下微微晃动,最终指向三角洲的核心方向。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腐叶和潮湿泥土的味道,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汽油味 —— 这让他心里警惕起来,很可能附近就有敌军的车辆活动。
“注意脚下,前面有陡坡。” 林泰用手势提醒队员,自己率先踏上陡坡。坡面覆盖着厚厚的落叶,脚下不时打滑,他只能用左手抓住旁边的灌木,一步一步缓慢下行。张冲跟在后面,将机枪背在肩上,双手抓着藤蔓,身体紧贴坡面,生怕重心不稳滚落下去。何晨光的腿伤在此时开始隐隐作痛,下坡时左腿不敢用力,只能依靠右腿支撑,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却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 他知道,任何一点声响都可能暴露小队位置,绝不能因为自己的伤痛影响任务。
展大鹏在下行时突然停下脚步,右手做出 “停止” 的手势。林泰立即示意队员们隐蔽,自己悄悄靠近展大鹏。“队长,你看那里。” 展大鹏压低声音,手指指向陡坡下方的一片草丛。林泰通过夜视仪仔细观察,发现草丛中有几处细微的反光 —— 是铁丝!他心里一惊,这是敌军设置的暗哨警戒线,一旦触碰,就会触发警报。“绕开它,从右侧的树林走。” 林泰用手势下达指令,队员们小心翼翼地调整路线,避开警戒线,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谨慎。
就这样,小队在夜色中悄无声息地穿行。两小时后,林泰突然抬手示意停下 —— 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小山丘,山丘顶部地势平坦,周围有几棵高大的松树,正好可以作为观察点。“何晨光,你跟我上去,其他人在下面警戒。” 林泰低声说,何晨光点点头,两人猫着腰,快速爬上山丘。
山丘顶部的风比山下更大,吹得松树叶子 “沙沙” 作响,刚好掩盖了他们的动静。林泰找了一处茂密的灌木丛,慢慢蹲下身体,从战术背囊里拿出高清望远镜,调整焦距对准下方的区域。何晨光则在旁边搭建临时狙击阵地,将伪装网铺在地上,自己趴在上面,狙击步枪对准下方的山谷,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通过望远镜,林泰清晰地看到下方是一个小型山谷。山谷中央散布着几座临时建筑,都是用帆布和木板搭建的,看起来很简陋,却布置得十分规整。几盏探照灯在建筑周围来回扫射,灯光照亮了地面上的轮胎痕迹 —— 显然有车辆频繁进出。山谷边缘设置了两道铁丝网,铁丝网之间有巡逻的士兵来回走动,每个人都端着步枪,警惕性很高。
“是后勤补给点。” 林泰心里默默判断,目光继续扫过山谷 —— 左侧的建筑前堆放着不少木箱,上面印着模糊的标识,看起来像是弹药箱;右侧的建筑旁停着三辆军用卡车,车头朝向山谷出口,随时可以出发;中间的建筑里亮着灯,能看到里面有人影晃动,应该是敌军的指挥室。
“防守比预想中严密。” 林泰皱起眉头,原本以为后勤补给点的防守会相对薄弱,没想到不仅有巡逻兵、铁丝网,还有探照灯覆盖整个山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