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天眼鉴宝:我的传奇鉴宝人生 第1086章 筹谋:联盟的基石

滨海市的秋意渐浓,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给CBD写字楼的玻璃幕墙镀上一层暖金。陈轩站在28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指尖划过微凉的玻璃,俯瞰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身后,苏晴正蹲在地板上,对着一张摊开的建筑平面图写写画画,铅笔尖在纸上摩擦出沙沙的声响。

“这里做开放式办公区,摆六张工位,留给后续加入的鉴宝师和研究员。”苏晴头也不抬,笔尖圈出图纸上一块靠窗的区域,“靠窗的位置采光好,鉴定文物时对光线要求高,正好合适。”

陈轩转过身,走到她身边弯腰细看。这是他们三天前敲定的办公室,位于市中心一栋写字楼的中高层,面积不算特别大,却胜在格局方正,视野开阔。最让陈轩满意的是,办公室自带一间二十平米的独立房间,墙体厚实,光线可以通过百叶窗调节,是做专业鉴定室的绝佳选择。

“鉴定室的装修得格外注意。”陈轩指着图纸上那间独立房间,语气郑重,“墙面要做隔音和防尘处理,地面铺防静电地板。另外,我需要一个定制的鉴定台,台面用高密度实木,承重至少五百公斤,还要在台面上预留电源接口,方便后续添置仪器。”

苏晴闻言,立刻在图纸旁标注下“鉴定室:隔音、防尘、防静电地板,定制实木鉴定台(承重500kg+电源接口)”,字迹工整利落。她直起身,揉了揉蹲得发麻的膝盖,笑着看向陈轩:“你想得真细致,连鉴定台的承重都考虑到了。是准备以后鉴定大件文物,比如青铜器之类的?”

“没错。”陈轩点头,目光落在窗外远处的滨海市博物馆方向,“之前在博物馆协助鉴定时,见过不少大型文物,鉴定台不够稳固很容易出问题。我们既然要做联盟,就得从一开始就把基础打牢,不能在这些细节上出差错。”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小林拎着两个鼓鼓囊囊的纸袋走了进来,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可算找到了,你们要的资料我都打印出来了。”他把纸袋放在茶几上,顺手扯过纸巾擦了擦汗,“我跑了三家打印店,才把这些章程和制度都打印成册,装订得整整齐齐的。”

苏晴好奇地走过去,从纸袋里拿出一叠装订好的文件。最上面的一本是《玄山鉴宝联盟章程(草案)》,封面用黑色宋体字印着联盟的暂定名称,下面是陈轩、苏晴、小林三人的署名。她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联盟的宗旨:“以鉴宝之术,辨真伪之界;以赤子之心,护文物之魂。”

“这宗旨写得好,既有我们的专业,又有我们的初心。”苏晴轻声念出,抬头看向陈轩,眼中满是赞同,“之前讨论的时候,我还担心会不会太直白,现在看来,这种直白反而最有力量。”

陈轩接过她手中的章程,指尖摩挲着粗糙的纸张边缘。这短短两句话,是他们三人前晚在咖啡馆讨论到深夜才敲定的。从最初的“弘扬鉴宝文化”,到后来的“打击文物犯罪”,反复修改了十几次,最终才确定了这十六个字。“我们成立联盟,不是为了名利,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陈轩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是为了那些被造假、被走私、被遗忘的文物,为了守住我们中华文明的根。这宗旨,就是我们的底线。”

小林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从另一个纸袋里拿出一叠文件,分发给陈轩和苏晴:“这是我整理的联盟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考核标准、保密协议,还有和委托方的合作流程。你们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陈轩接过文件,仔细翻阅起来。小林不愧是拍卖行出身,对制度流程的把控极为严谨。人员招聘部分,不仅要求应聘者具备扎实的鉴宝知识,还特别加入了“品行考察”一项,要求应聘者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并且需要两位业内人士的推荐信。考核标准则分为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两部分,各占百分之五十,其中职业道德部分明确规定,严禁联盟成员参与文物造假、走私等违法行为,一旦违反,立即开除,并追究法律责任。

“保密协议这部分,写得再详细一些。”陈轩翻到保密协议那一页,指着其中一条说道,“除了委托方的个人信息和文物信息,我们在鉴定过程中发现的文物造假手法、走私渠道等信息,也必须严格保密,只能用于协助警方办案,不能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小林立刻拿出笔,在文件上做了标注:“没问题,我回头加上这一条。对了,关于联盟的资金来源,我也有个想法。”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接受委托鉴定的费用,这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另外,我之前在拍卖行认识一些爱国收藏家,他们一直很支持文物保护工作,或许可以争取他们的捐赠或者赞助。不过,我已经在制度里注明了,所有捐赠和赞助都必须不附加任何条件,不能影响联盟的独立鉴定和决策。”

“这个想法很好,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陈轩提醒道,“我们不能因为资金问题,就失去了鉴宝师的中立和公正。不管是委托方还是捐赠方,都不能干涉我们的鉴定结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