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第1302章 兼济天下

万邦展示的环节定下来之后,整个大比的筹备工作,算是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框架也基本清晰起来。

参与者,分别是蓝田书院、弘文馆、各大学府、世家子弟、民间奇人,再加上这帮不得不掏出点压箱底货的外国使团。

可谓是要素齐全,热闹非凡。

而自觉被父皇委以协调重任,又成功引进了弘文馆势力的魏王赢高熙,这几日可谓是意气风发,走起路来都觉得脚下生风。

俨然已经将自己视为了此次大比筹备工作的总牵头人。

什么事都想搅和一下,无风也要兴三尺浪头出来。

眼见四下无事,赢高熙便要闹妖了。

思来想去,觉得有必要把另外两位关键人物,也就是负责蓝田书院具体事务的赢丽质,和负责联络世家子弟的赢高治召集起来,开个碰头会。

统一一下思想,也彰显一下自己这个二哥,在此次大赛中,作为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于是,贞观十五年八月初。

一封措辞客气但隐隐带着几分命令口吻的请柬,分别送到了长乐公主府和晋王府。

赢丽质接到请柬,扫了一眼,顿时面露无语。

她对自己这位二哥的脾性,再了解不过。

他还能真商量什么大事?

无非是想摆摆兄长的架子,显摆一下他那点协调权。

顺便,再看看能不能在某些环节塞点私货,或者探探她和赢高熙的底罢了。

“真是……一刻都不消停。”

赢丽质无奈地摇了摇头。

但明白归明白,面上功夫却不能不做。

毕竟赢高熙总归也是兄长,如今,又顶着父皇钦点的协调名头。

这个面子,无论如何都得给几分。

于是,赢丽质便轻车简从,准时赴约。

而另一边,蓝田书院内。

李北玄捧着一份简报,表情有些难看。

这是农学院加急送来的灾情简报。

并非关中大灾,而是来自北部和西北几处边州的奏报。

今年秋季的寒气来得又早又猛。

八月刚过,有地方便已经落了霜。

几场霜冻过后,部分晚播粟米穗粒灌浆受阻,叶缘见冻害斑痕。

预计怕是要大幅减产。

而像稻谷一类的晚熟作物,也受损严重。

虽然得益于这些年推广的新式农具,堆肥技术和土豆等高产作物的普及,武国核心腹地的粮仓依旧丰盈,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但边远州县,已然出现了饥荒的苗头。

“小冰河期……特么的这么猛吗?”

李北玄放下简报,揉了揉额头。

早在数年前,李北玄就意识到了气候转寒的种种征兆。

所以为此,李北玄也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提升食品加工技术,推广温室大棚的搭建技术,研发土法肥料,推广土豆这种适应性更强的高产作物……

李北玄的这些努力,成效是显着的。

如今的武国,尤其是关中一带的核心统治区域。

粮食储备比历史上同时期要充裕得多,甚至称得上是富裕。

但是……

李北玄觉得还不够。

这种不够,并非指武国自身。

毕竟以武国目前的底蕴,即便小冰河期正式来临,只要应对得当,基本盘是能够稳住的,至多是边远地区艰难一些。

可楚国呢?

魏国呢?

草原上的部落呢?

还有那些更遥远国度的百姓呢?

他们,又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李北玄放下简报。

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已见萧瑟的庭院,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叹息声里,带着一种他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沉重。

或许是站的位置越来越高,看到的山川社稷越来越广阔。

又或许是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推动的各项变革,让他体会到了某种创造的成就感。

再或者,仅仅是穿越者的身份,让他拥有了一种超越这个时代的,模糊的全球视角……

此时的李北玄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再仅仅满足于独善其身了。

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悄然在他心中升起。

连他自己,也遏制不住。

可……

“我能做什么?”

李北玄在心中问自己。

让赢世民做个悲天悯人的大善人,开仓放粮,无偿救济他国百姓?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赢世民是雄主,是帝王,不是慈善家。

帝国的每一粒粮食,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在自身都可能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将宝贵的粮食拿去资助潜在的对手甚至敌人?

这无异于自毁长城。

任何一个合格的统治者,都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决定。

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也绝不会同意。

那么,像推广土豆、传授堆肥技术那样,将那些能提升农业产量的知识和技术,无私地推广出去?

这更行不通。

这些东西,以前在武国内部推广,是为了增强本国国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