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吃....”
“早知道你们今年来,咱那半亩小园儿说啥也不能荒废了!”
“自家种的豆角子包大馅包子,那才香呢!”
紫禁城之中,一片其乐融融满是温馨之意。
朱元璋揣着手,看着眼前围坐在一块,低着头大口吃喝的大小伙子们,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
“皇祖父,您也吃呀!”
朱高炽抓了一张油渣烙饼,卷了根葱抹点酱,又放入几筷子金黄色的炒鸡蛋,举起来一口吞了小半张,腮帮子鼓鼓囊囊的,吃的嘴角都是油渍。
“咱吃饱了,你们多吃,哈哈哈哈!对对,就着葱吃,够味!”
朱元璋大乐,回头对朴不成笑道,“看看,这才是吃饭呢!”
他正说着,围着围裙的郭惠妃又端了一盘子烙饼过来,笑呵呵的说道,“哎呦,都慢点,没人跟您们抢!”
说着,她看向朱元璋笑道,“姐夫,得亏您是皇上!”
朱元璋一怔,“这话咋说?”
“放在寻常人家!”郭惠妃笑道,“哪养得起这么多大小伙子....”说到此处,她拿起帕子擦拭着朱高炽的嘴角,“小胖呀,你都吃了四张饼了!”
“您烙的饼天下一绝!”朱高炽大笑道,“孙儿在北平的时候,总听父王念叨,最想念您老人家给他烙的饼,包的饺子!”
忽的,郭惠妃手上一顿,而后低声道,“慢点吃,晚上给你们烙绞瓜馅的盒子,给你们蒸枣糕!”
不知为何,她说话的语气,在不知不觉之间,突变得有些发涩。
“咋了?”
朱元璋拉着郭惠妃的手,“阖家团圆的日子,咋说话还带着哭音儿了呢!”
“臣妾是...”
郭惠妃转头,低声道,“是想起以前了!”说着,她再看向那些埋头吃饭的皇孙们,继续低声道,“早些年,咱家也是这样!您在外头打仗,姐姐在家操持。”
“每天两大锅的饭,都不够咱家小子们吃的......”
忽然,朱元璋脸上刚绽放出的笑容,也凝固住了。
他抬头看过去,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一个个皇孙,一个个愣头青小伙子.....依稀之间,这些孩子们的面容竟渐渐跟记忆深处,那些藏着的人,变得重叠起来。
许多年前,那时候他还不是皇帝。
他种满了瓜果的当菜园子用的后花园中,朱文正,沐英,徐司马,金刚奴.....朱樉朱橚.......保儿...也是这般,大口的吃喝,狼吞虎咽。有着填不饱的肚子,使不完的力气。
而在这些孩子们吃饭的时候,也总有那个他这辈子最爱的女人,一直在边上添汤加菜。
“哎!”
朱元璋心中充满苦涩,目光不经意的转动,忽然间定格。
曹国公李景隆就坐在那几个皇孙的身边,面前一碗汤一张饼吃得干干净净,然后用一种....好似兄长看着弟弟们的目光,笑呵呵的看着那些皇孙们。
又是依稀之间,老朱有些愣神。
因为李景隆此刻的面容,与他那去世的外甥.....格外的相似。就好似年轻时的李文忠活了过来一般。
“二...二丫头!”朱元璋情不自禁的开口。
“臣在!”
李景隆起身,缓步上前,躬身道,“老爷子,您有什么吩咐?”
“你...”
朱元璋盯着李景隆的脸,“你咋不吃呢?”
“臣吃饱了!”李景隆揉着肚子,笑道,“实在是吃不动了!”
“哦!”
朱元璋似乎还有些失神,低声道,“你的饭量,可比你爹差远了!”
“何止是饭量!”李景隆继续笑道,“臣哪点都比父亲差!”
“表哥,你这话可就太自谦了!”
忽然,一直埋头吃饭的朱高煦开口道,“我爹说过,咱们大明朝的武人之中,就数您厉害!既能上阵打仗,还能治理地方。我爹还说了,您就是不姓朱...不然呀,也必是我大明塞王!”
顿时,周围为之一静。
李景隆察觉到,老朱脸上刚才那股难得的柔情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满是帝王的威严。
啪!
却是朱高炽用筷子在弟弟脑袋上敲了一下,骂道,“吃饭还堵不住你的嘴?”说着,他回头笑道,“哈哈,表哥,我家老二嘴上没把门的!”
“呵呵!”
李景隆只是笑笑,却没说什么。
他焉能看不出来,这是人家兄弟俩心有灵犀,故意在朱元璋面前上眼药呢。这话要是朱高炽来说,既不合体也显得冒失。而从朱高煦那没心眼子的人口中说出来,却是再合适不过。
“老爷子,万寿台再有四天,十月初七就能建完!”
李景隆不动声色的岔开话题,对朱元璋说道,“到您万寿那天,正好在台上,接受百官还有外藩使节的朝贺!”
“呵!”
朱元璋长长的眉毛动动,“坐那,喝茶吧!”
“是!”
李景隆见朱元璋没有再说话的意思,转身回了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