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盘龙神剑 第四百二十章 一道符

这一刻的花满天,比身后的秦宇还要安静。

静静地看着王贤爬上了梯子,一团金光缓缓往上而去,她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就好像皇城王府里的李大路,教柳仙儿读那一卷《礼记》,一句句妙不可言的诗句,在小姑娘嘴里诵出。

如山间的溪水,在潺潺流淌。

先生说出的每一句诗,如圣贤教诲,道家精髓,在王府的花园里徘徊。

若说悟道如搬山,那么眼下的花满天正在搬她修行路上的第一座山。

师兄站在梯子上,踮起脚在高高的城墙上写字,她的心如在天空,如那一朵白云替师兄遮住一缕阳光。

师兄一会弯下腰在低处雕刻,轻挪脚步,她的心如不远处的河水,一路奔腾不息往东海而去。

写到酣畅淋漓处,王贤甚至靠在高高的架子上,如同手里捏着一卷道经,侧卧书写,手里的小刀根本停不下来。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一刻的王贤在写那一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下一刻,等他站起来的瞬间,却将这一挂弱水,化为那滔滔而下,席卷千军万马的洪流。

他写了天之道,天意如铁。

又写了君之道,仁者为君,无为而治。

写了大孤烟下,昆仑明月高。

写得口渴,便飞身下了城墙,来到秦宇身边,躺在棚子里,喝一碗温茶。

也不管那呆呆伫立在风的是花满天,这个师尊抢来的师妹究竟有没有看懂,那如丝线一般,烙印在城墙上的符道。

花满天一直呆呆地看,王贤就一直在城墙上写。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看得花满天眼花缭乱。

师兄每一个雕刻在城墙上的符文,提笔之后,金光一闪即逝。

在她看来,却是这一道符已经烙印在青石深处,跟这雄伟的城寺,化为了一体。

如城外那一挂河水,绵绵不绝。

秦宇看得辛苦,给花满天端了一碗茶水过来,低声问道:“王爷在上面写啥?”

花满天接过来喝了半碗,低声说道:“好像是大河之水天上来,王贤要在城墙上,化出一挂河水......”

想着之前那一战,秦宇淡淡一笑:“王爷威武!”

花满天喝光碗里的温茶,摇摇头:“小点声,不要打扰师兄的意境!”

秦宇叹了一口气,苦笑道:“只可惜,我太笨,我不我也守在这里,跟王爷学学这天下间一等一的法门。”

花满天摇摇头:“你太笨,白瞎了师兄一片苦心。”

秦宇一愣,看着高高架子上的王爷,一缕阳光落在他的身上,恍若九天之上的神仙。

看着看着,王爷竟然隐于一片混沌之中。

忍不住惊叫道:“这可神了!王贤这是人间的神仙吗?”

“差不多吧!”

花满天望着师兄,喃喃说道:“以前人们管他叫天下第一杀神,从今往后,他便是天下第一战神!”

秦宇点了点头:“那确实。”

若隐若现的王贤如在天上写字,似懂非懂的花满天凝聚了所有的心神,看师兄写字。

对身边秦宇的唠叨,置若罔闻。

天色渐暗,大将军让人在高高的城楼上,挂了一串灯笼。

远远望去,当下的金陵渡比过年还要显得热闹,就好似来到了上元节......

这个时候,王贤已经高入云天,恍若在云端写字。

想了想,跟人间的师妹问道:“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你看懂了几分?”

花满天摇头:“好像懂了一点,好像什么都没有看见。”

“不急!”

王贤淡淡一笑:“没事,还早着呢。”

城楼上的大将军用篮子递了一壶酒,几块饼。

喝了一口酒,啃着一块饼,以手握刀,就着城楼上落下的烛光,下笔如有神助。

秦宇虽然跟妇人一样虽唠叨不停,可是一看花满天的样子,只好也认真抬头,望向那恍若夜空中一轮月亮的王爷,目不转睛。

曾经去过九天之上的王贤,如在青云山藏书楼里,抄写经文,不舍昼夜。

大将军看到子时,倦了,不得不回去歇息。

明日,他要去秦淮河上看看,自水路而来的蛮族大军,会不会也派出先锋来犯?

花满天坐在秦宇搬来的椅子上,喝了一口酒,看得兴起。

在她看来,就算三天三夜,那又如何?

一生能有几次闻道?

就像当初在断龙山上,白幽月还没来得及跟她说更多关于修行,关于天地间的道理,便在天下修士面前,破虚而去。

眼前难得看着师兄在金陵渡前,画下了道天地大阵,她人学习,见证。

等到有一天,她顿悟之时,也能在城墙上写下一道符。

整整两天两夜,城楼上的灯笼亮了又熄,熄了又亮。

守在护城河边的秦宇不知睡醒了几回,而花满天熬红了双眼,也没有离去。

直到王贤在城墙上写下“天之道,利而不害。”几个字,整个东城门恍若一条金龙,欲要腾空而起的刹那。

花满天突然脱口而出:“这不是符,这是飞龙在天。”

王贤收起手里的小刀,淡淡一笑:“是,也不是。”

一袭青衫染上几许风霜,神情稍嫌疲惫,听了花满天这番话,王贤却是两眼却是神采奕奕。

伸了个懒腰,缓步走到花满天的身前。

凝声说道:“四年前,我在南疆百花谷教会小白符道,想不到你只是看了两天,便看到了一丝符意,实在不错。”

花满天叹了一口气:“我一不是道士,二不是尼姑,如何能写出一张符菉?”

王贤摇摇头。

想了想回道:“我学的第一道符是平安符,师父说平安是福......你只要天天练习,就跟写字一样,只要坚持,久而久之,滴水穿石,总会有一天,画出你心里想的那道符。”

说完掏出一卷薄薄书卷递了过去。

一边说道:“这是我对符道的感悟,跟几道不同符修行的法门,长路漫漫,没事的时候,你可以慢慢学。”

花满天接过书卷,浅浅一道:“知道了。”

想了想,王贤又掏出一卷自己抄的道经,递给了花满天。

笑了笑:“先从抄写道经开始吧。”

说完望向天边一抹朝阳,跟不远处的秦宇喊了一声:“秦宇,去唤大将军,你们该去办正事了。”

秦宇闻言一凛:“王爷,这事完了?”

王贤抬头望天:“还有,让人把这些架子拆了,立刻。”

说完又跟花满天叮嘱道:“就算蛮族大军打到了城下,也不要着急,先让我好好睡一觉!”

花满天笑道:“师兄放心,你去歇息吧,我一会跟大将军去看看。”

王贤一愣,随后也不管这家伙是不是跟自己一样犯困,而是挥挥手,消失在晨风之中。

秦宇深吸一口,喊来了安城的护卫,开始拆棚子,架子。

一边跟花满天问道:“难不成,今天又要在这大河之中,再打一仗?”

花满天一愣:“这事,你得去问大将军。”

......

金陵渡前万事俱备,只等着敌人来犯。

皇城里的唐青玉终于如愿以偿在皇宫御花园里逛了一圈。

不同的是,只有几位宫女陪在她和柳飘飘左右,风玲珑却消息了整整两个时辰。

烟雨湖边,唐十三已经安静了下来,不再纠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大事。

西门听花不再练剑,改为坐在窗前抄写千字文。

孟小楼看着他的模样,怅然若失。

想了想问道:“你是不是被王贤打击了,当年你在昆仑山上,不是说了,不要跟他比吗?”

西门听花摇摇头:“文以载道,或许我应该跟王贤学学,如何入世。”

孟小楼一听,呆住了。

想了想,走到唐十三面前问道:“你说,我们现在是出世,还是入世?”

唐十三认真想了想,笑道:“我觉得,当下的我们什么都不是,关于这个道理,你最好想想王贤在做什么,要么等他回来,再问。”

说这话时,连她自己都觉得好笑。

一直以为,自己三人好像就这样。

说是出世,又明明在世间打滚。

说是入世,可是皇城发生的大事,哪一件他们参与过?

......

百花楼里,热闹非凡。

风云将起,四大宗门有不少修士闻风来到了皇朝。

连南宫云翔跟神医金遇春笑道:“没想到金陵渡前已经封城,要不然我真的要去战场上看看。”

金遇春摇摇头:“你还是想想王贤能不能守住,蛮族大军会不会打到金陵城来。”

“怕个屁!”

南宫云翔冷冷喝道:“眼下天下英雄齐聚皇城,我就不相信南疆的蛮族还能战胜四大宗门的修士不成?”

金遇春像看着白痴一样看着他,笑道:“难不成,你还要跟他们单挑?这是十万铁骑,不是东海的土匪。”

闻言,南宫云翔不说话了。

正如金遇春所言,这是大军攻城,不是土匪抢劫,谁会脑子坏了跟他单挑?

蛮族的将军,又不是傻瓜。

楼上的雅间。

宋天跟白雪,白芷带着李青儿,正听龙清梅讲故事。

想到去了金陵渡的王贤,想着王府里的师兄李大路,宋天忍不住喃喃念道:“师兄,能不能破例算算这一战的结果?”

王府里的李大路正在看柳仙儿写字,心神一跳,顿时望向百花楼里的宋天。

想了想问道:“你想算什么?”

宋天叹了一口气:“自然是生死安危......我和师姐欠了他的人情,来这里不是替他收尸的。”

李大路闻言,倒是没有责怪心直口快的宋天。

而是直接说出了结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师弟刚刚从南疆回来,怎么可能折损在区区十万大军手里?”

“啊?”

宋天一愣,随后笑道:“好吧,我相信师兄。”

原来还想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宋天,听了李大路一番话,顿时清醒过来。

想到了当年鬼见愁一战的传闻,更不用说转眼过去了四年,不知道王贤眼下一身修为,是不是已经到天上去了。

想到这里,宋天继续问道:“师兄,如果你要去金陵渡,能不能带上我?”

李大路叹了一口气:“不要想多了,我要替师弟看家,哪里都不会去。”

宋天苦着脸,看着面前的白芷回道:“死了这份心思,大路师兄不会去。”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