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快穿:什么时候才能混吃等死 第317章 古代农家举子9

刘玉溪絮絮叨叨说了不少,不知道是因为喝了酒,还是这六年多过得太过压抑。

好在他没醉,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大多还是对孩子们的建议。

让几个孩子去休息,他也洗洗睡了,明天还要参加“鹿鸣宴”呢,熬过这最后一哆嗦,他后面也就没有什么正事了。

“鹿鸣宴”没有什么好描述的,按刘玉溪的名次,他都快坐到门外去了,知府大人问话也问不到他头上,安安稳稳随大流混到结束,他就回了家。

准备了不少礼物,去拜谢了几位夫子,几个儿子还在进学呢,这些关系可不能断了。

然后就是府里定日子,摆宴席了,基本上所有的举子都会摆宴庆贺,住的近的也会相互通气,错开日子。家里穷,席面就简单点,家里富裕,席面就丰盛一点。

为什么要摆这个宴席?家里条件好,有背景的,那就是正常的维护人际关系。出身低条件差的,那好处就多了,不仅能拓展人脉关系,还能收不少贺礼,心要是贪点,真的能做到一波肥!

一个府城,三年就只有五十位举人,你就想想多难得吧,有的村里出一位举人,那真的是能惠及乡邻的,对,不仅仅是举人的宗族,还包括周边村子,毕竟村与村之间可都有姻亲。

一些小地主,小乡绅,包括一些商户,别看平时没什么交集,只要能攀上一点关系(住在同一个县城,都算有关系,毕竟是同乡么?)。

那这举人家摆酒的时候,大家绝对会不请自来,还会送上重礼,大多数有点家底的人,礼盒里还会随上一份20两到200两不等的贺银。

有那名次靠前的举人家里摆酒,当地县太爷都会屈尊参加,为什么?因为名次靠前,中进士的概率就大,中了进士,派官时最低的就是县令了,那还不趁现在结交一下?傻么?

刘玉溪的名次靠后,自然办酒席的时间也定得最晚,这都是默认的规矩,好在家住府城这边的举人也没有多少,他先参加了几场其他人的宴席,然后又在自家摆了一场。

这几场宴席的来客,除了每位主家自家的客人,其他都大差不差,区别就是,贺礼的多少,当然,不拿到一起对比,光看礼单都是差不多的,这就是国人的智慧。

刘家的酒宴,食材是庄子上送过来的,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唯二的山珍,也就是庄子上妇人上山采的蘑菇,还有平时晒的笋干。

稍微稀罕一点的也就是一道香辣蟹了。离吃蟹的最佳时间还有一个多月,可刘玉溪把自家池塘里的螃蟹和空间里的换了一下,那可都是膏肥黄满的。

至于辣椒,他早就在庄子上种了点,量不多,也就够自家和庄子上的人吃,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吃辣的,他安排的香辣蟹也只是微辣的。

菜品都是自家厨子带着家里下人一起忙活出来的,你还真别说,虽然都是些家常菜,酒宴结束时,还真的有几位同年问自己打听菜谱呢!

等所有事情忙完,刘玉溪就跑到自家庄子上住了一段时间,他现在是一点脑子都不想费,就想歇歇,放空放空自己,每天钓钓鱼,吃吃烧烤,小龙虾。

就这,期间还和其他几位府城附近的举人聚会了几次,没办法,丰州府离京城很近,普通马车跑快点,大半天就到了,就是慢,也就是一天的事。

所以其他几位想要继续参加会试的举人,也不急着去京城。前面就说过,古人的娱乐活动不多,还有很多是读书人不能沾的。

那没事干怎么办?不就只能多和同年联络联络感情喽!大家社会地位一样,还有共同话题,没有话题时,还能讨论一下学问,如果都去参加会试,到时候还能结伴出行,要是以后中了进士当了官,就是现成的人脉,多好的小伙伴啊!

所以,哪怕刘玉溪不准备去参加会试,聚会还是参加了,别管这几位举人能不能中进士,那都比他刘玉溪强,这时候的同年之谊,那可都是有生之年系列!

他依旧维持着他愚钝,实诚的人设,额,也不算人设吧,和其他人相比,他确实没啥心眼。

虽然他本人的科举之路,考上举人也就到头了,可他家里还有三位十二岁的童生呢?更何况这里面,还有一个差点就十二岁考上秀才的。

不说这几个孩子以后都中进士,哪怕和他们爹一样考个举人,那也是一个门头四位举人啊!下一代如果还这样呢?不出几代,刘家的名望可就起来了。

古人考虑事情那都是走一步看十步的,刘玉溪本人未来可能没啥建树,可他也不是惹祸的性子,所以,不管是他的同窗,还是他的同年,和他相处的都非常好。

被别人轮番请过之后,他就请其他几人来了自家庄子,正好,这几位都算是有点家世的,除了踏青,还真没了解过农村生活,刘玉溪就安排他们来了一次,农家乐一日游。

安排的就是那个种了花卉,药材,有着香皂工坊的庄子,工坊停工一天,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钓鱼。

然后给他们安排了一顿全龙虾宴,这个时候大庆朝可是没有小龙虾这个物种的,当然,他介绍的时候说的是“小红虾”,封建王朝么,“龙”这个字,可是犯忌讳的。什么麻辣的,蒜蓉的,十三香的,都来一盆。

再搭配上烧烤,烤鱼,烤野鸡,烤野兔,烤土豆片,烤茄子,烤豆角,烤馒头片…

一天玩下来,用读书人的话来说,那就是颇有野趣!就是那个叫小红虾的食材,长的有点丑,有碍观瞻!不过还是非常好吃的,几人走的时候还一人带了一筐回去,当然,菜谱是少不了的。

直到快过年了,刘玉溪才带着两车食材回了府城,虽然孩子们每次休沐也会去庄子上玩一天,可老爹回家,几人还是松了一口气。

老爹不在家,家里的事情都得兄弟几个处理,可毕竟要过年了,几兄弟对各府的年礼还是有点拿捏不准的。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