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顾侯指教!”
孙执中真的急了,顾道竟然怀疑他的科举考试,这简直是指着祖坟骂他十八辈。
他就不信,顾道能说出什么花来。
“孙大人的算数怎么样?”顾道问道。
“哼,比不得顾侯,能去国文馆讲课,但也略懂一二,这跟粮食有什么关系?”
孙执中怒问。
“就算春雪城屯兵七万人,一日所费粮食多少斤?”顾道问道。
“按照作战要求,至少一日两斤,就算箕子国做不到,一日一斤还是有的。”
“七万人,大概是七万多斤,六百多石。”
孙执中直接给出了数字。
在这个不重视算学的时代,能算得这么快,已经算是略懂一二了。
“春雪城是箕子国京城屏障,这里至少要囤半月之粮,那又是多少?”
顾道继续问道。
“大概……大概……”
孙执中算了一会儿才给出答案,“大概一万石左右,只多不少。”
说到这里。
孙执中依然梗着脖子没明白。
但是李沐春已经明白,自己的破绽在哪里了,一下子瘫软在地上。
“李清源战败是后半夜,我们进城是上午。”顾道说着,指了指李沐春,
“这个大聪明,是如何叫醒全城人,把这一万石粮食分干净的?”
孙执中一愣,猛然醒悟过来。
这事儿不对啊。
一万多石,一百多万斤粮食啊。
他见过户部运送粮食,就算是车马不停,配合精壮劳力,也需几百辆大车才能运完。
后半夜突然叫醒百姓,让他们跑到粮仓分粮,天亮之后就给分没了?
这根本做不到。
孙执中想明白,气得想要撞墙,我怎么就没想到?
这是一道算学题啊。
什么都能骗人,但是数字骗不了人啊。
“不对……”
孙执中猛然反应过来。
“就算你能算到数目,又如何知道他有的窖的?这个可不是算学能解决的。”
李沐春也觉得奇怪,顾道是如何猜到,那粮食其实没动地方,就在粮仓下面的地窖里面?
“老孙,你当礼部尚书之前,也做过事务小官吧,怎么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明白?”
顾道很是鄙夷他。
“如果你负责管理粮仓,你会在粮仓没填满之前,把粮食分几个地方存储么?”
孙执中已经明白了。
“当然不可能,存贮越复杂,手续越多,越容易上下其手,滋生贪腐。”
“所以一个城的粮食,不可能存储在两个地方,只能是在粮仓里面。”
顾道接着他的话说道。
“是的,而且粮仓这么大,根本没必要存别的地方,我特意让石头全城搜索都没有。”
“那剩下唯一的可能就是还爱粮仓。地上没有,那就只能是地窖之类的地方。”
孙执中终于明白了。
当时自己为什么没多想一想,怎么就被人给骗了。
“就你还箕子国处置使,长点心吧,一不小心就被这帮人玩死。”
顾道冷笑着说道。
“顾侯名动天下,果然不是一般人,老夫认输,但是请顾侯可怜可怜春雪城百姓吧!”
“连年征战,他们已经被榨干了所有,这个冬天没有粮食,他们会易子而食的。”
李沐春跪在地上哀求。
“顾侯,这粮食还在粮仓里,就归我这个处置使管,你不能全都拿走。”
孙执中也上来说道。
“李沐春,老孙,我问你们两个一个问题。”顾道没生气,脸上带着笑眯眯的神色。
“顾侯请问,知无不言。”
李沐春赶紧说道。
孙执中一眼不发,盯着顾道,想要听听他是什么意思。
“如果我没来,如果这场战争没有发生,这些粮食会怎么处置?”
顾道盯着两个人问道。
李沐春眼神慌乱,一下子瘫软在地上,仿佛瞬间被抽调了脊梁。
没有战争,这些粮食会被大王收走,一部分留给军队吃,一部分运到京城储备。
一粒也不会留给百姓。
孙执中看着李沐春的样子,心中已经明白答案。
呵呵……
顾道看了看二人,发出冷笑。
"人家自己的大王,都不管百姓死活,你倒是上蹿下跳,想勒紧大乾的裤腰带去养别人。"
“老孙,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孙执中坚定地摇了摇头。
“顾侯,你说的不对!”孙执中马上反驳道。
“他们以后也是大乾的子民,我们要对他们像自己人,他们才能把我们当自己人。”
顾道看着孙执中。
他有点没办法评价这个老东西了。
愚蠢、固执、还带有一点书生的意气,可是刚才这句话很有格局。
打下领土容易,真正难的是让老百姓归心。
就在这个时候,关石头匆匆跑了回来。
“侯爷,找到了。”关石头高兴地说道,“粮食就在地下粮仓里面。足有三万石。”
孙执中一下兴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