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魔域的星晶屏第一次完整呈现万域星系的全貌时,控制室里静得只剩下呼吸声。
那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螺旋星系,更像一朵悬浮在宇宙中的巨大鸢尾花——外围是七道绚烂的恒星旋臂,分别流淌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芒,如同花瓣般舒展;旋臂交汇处是一片直径光年的纯白星云,被称为“万域之心”,星云中心隐约可见一道竖直的银色光带,像花蕊般贯穿星系,正是古籍记载中封印着星轨钥匙的时空壁垒。
万域星系,被誉为“宇宙的博物馆”,是已知星域中最古老、结构最奇特的星系之一。其形态并非传统的螺旋或椭圆,而是以“万域之心”为核心,向外辐射出七道色彩迥异的恒星旋臂,整体宛如一朵悬浮在深空的巨型鸢尾花,直径横跨百万光年,蕴含着宇宙诞生初期遗留的原始能量与未解之谜。
核心:万域之心
位于星系中心的是一片直径约十万光年的纯白星云,被称为“万域之心”。这里的时空曲率远超常规空间,能量密度极高,肉眼可见的银色光带贯穿星云中央——这便是“时空壁垒”,是万域星系最神秘的存在。
时空壁垒由万年前七位战神以神格献祭铸成,内部封印着宇宙诞生时的“混沌之力”,外部则由“星轨钥匙”锁闭。壁垒表面流淌着银色流光,既是屏障,也是界限:内侧是混沌滋生的黑暗领域,外侧则是秩序井然的能量场。据古籍记载,壁垒深处还藏着“初始之光”——宇宙第一缕诞生的光芒,蕴含“秩序”与“重生”的本源力量,是混沌之力的天然克星。
七道旋臂:能量的调色盘
从万域之心向外延伸的七道旋臂,各自对应一种原始能量,环境极端却又孕育着独特的生命与文明:
1. 焚天臂(赤色):最外侧的旋臂,充斥着超高温恒星与活火山行星。地表岩浆流淌,大气中漂浮着燃烧的星尘,只有能耐受极端高温的硅基生物能在此存活。这里的能量以“毁灭”为核心,是锻造星钢等特殊金属的天然熔炉。
2. 沃土臂(橙色):恒星多为稳定的黄矮星,行星表面覆盖着广袤的森林与海洋,生命能量浓郁。这里曾是多个星际文明的发源地,遗留着大量古代城邦遗迹,也是宇宙中罕见的“宜居带集群”。
3. 鎏金臂(黄色):遍布着富含星核能量的小行星带,行星多由黄金与水晶构成,反射着璀璨的光芒。这里是宇宙中最富有的“能量矿场”,金属族的祖先曾在此开采星髓,留下了诸多采矿遗迹。
4. 青岚臂(青色):能量最温和的旋臂,恒星散发着类似春风的青光,星尘如柳絮般漂浮。行星多被水晶森林与能量湖泊覆盖,是战神遗迹的集中地,留存着大量关于“星轨钥匙”与封印之战的记载。
5. 幽影臂(靛色):恒星多为濒死的红巨星,光线昏暗,行星表面常年笼罩着迷雾。这里是黑暗生物的天然栖息地,能量偏向“隐匿”与“侵蚀”,也是黑暗圣主渗透万域星系的主要入口。
6. 冰魄臂(蓝色):充斥着白矮星与冰冻行星,最低温度达零下两百七十度,大气中漂浮着固态氧结晶。这里的能量以“凝滞”为核心,能冻结一切运动的物质,却也孕育着以低温能量为食的冰原生物。
7. 紫电臂(紫色):最靠近万域之心的旋臂,布满活跃的中子星与雷暴星云,能量以“狂暴”的雷电形式存在。行星表面时刻有紫色闪电劈落,磁场强度足以撕裂普通星舰,却也是激活星轨钥匙的关键能量源。
“每道旋臂都对应着一种原始能量。”欧克调出锻星古籍的三维投影,指尖点向最外侧的赤色旋臂,“比如这道‘焚天臂’,里面的行星全是活火山,地表流淌着超高温岩浆,连金属都会被熔化。”他又指向蓝色旋臂,“而这道‘冰魄臂’,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两百七十度,那里的恒星都是濒死的白矮星,光线都带着寒气。”
朱元的目光被万域之心的银色光带吸引——那光带看似平静,实则流淌着肉眼难辨的能量涟漪,星晶屏的探测器显示,那里的时空曲率是正常空间的百倍,任何物质靠近都会被扭曲成基本粒子。
“只有战神之力能中和那里的时空张力。”索兰娜的指尖划过光带投影,“虫族古籍说,万年前封印黑暗圣主时,七位战神就是在那里献祭了自己的神格,才铸成星轨钥匙。”
“那初始之光呢?”可可轻声问,怀里的晨星正盯着投影里的银色光带,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像是感应到了什么。
欧克的金属脸上露出凝重:“古籍里对初始之光的记载很模糊,只说它藏在星轨钥匙之后,是‘能让消散之物重聚’的力量。”
朱元的心跳漏了一拍。能让消散之物重聚……这难道不正是他寻找的答案?他下意识摸向胸口,那里贴身藏着一块星辰兽消散时留下的光粒,此刻正微微发烫,像是在呼应万域之心的召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