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华娱,辉煌璀璨 第82章 《上天堂》

《上天堂》的项目负责人是刘江江。

有投资人产生了兴趣,刘江江立马按照投资人要求赶到平遥电影宫的创投办公室和投资人见面。

只是没想到,第一次投项目,就被业内顶级制片人、顶级导演同时相中。

这让他受宠若惊!

平复好心情,他准备开始向陈曦和李元青阐述自己的项目内容和理念。

但两人都没有关心这个,项目的潜力、项目的内容,对二人来说,看一眼就知道,他们更想知道刘江江为何会选择如此冷门的丧葬文化题材。

刘江江从自己的经历说起。

他是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后在河北广电工作,给电视台拍栏目剧《村里这点事》,做了11年。

今年节目停播,他也就想要改换赛道。

“所以你打算拍电影?”

“对!在电视台做栏目剧时,我就写过跟葬礼有关的故事,从电视台出来后我就有了一个念想,想做殡葬题材电影。

去白洋淀采风时接触到了好多风土民情,把这些信息杂糅到一起,逐渐就有了想法,我想把殡葬题材加入成长元素。”

刘江江给两人讲了一个故事。

一年夏天,有个小孩沉到水里了,下去了三拨人没捞出来,最后一个捞尸队的大哥把小孩的尸体捞上来了。

“听这个故事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这个职业的高光点在什么地方。

大概类似这样的事件有挺多的,包括电影里的活人葬礼,也有一部分是我从采风里边听到的。

有一个老头终身没有娶媳妇,也没有孩子,他特别想看看自己葬礼是什么样,就用积蓄给自己办了一场葬礼。

我觉得这也跟我们主题有关系,也是站在死亡终点上,去回溯你的人生应该怎么过得更有意义、你应该珍惜什么。”

他已经有了一个粗浅的剧本。

因为是李元青和陈曦当面,他才从公文包里将其拿出来。

剧本给了李元青,陈曦继续和刘江江聊想法。

“有一天我下班,电视台旁边有一个殡葬寿衣店,门口停着一辆车,车应该是在搬家或是倒货,都是花圈、骨灰盒。

傍晚的时候,透过门窗我看到茶几旁边坐着一个小姑娘,在写作业。那个画面直接触动到我。

我觉得好像看到了一种主题,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很快就写出了这个粗略的剧本。”

李元青随便扫了两眼,和他预想的效果差不多。

迎上陈曦的眼神,轻轻点了点头。

刘江江见二人的反应,心想八九不离十了,耐心等待两人商量的结果。

没想到,李元青将剧本推了回来,接着离开了办公室。

制片的事情交给陈曦就好。

陈曦安抚不明所以的刘江江。

“你的剧本还没写好,我们可以给你打一笔不超过五十万的稿费,赞助你继续将故事写完。

剧本写好后,我作为制片人会和你对接,届时我们再推进下一步,你看怎么样?”

刘江江微笑着点头。

“可以,我服从你们的安排。”

接下来就能心无旁骛的写剧本,至于李元青打算出演的事情暂时先不告诉他,免得他分心。

刘奕菲刚刚逛完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场地,听赵涛为她讲解这里的背景和历史。

“这次影展修建的电影宫,由一家柴油机厂改造而成。

因为位于已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里,这座上世纪70年代的老厂房免于拆迁命运。

现在让其重新‘上岗’,利用自身空间开阔、挑高极高的优势,成为改建影厅的绝佳场所。”

刘奕菲称赞道。

“这倒是别出心裁。”

刘涛继续说道。

“老贾他不喜欢在商场里看电影,北平和魔都的电影节都没有专门的电影宫,看电影得在全城的电影院里跑,既不方便,也没有观影气氛。

大城市想都不敢想的电影宫,在平遥则有的是地儿。

这座电影宫占地1.3万平方米,有一个可容纳1500人的下沉式露天剧场,一个可容纳500人的‘小城之春’影厅,还有四个并排挨着的小影厅。

这个电影宫比戛纳的都大,而且影厅分布较为集中,所有厅之间步行时间不超过3分钟,来观影的观众都能享受到便利。”

刘奕菲也感受到了方便,两人一边聊一边就把电影宫逛了一圈。

在电影宫外。

范兵兵、李辰在和李元青商量《彗星来的那一夜》重映的事情。

李元青感叹道。

“电影里的演员基本都成了大明星,我想把你们召集起来都费了不少功夫。”

八个演员,黄小明、范兵兵、陈建斌、曾黎、黄博、王洛丹、张嵩文还有胡静。

除了张嵩文还不算大火,给他一份安排,他就能赶来现场,其他都没那么容易。

王洛丹这两年事业发展一般,请她来不算太难。

胡静刚凭借《人民的名义》高小琴高小凤姐妹角色翻红一把,李元青给她打电话,她也同意出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