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楚兵 第987章 赵元始五年

赵元始五年,岁首。

瑞雪兆丰年。

寒风卷过幽州河畔,大地白茫茫的一片,霜色凝住了整片原野。

西南方向,幽州城郭的高楼,若隐若现,遥远的耸立在晓雾中。

大赵帝国,第五个年头了。

十几年前,谁能想到,

一伙太原山匪竟然得了气运,在天下雄主林立,世家门阀遍布的大楚国,硬生生打下了一个武川赵国。

刘氏皇庄,有不少兵户。

刘五披上棉布冬衣,这北疆货就是不一样,扎实保暖。

他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前几日,兔崽子们院角堆积的木柴,积上了一层白色的薄雪。

刘武瞧着这模样,有些恼怒,

他哈着白气,背着锄头鄙夷小辈道,

“这些小子们,没吃过苦头。这柴火可沾不得水气,就算是家里够了,也得好好盖上不是。”

岁首寒冬,正是农闲的时候。

不过这个农闲,只是相对于八九月而言,实际上该干的活也不少。

走在刘氏皇庄的雪路上,到处都是‘霹雳哐嘡’的声音,

腊月里,修缮农具的传统,那是农家人的智慧。

严格上来说,所有使用的物品,都属于消耗品。

犁刃缺了,要去刘家铁匠那里补,锄头坏了,也要去府上报备,找打铁的维修。

大平原上,老六家院子里,

刘五看见年轻的弟妹,在灶间笨拙的点燃了柴草,

青烟从茅屋顶上的烟囱袅袅升起,混入刘家皇庄清晨的风里,越飘越高。

瞧着六弟媳妇,娇好的身影,刘五忍不住‘呸’了一口。

都是兄弟,就差一年,咋个命就天壤之别?

刘六在元始元年,加入了赵军,战场斩获两级,加上大军胜利的集体功,

如今啊,得永业田四十五亩,跟他这个哥哥,不一样咯。

‘想什么呢,干活吧。兄弟几个,能活着就是造化了。’

‘有这饿不着的神仙日子,得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哦。’

刘家皇庄,北侧靠河的位置,围出了一个巨大的营地。

那营墙很高,两边立木,中间夯土。

此刻,夯土的事,刘家不打算叫器械了,让庄户们挣点钱。

一路走来,农家刘五看见,

刘家庄园的青砖墙根下,清一色排着上百具赵国犁。

有钱,真是有钱哦!

刘五粗略一算,光这些用具,都值老钱了。

不过,这些农具应该都还没清理,

不少铁犁上面,还留着去年深耕时,黏附的干涸泥块。

正当刘六想着,这个维护清理的活,得叫人跟清河女,不,小主家报备,毕竟能挣几百钱时,

西边地平线上,出现了轰鸣的马蹄声,

一支庞大的马队,刺破风霜,踏雪而来。

“今个岁首,这谁啊,来串门的吗?”刘五背着锄头,人群里,木讷得询问身旁刘家小孩。

这小孩,别看他是十二三岁。

这可是刘家选给清河小家主的随从,一个个都识文断字,将来当管家用的。

“不知道,好像是工部要来记录农产。”小孩子双手互插袖口,疑惑的回答道,

“不过很奇怪,记载农时而已,有必要来几百骑兵?”

聚众观望的农人,并没有感觉到元始五年的伟大。

这也就是在大赵国,在幽州地界。

若是其他地方,几百骑兵来了,民众第一时间想的是逃跑。

而不是留下来,图个新鲜,看下热闹。

毕竟命可比热闹重要!

-------------------

幽州河。

刘氏皇庄,工部来了两百多人,还有一百多是后营的。

贞娘子身覆干练的黑色赵装,气势汹汹而来,

她在三皇子、郭云儿等人疑惑的目光中,

拉着两个幞头红锦的华服老人,不停的从千儿大棚菜区往庄子里拽。

“你们两个真是的,岁首来贞丫头的皇庄,竟然不通知,还进来就干活?”

“这要是传出去,赵人还以为我李贞忘恩负义呢。”

“嘿嘿……好好好,别拖了,再拖要摔了。”卧龙凤雏互视一笑,对于贞丫头,他们还是很亲的。

当年在雪林里生死与共的情义,那可不是岁月能轻易磨掉。

走出透光的油纸方形大棚,在高耸的防风墙下面,

李贞弯眉瞪着两个老头,生气的道,

“什么事啊,岁首怎么就到我这来了?”

“还能什么事啊,逃难呗。”佝偻的铁驼子,叹息一声,心情低落道,

“老当家跟全爷,要和陛下掰扯。我们两个劝不住,只能躲了。”

“嘿嘿,就是,老夫也办法,他们翁婿要闹,随他去。”八瞎子身体差很远了,明显老了铁驼子很多,

瞧着老下属李贞,瞎子冷不丁的调侃道,

“贞丫头,咱程知重跟你可没仇没怨,这会还帮你家千儿干活,你得放我一马啊!”

放八瞎子一马?!

这话一出,李贞脸色大变,冷汗都出来了。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