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楚兵 第840章 赵梁河沧大战

赵元始二年,十月中旬。

本以为毫无悬念的河北之战,竟然爆发了剧烈的军事冲突。

随着赵帝周云七路大军齐发,接连攻破东仙坡、石门县、任丘城等地,

短短数日,梁军损失惨重,

民夫徭役逸散者不下十万,兵马阵亡者足足三万有余。

一时间,西侧、北侧的前锋据点,都被赵军拿下,

梁军在河间郡战场,陷入了被动。

但先后剿灭圣德皇帝、平天皇帝,一统中原的梁国,岂是无能之辈?

既然赵军已经全面进攻,梁军自然摆开阵势,与赵军搏杀于河间、沧州。

北伐大都督杨重楼,仅仅三天,就将赵东金、萧雄信等人的左神军骑兵,重新补齐。

左右神军为中,虎卫军卓庸为北翼,虎豹军侯俊为东翼。

同时派遣徐郡公、孙子昊等强力郡兵,从韩县出兵,攻击南线。

又令洛阳枪神窦柱,将门龚、薛、商等部,支援束城王君汉,稳住河间局面。

杨重楼的排兵布阵非常平衡,形成了五军拱卫中心之势。

既能保住退路,又能步步为营,向东路压去。

为了安定齐宋两王的军心,杨重楼动用了一直未曾出击的底牌,楚国武卫大将军——王武。

北伐大都督命令王武,率本部三千铁骑,领一万兵马,

冲破赵军孟镇,进入沧州,驰援齐宋两王。

并要求南野、宁则,率领兵马向西打,

两面夹击,打穿赵国后,合兵一处,迅速南撤清河郡五龙山。

至此,梁国携三十三万兵马,全力东进沧州郡。

以梁中路之兵,合齐宋沧州之力,两面夹击赵国包围的策略,已经全面铺开。

一时间,河北之地,风起云涌。

赵梁兵马齐出,争锋相对。

天谋与兵神,再战河间、沧州。

----------------

“杀,弟兄们,冲啊。”

“前面就是赵军,再次击破他们,虎卫军,有我无敌。”

“冲上去,冲上去,虎卫军,拿下陈官屯。”

梁军要东进,赵军当然要阻击。

否则,让他们进军沧州,就是对玄武军的兄弟不负责任。

陈官屯是一座河间与沧州交界的北部小县。

这里土地平旷,田地众多,传闻曹操得河北后,在此屯田。

故,得名陈官屯。

要是没有发生战争,陈官屯应该是个富足的地方。

可如今,这里已经萧条,很多田地的麦穗都没有收割。

梁赵争雄,这半年来,对河北所造成的人口损失,也许是十年也补不回的。

沧州之战,赵帝周云先出手,陈官屯自然是赵军先来。

负责防守此地的部队,是十八营刘潮生跟雁门郡兵。

这些北疆子弟,提前数天就抵达陈官屯,

他们按照兵司的命令,在沟渠、田埂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做好了简易的防备。

依托有利地形,赵军陈官屯守军,尚未打开,就已占据了优势,

同时外围还有三千赵国郡骑,随时可以切割梁军阵型。

可以说,在陈官屯打,赵军占据了天时、地利。

十月十八日,梁国鼎鼎大名的虎卫军,

一万五千精锐,携三万郡兵,合计四万五千人,

旗帜如林,浩浩荡荡,抵达陈官屯。

双方没有二话,见面就是拉开军阵搏杀。

一时间,大盾如墙而进,长矛如林闪烁,弓弩羽箭乱飞,

双方都是精锐,都是甲兵齐聚的部队,自是不会轻易被击溃。

但这一场不对等的战争,

赵军的成分,远远比不过梁军。

因为虎卫军对标的是玄武、朱雀,

可赵国陈官屯的防守部队,仅仅只有十八营一个旅,和两万雁门郡兵而已。

但就是这两万多赵人,却成了梁国虎卫军不可逾越的鸿沟。

赵军无论是帝营,还是雁门郡兵,都展现出了近乎野兽般的斗志。

他们在三天攻防战中,寸步不让,

让梁国东进战略的北翼行动,成了一纸空谈。

此战中,赵人骁勇无比,猛人辈出。

有雁门郡旅将封万山,展现了强大的战场嗅觉,

他敏锐发现梁国虎卫军与郡兵有脱节现象,

遂率领数千雁门子弟兵,一路前进,直奔梁军帅旗。

其麾下队官郭六,张弓射箭,一箭钉在梁军帅台上,迫使梁军主将卓庸撤退。

因为对方的弓弩已经可以打击到帅台了,不走马上就是赵军箭雨。

陈官屯之战,为北线至关重要的争夺。

历经三天血战,赵军以两万二对战梁军四万五,

双方都是正面搏杀,毫无花哨的碰撞。

且梁军一方还有宿将卓庸,可谓是精锐齐出。

其战果,却是梁退而赵胜。

如此惨败,一时间,让踌躇满志的中原梁军无法接受。

---------------

“上官家的人听好了,这一战,事关我族荣誉。”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