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要动我们的根基,”顾听晚清凌凌的声音在寂静的休息室中响起,“我们必须先他们一步掌握整个供应链的资源。”
云翼科技CEO点头表示赞同,“的确,北极星开发研究我们的系统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被他们掌握原材料,那我们就危险了。”
显示屏中,顾伊的影像微微欠身,“小姐,我这边和瑞士SRB工坊的初步接触已经展开,预计需要两周完成尽职调查。”
纳米导电纤维,是经络监测系统最核心的传感器材料,其中SRB工坊的产品信噪比最优,最适合捕捉人体微电流。
“先支付意向金锁定排他谈判权。”
顾听晚指尖轻点供应链图谱,“最重要的是竞业协议条款,这个必须谈妥。”
她又转向魔都大学的李教授,“李教授,劳烦您的团队这周内在《先进材料》发表石墨烯-蚕丝复合材料的性能报告。”
“我们要先声夺人,通过学术渠道向市场释放替代方案,降低北极星对原有材料的估值。”
李教授点头,“审稿流程大约需要十天,正好打时间差。”
“张总明天就飞南非,”顾听晚继续部署,“先签意向协议,把矿产能锁定。违约金条款要设计得巧妙些,既要有约束力,又不能显得太刻意。”
云翼CEO会意:“我带上法律顾问同行,争取一周内敲定框架协议。”
另一边,研发组长主动请示,“专利申报需要立即启动吗?”
“先准备材料,”顾听晚唇角微扬,“等北极星开始行动后再提交,让他们拿到的是过时情报。”
研讨会结束后的第三天,顾听晚正在书房里整理着与几位国手交流的心得。
书房的大门被猛的推开,公孙沐巍步履匆匆,语气里是罕见的凝重与急促,“听晚,准备一下,随我去个地方。有一位老领导,情况很不好。”
京城,西山,一处戒备森严却不显山露水的院落。
车子穿过层层岗哨,最终停在一栋古朴雅致的二层小楼前。
顾听晚和公孙沐巍在身着西装的理事员的带领下走进了客厅。
客厅被临时改成了会诊室,里面汇聚了华国医学界真正的泰山北斗。
气氛压抑得如同凝结的冰。
无论是西医领域的权威,还是中医世家的掌舵人,此刻个个都眉头紧锁,低声交换着意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能为力的焦灼。
“进行性神经肌肉萎缩伴多脏器衰竭……病因不明,进展太快了。”
“所有支持手段都上了,效果甚微。”
“或许,只能尽量减轻痛苦,维持……”
一种无力感在无声蔓延。躺
在里间病床上的周老先生,曾是推动国家科技与安全战略的巨擘,他的健康牵动着无数神经。
公孙沐巍带着顾听晚进来时,不可避免地吸引了所有目光。
对于顾听晚,参与过研讨会的人都略有耳闻。
公孙大师的关门弟子,备受看重的优秀晚辈,在前几天的演示中展现过不凡的见解。
但是,“有天赋的年轻人”和“有资格参与这种级别会诊”之间,隔着天堑。
几位老专家看到她,眼中闪过诧异,随即是毫不掩饰的怀疑。
如此年轻的面孔,出现在这里,本身就显得突兀。若非看在公孙沐巍的面子上,恐怕早已有人出声质疑。
“公孙先生,您来了。”一位面容憔悴、但眼神锐利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
他是病者的长子,姓周,在政界地位不凡。“各位专家已经讨论了好几轮,唉……”
公孙沐巍沉声道:“周部长,我先去看看老先生。”
病房内,一位清瘦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双目紧闭,呼吸微弱而急促,面色是一种不祥的青灰色,仿佛生命力正从他体内一点点流逝。
他的病历显示,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进行性神经肌肉萎缩伴多脏器衰竭”。
病因不明,病程极快,现代医学的各种手段几乎都尝试过,只能勉强维持,却无法遏制其恶化。
公孙沐巍仔细检查了病人情况,面色沉重地回到客厅,会诊再次开始。
顶尖的神经内科专家、免疫学教授、资深中医大家……每一位都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最终却都绕回原点——
病因不明,靶点不清,目前只能采取保守支持治疗,争取时间。
“几年前,我在西南边陲遇到过一例类似的病人。”公孙沐巍缓缓开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当时我以九转回阳针渡穴,辅以‘还阳续命汤’,强行激发其元气,也仅仅为他延寿三年。最终,病人还是因心肺功能彻底衰竭而去。”
“此症诡谲,似非寻常药石能医,关键在于唤醒体内沉寂的生机。可惜,我穷究古籍,但始终未能找到彻底逆转之法。”
连公孙大师都曾失手,众人心情更沉。
就在这时,顾听晚清越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压抑的沉默,“公孙老师,各位前辈,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