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异世求生,过五关 第433章 革新

温泉山的作用其实不光是用来休养的,潇虞山谷当中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被胡朗和他的灼阳们用火源之地的特殊本事引到了如今的呼啸山之上。

灼热的岩浆在地脉当中流淌,加热了北山附近的大多数地下水,也让这里成为虫子的聚居区。

而随着潇虞的发展壮大,温泉山的功能基本上被完全开发。到了冬季,除了那些需要低温生长的作物之外,大多数作物都在温泉山上种植。

老李同志在时间进入冬季之后就喜欢来温泉山的种植区看看,这里茁壮成长的作物让他感觉十分的安心。

“潇虞种植这些完全是为了不浪费这里的热力资源。”

对于李承乾的看法,李世民点头:“潇虞的粮食储备主要还是来自汾水沿岸的文明和青山,据说最近豌豆藤蔓有了一些特殊的突破。”

“嗯。但是覆水基本上已经摆脱了农科院的研究限制,他们的新型作物都是以曾经的高产粮种为样本,潇虞研究院出品的。所以从前两年开始,潇虞基本上就不在农科院下属的粮种站买种子了,只是在收集一些特别的作物的种子。”

“原来如此...”

“潇虞对赤县方面的各种依赖都在逐渐摆脱。”李承乾带着自己父亲前往正在搭建的穹顶二号,在其他人眼中李世民只是一个对潇虞很好奇的政府人员,所以并没有投来奇怪的目光。

“但是晋阳方面却开始有些依赖于潇虞的各类作用了。”

“没错。”到了农耕区,这里距离居住区不远,但是广袤的沃土多数都被开垦成为农田,道路狭窄,行走并不是很方便。只有沿着河边与上山的一条大路,其余的道路最宽的也只能容纳一头驼兽通过。

因为农业区的种种不便还有重要性,在穹顶附近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建筑群,大多数耕作的农夫和深入田间地头的研究院的观察员都住在这里,方便打理农田。

说是建筑群,其实就是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农村。

“那个穹顶一号,是用来研究某些特殊能量作物的,据说是中科院的保密项目,袁老和李克拉直接交接的,我都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我有所耳闻。”

到了农业区,这里人多耳杂,两人的声音都经过了老李的特殊处理,让别人看不出异常。站在田埂上,如今入冬之后,只有个别田地种植了冬季的作物,其他田地上都覆盖着各种作物秸秆之类的东西,应该是在给地面保温的同时用作育肥。

农田的盛况老李在中原看得多了,中原和河北那个拓荒者没有百余里的沃野,让了老李真正感兴趣的是那些与中科院农业研究院没有什么差别的生态穹顶。

在目前潇虞的规划之中,穹顶一共规划了十多个,但是因为工业区产能的问题,如今能落地搭建框架的不足五个,潇虞各方面咬紧牙关才让第一个穹顶在年内完工运行。

而现在,在第二穹顶旁边,一群人围着好不热闹,而其中最吸引人目光的当属两个孩子一般的身影。

“元姑娘,我的专利购买款项可是已经交付了,如果这些隔温材料达不到要求我可是要让你见识一下社会险恶的。”任谭和牛大盯着工人在吊装穹顶的玻璃,口中都是打趣。

“可不能光找我,我的首席实验员还在这里呢,你给的款项里面还有一部分是他的酬劳。”

夏侯仓很自信:“放心吧,这东西我们让娲族和穴居龙人在潇虞河还有幽潭当中都做了试验,绝对没有问题。”

李世民与李承乾并肩走了过来,李承乾捏了捏那些堆放在一起的玻璃,但是却没有感觉到在冬季温度当中玻璃应有的冰冷和坚硬,触感更加的柔软一些:“这种材质...这不是玻璃?”

“李干事,李顾问。”

潇虞的人对于李承乾都很熟悉,更习惯将他称为李干事。

在旁边的李世民笑着点头:“今天李局长正好有空,带着我到处看看潇虞的发展,我真是大开眼界。这些都是什么材料?”

任谭也将手放在那些透明材料上:“元姑娘称为‘水幕’,这是她自己搞出来的复合保温材料,比玻璃更轻,更柔韧。隔温的效果也比玻璃好上许多,最重要的是...”

任谭的目光看向牛大,牛大没有藏着掖着:“最重要的是制备方便而且成本很低,我们进行了多方的验证,最终说服了农业部将二号穹顶的外部材料换成了这些。”

“肃正的技术?”

“咳,是我的技术。”李元鹿纠正。

“行吧,你的技术。”李承乾弯下腰:“元姑娘,我可是给你提供了好多的精密设备和昂贵珍稀的材料,如果你今后有什么特别的技术,能不能也让我先见识见识。”

“当然没问题。”李元鹿大包大揽:“我的技术先是研究院验证,然后投产要经过李镇长的批复,这些完成之后我让联络站给你送样品和数据。”

“好,一言为定。”

李世民只是笑眯眯的看着,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他的目光一部分看向了正在吊装的“水幕”,另一部分则是看向了如常运转的一号穹顶。

“李顾问对穹顶感兴趣?”任谭看出了老李的意动。

“这,我想进去看看。”

“行,正好吊装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进去避避风寒。”

“穹顶这里面不会有什么特别的项目什么的,我可别...”

“现在没有,难得有人对农事感兴趣,走。”

李世民在路上笑着说:“我这人也是守旧,觉得农业是根本,所以平日里格外关注农业。”

“大家都这么认为的,但是农事还是很枯燥劳累的。都是叶公好龙。”

经过两道密封气闸门,进入穹顶之中的时候李世民只感觉暖风拂面。这里大约有百来亩的土地,被分成明显的区块,每一块都种着不同的作物。

李承乾感慨:“这与燕京的生态穹顶几乎没有区别了啊。”

“还是有的。”任谭用一个竹筒样式的杯子接了两杯水:“我们没有那种顶尖的元素施法者,灵龙们都还小,目前只是打开了精神海,但是要接触利用元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这里又是潇虞的重点项目,不放心外人。所以这里湿热都是灼阳和娲族的施法者在调节。”

杯中的水带着丝丝甜味,让骤然进入穹顶的那种燥热消散了不少。

“施法者的培养哪有那么容易。”李世民看着杯中的水,对面那个潇虞农业部的部长带着一脸憨厚的笑容,他十分喜爱这种氛围:“精神海打开之后才能开始体验寰宇的各种奇特能量,每个人的资质有所不同,有人擅长借助外力,应用元素,有些人内修,壮大精神。

灵龙的故事我在晋阳有所耳闻,但是他们终究会因为天资不同踏上截然不同的道路。能适合这里的少之又少。而且正如你刚才所说的,农事艰辛,那些适合这里的灵龙真的会长期守在这里?”

“是啊,就连我都不想让我的孩子耕种。这还是潇虞本业不是农耕型,我都难以想象以前那种日出耕作,日落休息的机械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

“你啊。”李世民笑了:“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我能看出你对农事的热爱,你擅长,也热爱。你真的很棒。”

“嘿,多谢李顾问夸奖了。”带着两人走到了一片竹子之前,任谭熟门熟路:“这是柔丝竹,是目前潇虞造纸的主要材料,在这里种植的经过了一些定向杂交和特性改造...”

任谭果然在农业方面有相当的热情,反正滔滔不绝的给老李家父子将目前第一穹顶下的许多实验作物都介绍了一遍。

而刚刚起床的李克拉正好来到了正在安装水幕的第二穹顶之下:“小鹿,你有信心吗?”

“绝对有,放心吧,今后还有好多小发明呢,总不能让这种小东西砸了未来的招牌。”

“这些俏皮话你都是从哪学来的?”

牛大认可:“穹顶的温度变化多是来自外界环境和内部的温差,这些数值范围变动不大,我们正在厂房当中试验极限数值,如果不出现什么特别危险的情况,以后工业区许多的隔温材料也要用到水幕呢。”

“你这小脑瓜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呢?”

“去年我趴在玻璃上看你,就感觉冬天玻璃太凉了,正好我们最近学了一些有用的知识,我带着夏侯仓两下就鼓捣出来了。”

“所以说主力还是小仓。”

“啧,我这百分之一的灵感也很重要。”

“好好搞,你的那部分专利购买款项我会在学校设立一个比赛,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善于动手。当然,你们这些高段位的选手就不要去炸鱼了。”

“行吧。”

“元姑娘的水幕如果泛用性很广,那么这笔钱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反正与我无关,我从她这里贴本拿货。”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