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第1270章 未必就是坏事

其他几个人听到唐风这么一说,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极为复杂,既惊愕又愤怒。

对于唐风刚刚的推测,他们已经相信,只不过心中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吴勉更是艰难地咽下了一大口唾沫,声音略微颤抖着说道:“主公,去年那镇东王可是纵容北狄的那帮畜生血洗了整个涿州城!那可是不共戴天之血海深仇!”

“难道西北王能够把那等丧尽天良之事抛诸脑后!”

说到此处时,吴勉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涿州城中那些无辜惨死之人的模样,心中不由一阵酸楚,眼眶竟也不知不觉红了。

唐风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地说道:“北狄人血屠涿州城,死的不过是些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罢了,西北王又有多大的损失?他可没有因为那些百姓的死亡而受到丝毫影响!”

“况且,高高在上的他们,并不在乎死了多少百姓。”

欧阳正恒听后,不禁叹息连连,愤恨不平地骂道:“该死的西北王,如果当初不是咱们西疆荡寇军出手相助,恐怕他早已成为镇东王的阶下之囚!”

“真是没想到这家伙竟然如此卑鄙无耻,忘恩负义!”

“如今竟然认贼作父,对我们西疆动手。”

“真不该帮这种没良心的狗贼!”

“呸......”

尽管当时帮助西北王击退镇东王时确,实是从西北王手中得到了些好处。

但那却是荡寇军将士,用性命实实在在地为西北王守住了地盘和权势。

一想到是西北王居然故意将镇东王的军队放进来攻打西疆,所有人都感到无比愤怒和憋屈。

唐风目光如炬,环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神情严肃地沉声说道:“事已至此,再去追究过去的事情已然毫无意义。”

“当务之急,唯有希望应城的荡寇军能够早日成功击溃来犯之敌。”

“本王不得不承认,他们这次选择进攻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恰好赶在左骑军被调遣前往支援陇西王之后发动袭击。”

“使得我们这边短时间内缺少了一股强有力的力量。”

接着唐风眉头微皱,一股若有若无的思绪在脑海中盘桓。

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接着便缓缓开口,“能够在宝通城与应城同时布下如此精妙大局,而且还是同时发动祸乱,想来镇东王身边有能人相助呐。”

话音落下,他便把目光投向愤愤不平的众人,神色稍微舒展,继续说道,“诸位,有道是祸之福所依,福之祸所伏。”

“本王以为,镇东王此举,对于我们来说,未必就一定是坏事。”

听他这么说,众人纷纷将目光注视在了唐风身上,南宫岳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双眼一亮,“主公,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

唐风嘴角微扬,缓缓点头,露出一抹耐人寻味的微笑,轻声回道,

“南宫大人,就是你想的那样。”

“如此一来,西疆也就有足够的理由予以还击了。”

他的声音并不太大,但是却足以看出他要以强势手段予以还击的决心。

紧接着,唐风又用沉稳的语气补充道,“诸位,西疆开疆拓土,立不世之功的机会到了!”

他的语气缓慢平稳,充满了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众人闻言,顿时都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相互之间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都不禁涌起了一股激荡快意。

几人心中都十分清楚,以唐风这两年在西疆上下无人能及的威望,一统天下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只不过在此之前,唐风始终展现出宽厚仁德且隐忍克制,并未无端对其他势力动用武力。

所有人都知道,原本的西疆三郡,西都郡、安通郡、北山郡,都是从凶悍残暴的西域狼族蛮夷手中夺回来的。

而图汉郡,则是当初西北王派出死士刺杀唐风未果,随后又进犯北山郡。

遭遇到了西疆荡寇军的强势反击,进而才丢了图汉郡,被西疆所得。

场中众人皆知,唐风素日向来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

并且,自唐风在西疆开府建牙以来,上至官员,下到百姓,始终埋头苦干。

致力于发展民生、振兴经济,并全力推进各类基础设施修筑和工业建设,从未主动挑衅他人。

此番西北王竟敢恩将仇报,突袭曾救其一命的西疆,那岂有留情的余地?

只要应城度过了眼下的难关,对于西北王与镇东王,那就是一句话。

干就完了!

尽管此刻尚未获取更多情报,不过唐风还是仅凭现有消息,便已经粗略推断出事件来龙去脉,基本上与事情的真相有个七七八八。

只见他双拳紧攥,鼻中轻哼一声:“他们想要抢夺西疆的成果,那就派出荡寇军让他们知道,他们有没有一副吃得下西疆的好牙口。”

言罢,他忽地旋身而立,目光如炬,饱含坚毅之色,环视场中其余三人,沉声道:

“南宫首辅。”唐风的目光首先落在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南宫岳身上。

“宝通城中此番祸乱,百姓受惊,房舍损毁,市井凋敝。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安定民心。”

“府衙需及时拿出章程,做好损失核验与抚恤补偿,钱粮从府库先行支取,务必快、准、实,不可让百姓寒心,亦不可让奸猾之徒趁机渔利。”

南宫岳赶忙上前一步,深深一揖,脸上满是郑重:“主公体恤民瘼,思虑周详,乃是西疆百姓之幸。”

“请主公放心,下官已责令府衙相关官吏连夜造册核验,定会将城中善后事宜处理妥当,绝不让主公有后顾之忧。”

他深知,年轻的唐风看似平和,但在民生底线问题上,从无半点含糊。

议事厅内,烛火通明,将唐风挺拔的身影投映在身后的屏风上。

他沉稳的声音在略显空旷的房间里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唐风微微颔首,对于南宫岳及在场诸位的能力,他是信任的,否则也不会将政务托付。

他的视线转向一旁肃立的吴勉,“老吴。”

吴勉顿时应道,“下官在。”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