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蓝星科学技术奖中的应用物理奖,颁发给了冯尚团队。
这个奖项给到冯尚,没有人有异议。
其他提名者做出的成就和可控核聚变相比,完全就是不值一提。
【可控核聚变的含金量还是太高了。】
【唯一毫无悬念,行业内外都公认的奖项。】
【不知道明年的诺奖会不会给到这个。】
【估计给了也不会去拿吧,人家还在天上呢继续做研究呢!】
其余奖项的成果,没有可控核聚变这个成果的影响力。
并且还有一定的争议性。
谁得奖谁不得奖这件事情,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看法。
实在是太容易引起争议了。
不过蓝星科学技术奖的评奖委员会还是足够权威的。
他们评选出来的奖项虽然有一定的争议性,但也被认为有一定的合理性。
等到奖项评选的结果全部呈现在大众面前之后,许多在上一次蓝星科学技术奖还不认可的学者,这一次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认可。
“蓝星科学技术奖在权威与公正方面,确实做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评奖委员会在各个领域做出的成就可以让人信服,他们在评选时的公正无私,同样能让人信服。”
“十分合理的奖项结果,每一位奖项得主全都实至名归。”
“期待有一天,我的名字也能出现在这里。”
这些学者们表达自己的认可,可不是因为自己的良心发现。
纯粹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发生了改变。
之前不认可蓝星科学技术奖,是担心诺奖的评奖委员会因为他们认可蓝星科学技术奖,导致他们在评奖时不倾向于他们。
要是他们拿不到诺奖,对于向上要科研经费的影响可是很大的。
可是这一年里,他们逐渐发现了学术界的一些变化。
他们发现西方学术界好像在朝着腾达靠拢。
最明显的,就是医学领域。
以法埃泽尔为首的医药公司,在各项合作当中都表露出明显倾向于腾达的态度。
其余与腾达有合作的公司,也都表现出了对于腾达的倾向。
这风向,他们都敏锐地感知到了。
那么这些公司如果要给科研经费,到底是会优先给亲近腾达的科学家,还是优先给不亲近腾达的科学家呢?
这个答案不用想就知道。
既然如此,他们当然聪明地选择了亲近腾达。
不过亲近和示好也是需要契机的。
不能没事就在网络上发表支持腾达的言论,这样做是有一点效果,但是效果不明显。
太生硬了。
而且人家都不一定能注意到这些言论!
现在的蓝星科学技术奖,却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契机。
正好蓝星科学技术奖在公众心中的含金量和权威性还没有到顶。
他们现在站出来支持蓝星科学技术奖,也能帮助蓝星科学技术奖提升一定的权威性。
并且他们的夸赞也并非违心。
他们发现蓝星科学技术奖相对于诺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
那就是会公开被提名者的名字和研究成果。
这对于成果不够顶尖的科学家来说,这可是一个大大的好处。
有了提名,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要到更多的经费。
“你看,这可是腾达那些顶尖科学家认可的项目。”
他们完全可以给上面的人这样说。
在普通人眼中,没得奖的连奖金都没有,只是一个小小的荣誉罢了。
但是在他们眼中,提名也是有钱拿的。
得奖者吃肉,提名者喝汤。
汤虽然少,却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那么如何让提名的含金量上升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只要奖项的含金量上升,该奖项提名的含金量也会跟着上升。
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次的蓝星科学技术奖,又冒出来了一大堆科学家为奖项站台。
陈腾也注意到了这些现象。
他能察觉到今年的蓝星科学技术奖风评明显要比去年更高。
无论在业内还是业外,含金量都更高了。
这个奖项正在与腾达的其他成就一起,渐渐地改变其他人对华国的认知。
“既然科技层面的输出已经走在路上了,文化层面的输出也不能落下啊……”
陈腾对于现在腾达科技层面的输出还是很满意的。
这次蓝星科学技术奖,有将近一半人是华人面孔。
但是网络上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劲。
好像华人面孔占据将近一半是很正常的事情。
经历过可控核聚变给他们带来的震惊,他们越来越能接受华国在各方面的优秀。
要是华国人不优秀,如何创造出月球基地和可控核聚变呢?
但是在其他领域,大家还没有习惯华国的强大。
陈腾要让他们在方方面面,都习惯华国的强大。
就像是历史上鹰国曾经创造过的辉煌一样。
经济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科技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