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第155章 暗流涌《汉书》离间 远征军对马登岛

当然,这一切何彧目前还毫不知情,其麾下三派此时也并不是泾渭分明,只是隐隐有着一点苗头罢了。

而何彧得子的消息传到小皇帝刘协的临时行宫之中后,一开始刘协也是颇为欣喜,还拉来蹇硕商议给何彧之子赏赐什么最为合适。只是两天之后,刘协发现一本班固所着的《汉书》翻开来,正摆在龙案的正中间,翻开的篇章正是《汉书》中记载王莽篇章的《王莽传》。

说来东汉的历代皇帝也是奇葩,自第四任皇帝汉和帝刘肇开始,往后的一百多年时间,十一代皇帝即位之时,没有一位是到了及冠之年的,即位年龄最大的也就汉桓帝刘志,不过十五岁的舞勺之年。但这十一代皇帝中,只要活到成年的,却总是在朝堂权争之中干出一番大事。

因此作为有着朝堂权争政治血脉的刘协,看着龙案上的《汉书》,已经十四岁的刘协,第一次没有让蹇硕第一时间去查是谁所为,而是在龙案前静坐了整整两个时辰后,才将《汉书》收起,然后一切如常,就仿佛此事从未发生过一般。

......

不说中原之地发生的各种纷扰,只说于禁、周瑜、贾诩、孙策等人率沧海舰队自威海港出海之后,便一路向东行驶,不过七八日,便抵达了三韩之地,马韩控制的领地,随后顺着海岸线一路南下,又八日,抵达周瑜在辰韩领地所建设的港口。

说来也是幸运,这一路行来虽然也遇到过风雨,但都未形成风暴,因此于禁、贾诩等一直待在内陆,从未经历过海上风暴之人,除了一开始的三五日有些晕船以外,后来都逐渐适应了海上航行。随后又在港口休整了三日之后,舰队再次起航,一路向着南方而行,只一日夜便抵达了后世大名鼎鼎的对马岛。抵达之时正是第二日的黎明时分,本该映照在日出的晨光之下的舰队,却首次迎来了海上的风暴。

随着船只靠岸,刚刚登上对马岛的于禁、孙策和贾诩,看着天幕低垂,犹如入夜时分的海面,感受着越来越强烈的海风,越发狂暴的大雨,特别是那些随着海浪起伏越来越大的巨舰,让几人这才真切的感受到了海上风暴的可怕,就连平日里让人惊叹的巨舰在如此翻涌的海浪下,与一艘小舢板也没有什么区别,远不是陆地风雨所能比拟的。

尤其是贾诩,更是满怀怨念的嘀咕道:“主公这还真是照顾老夫,这海上之险超乎想象,回去之后老夫是坚决不会再来这海上了。”言罢,贾诩这才开始打量港口周围,发现不远处的一排简易长亭中,挤着不少人,似乎是来此等着风雨之后到船上卸货的力夫。只是这些人大多都是身裹兽皮,极少有着麻衣者,且普遍比汉民身高矮一些,脸大而平,塌鼻小眼,叽里咕噜的说着贾诩听不懂的话。

而在长亭边不远处则是一排矮小的竹制草屋,说是屋,其实都算抬举了,准确的说应该是只有三面墙的窝棚,其中左右两面墙都只有一半。在这些棚中,也是挤满了不少“人”。不过,这些“人”比起贾诩看到的长亭中的人还要矮小,犹如汉民中十一二岁童子般身高,脸型虽不再是扁平脸,但却是尖嘴猴腮,看着是三分猥琐、三分邪恶、三分狠戾、一分像人。其中更有甚者,毫无廉耻,竟就在那窝棚之中当众交和。这一幕看的于禁、贾诩、孙策等第一次登岛之人,那是目瞪口呆,厌恶非常。

不过贾诩毕竟曾经也算是从流民、匪寇中自我求生出一条路的人,阅历自然比起于禁、孙策更加丰富,第一个新国神来,眉头一皱,便问身旁的周瑜道:“周都督,那些身如稚童,露天媾和,尖嘴猴腮只一分像人的东西就是主公极为厌恶的倭奴国人?那些塌鼻小眼、脸大扁平的人就是三韩渡海而来的三韩部族之人?他们挤在此地又是为何?”

周瑜听到贾诩发问,先是厌恶的瞥了一眼远处的倭奴国人,这才道:“军师明鉴,那些正是倭奴国人。这些人未受教化,无有礼义廉耻,向来如此,而且这些倭奴国人尤喜食海中之物,因此在这临近海边的港口之地,结竹庐而居。之前因不知大将军如此厌恶这些倭奴国人,所以瑜便仍由其在此自生自灭,现在既然要对付倭奴国,这些人便留不得了。”说罢,周瑜看向长亭方向继续介绍道:“至于这些三韩部族之人,倒是都居于岛中内陆,因瑜麾下兵卒有限,因此这些三韩之民便靠着为我军舰船卸货,换取些粮食、布匹或是饰物等。今日聚集于此,应该是见我舰队靠岸,想来此帮忙卸货。”

听到周瑜如此介绍,贾诩总算是对这岛上之事有了个大概了解。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座周瑜占据的军港岛屿,只是岛上有一些渡海来到此处的三韩之民和倭奴国之民,三韩之民喜欢居住在内陆,喜食陆上之物;倭奴国之民喜欢居住在海边,喜食海中之产。三韩之民体格强于倭奴国之民,因此成了驻扎于此的汉军力夫,而倭奴国之民身材矮小不说,还无有廉耻,被驻军所不喜,仍由其在海边搭建窝棚自生自灭。

了解清楚情况后,贾诩心中开始盘算起来,既然何彧如此痛恨倭奴国人,那他该如何按照何彧的要求惩治这些倭奴国人呢?

正想着,却不料一旁血气方刚,在船上才刚刚及冠的孙策,看不惯那些露天媾和的倭奴国人,出列怒骂道:“无耻之尤!原本本将还以为大将军因厌恶这倭奴国之人,所以夸大其词,没想到竟犹有过之!果如大将军所言,实乃非人之种!真是该死!今日,吾大汉破虏将军孙策,便让尔等这些非人之种不留半点种!”说罢,孙策便绰枪冲向了不远处倭奴国人躲雨的窝棚。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