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第1128章

1943年10月31日,柏林,无忧宫私人起居室

数千公里外撒哈拉沙漠的灼热与狂暴,并未直接传递到这座典雅而宁静的房间内,但一种无形的足以压垮神经的紧张感,却弥漫在空气之中。

林尚舟坐在舒适的丝绒沙发上,姿态看似放松,但微微交握、指节有些发白的手透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如同一尊等待最终审判的石像,所有的情绪都被收敛在那张平静的面孔之下。

在他身旁,德皇的姿态则更显紧绷。

她端坐着,双手叠放在膝上,目光不时瞥向房间角落那台沉默的漆色深沉的电话机。

核试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德国能否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彻底终结这场席卷全球的战争,也关系到数百万将士和平民的生死。

这份重压,让她精致的眉宇间染上了一层难以化开的忧虑。

蕾蒂娅安静地坐在稍远一些的扶手椅上,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注视着林尚舟和女皇,眼神中充满了支持与同样难以完全掩饰的忐忑。

房间内唯一格格不入的是茜茜。她几乎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在小范围内踱着步,脸上洋溢着与年龄不符的对于绝对力量降临的憧憬与喜悦。

“爸爸,等我们有了那个‘大家伙’,是不是就再也没人敢反对我们了?英国和法国公社是不是就该立刻投降了?”

茜茜的声音清脆,打破了凝重的沉默。

林尚舟没有回答,只是给了她一个略显严厉的眼神,示意她安静。亚历珊德琳则轻轻叹了口气,茜茜总是这么不着调。

时间在煎熬中缓慢流逝,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长。窗外的柏林天空阴沉,如同众人此刻的心情。

突然——

叮铃铃铃——!

尖锐刺耳的电话铃声如同警报,猛地撕裂了房间内的寂静,所有人的心脏似乎都随着这铃声骤停了一瞬。

林尚舟的瞳孔微缩,他与亚历珊德琳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混杂着期待、恐惧和决断。

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在为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做最后的准备。

几秒钟后,他沉稳地站起,步伐坚定地走到桃花心木书桌前,伸手握住了那冰冷的话筒。

“喂。”他的声音平静得不带一丝涟漪,与内心的翻江倒海形成鲜明对比。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压抑着激动尽可能保持冷静的声音,或许是远在非洲的奥本海默,或许是柏林大本营的联络官。

林尚舟没有在意这个声音,因为汇报的内容足够震撼。

简短的汇报,核心只有一个词,却重若千钧。

林尚舟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的变化。

几秒钟后,他缓缓地、几乎是以一种仪式般的动作,将话筒放回了原位。

他转过身,面向房间里所有聚焦在他身上的、充满询问与紧张的目光。

他停顿了大约两秒,仿佛在品味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然后用一种清晰而毋庸置疑的语气宣布:

“成功了。”

简单的三个字,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核弹本身。

亚历珊德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身体微微放松,靠在了沙发背上,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但随即又被更深沉的思虑所取代。蕾蒂娅也松了口气,双手轻轻合十。

茜茜则要欢呼出声,但被林尚舟用眼神及时制止了——这不是庆祝的时候,这是决定世界命运的时刻。

接下来的日子里,德国的战争机器围绕着终极武器开始了最高效的运转。

与核武计划同步推进的核弹生产线上,另外三枚原子弹已接近完工。

它们与在沙漠中化作“太阳”的那枚原型弹一起,被林尚舟亲自赋予了带有奇异黑色幽默的代号:

试爆的那一枚,名为 “伞菇”。

待命的三枚,分别被称为 “蘑菇”、“平菇”、“猴头菇”。

这看似随意的命名,背后是林尚舟对它们那毁灭性形态的认知以及一种试图用平常心去面对这非常之物的复杂心态。

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一个由最高统帅部、科学家代表团和帝国保安总局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迅速成立,代号“园丁”,负责决定这些“蘑菇”的“播种”地点。

经过激烈残酷的权衡,初步方案很快出炉:

“蘑菇”号:目标,俄罗斯。

并非投向仍在负隅顽抗的乌拉尔地区萨文科夫政权,那里目标分散,且已不足为虑。

委员会的意图更为深远——在彼得格勒政权向东推进,意图统一全俄的过程中,选择一个顽固的、具有巨大象征意义的白军堡垒投下一枚,以 “帮助”日丹诺夫加速统一进程,同时也是一次对新生俄罗斯的令人战栗的终极警示,确保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对德意志帝国保持敬畏。

“平菇”号:目标,日本, 这是最具共识的目标,日本本土仍在叫嚣“一亿玉碎”,军国主义政府毫无投降迹象,对日本某个重要军事工业城市(如广岛、吴港或小仓)投下原子弹,旨在 彻底摧毁其抵抗意志,避免代价高昂的本土登陆作战,同时也向全世界,尤其是大洋彼岸的美利坚联合工团,展示德国拥有的足以决定国运的力量。

“猴头菇”号:留作备用, 这是一枚保险,也是一枚筹码。它的目标取决于前两枚的效果以及敌人的反应:

如果英国在法国崩溃,在日本和俄罗斯挨了核弹后,莫斯利政府依然拒绝合理的和谈条件,那么伦敦或英国其他主要工业城市将成为其潜在目标。

如果日本在吃了一枚核弹后仍不投降,这第二枚将毫不犹豫地再次落下。

如果萨文科夫政权在目睹同胞城市被夷平后仍拒绝体面的终结,那么叶卡捷琳堡也可能迎来这末日审判。

投掷平台的准备也在同步进行。

容克-290等大型远程轰炸机部队接到了绝密指令,开始进行针对性的、极限航程的改装和训练。目标区域的气象资料、防空部署被反复研究。

“园丁”们已经就位,冷酷地审视着他们的“花园”,准备择时“播种”。

一个由纯粹物理力量定义的、前所未有的恐怖和平时代,即将在人类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行拉开帷幕。

德意志帝国,手握达摩克利斯之剑,即将向世界展示其最锋利的刃。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