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知情人
“呵呵呵,先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把饭吃完了就到后山来找我吧!”
面对谢必安那近乎审视的目光,老奶奶不慌不忙的说完自己的话,拿着一把锄头慢悠悠的顺着后门出去,看样子应该是上后山去了。
“怎么办大哥?”
陈岳看着渐行渐远的老奶奶的背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不管她,先吃完再说!”
谢必安怎能看不出陈岳心里的想法,荒郊野外饿上了半天一夜任谁都舍不得桌子上的吃的,而且老奶奶临走的时候也说过这样的话,索性就先填饱肚子再说。
两个人胡呼呼噜噜的吃完了桌子上的饭,谢必安一抹嘴,冲着陈岳使了个眼色。
自老奶奶走后,这后门就没关过,两个人径直来到了后门前,抬头看着眼前的这座山。
“走吧,上去看看。”
沿着山上的这条小径,谢必安打头,陈岳殿后,两人一前一后的往山上走去。
没走多久,谢必安就看到了不远处半山腰上,正在卖力挥舞着斧头的老奶奶,便赶忙过去想要把锄头接下来。
“哎,不用不用,我还没老到不能动的地步,再说了这个东西也必须由我亲自挖出来比较合适!”
看起来瘦弱不已的老奶奶此时却倔强的不行,无论谢必安说什么都不肯放下锄头,他没了辙,只好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虽然老奶奶挖的慢,但是就这么滴水穿石的下去,倒也让她挖出了一个半米多深的小坑。
“咔擦。”
老奶奶再次将锄头扬起落下,发出一阵有些刺耳的声响,好像是锄头碰到了石头的声音。
“终于找到你了!”
说着老奶奶放下了锄头,整个人跳进了坑里,弯着腰用双手从土里扒拉出来了一块石板,然后她将那石板一掀,下面藏着一个漆木小盒。
“诺,就是这个。”
老奶奶捧着盒子,谢必安将她给拉上来,然后她露出一副很神秘的笑容,将盒子打开。
静静的躺在盒子里的,居然是一枚万字符!
“不是...,老奶奶,你怎么会有这个东西?而且还...。”
“而且还没死对吗?”
这突入其来的万字符着实把谢必安吓了一跳,老奶奶却不以为然,微笑着将谢必安未说完的话给说了出来。
谢必安听了和陈岳相视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现在这万字符在谢必安和陈宇两人看来,简直就是一枚催命符,拥有它的人基本都是非死即残,都没有个好下场,所以万字符这如同催命符的形象已经在谢必安他们的心里坐实了。
可现在到好,突然有个老奶奶出现在你的面前,手里捧着万字符然后告诉你她没事,这能不令人诧异吗?
“不对,老奶奶,你这符....这万字符怎么是白色啊?”
看了半天,谢必安终于看出了不一样的地方,老奶奶的这枚万字符和其他他们所见的都不太一样,这一枚竟然是白色的?
“你没有看错,它的确是白色的,而让它变白也是唯一能够拯救万字符拥有者的办法。”
老奶奶忽然严肃的说到。
这句话已经明确的告诉了谢必安,老奶奶曾经也是一个万字符拥有者,只是她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拯救了自己而已。
她的这句话一下子就勾起了谢必安的好奇心,他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方法才能使得老奶奶得意自救成功呢?
“小伙子,有些东西是不方便说出来的,比如你那只眼睛一样,我现在让你跟我讲讲它的身份来历,你愿意说吗?”
然而当谢必安刚刚将求知的眼光投过去的时候,老奶奶就仿佛早有预料一般说出了这番话,让谢必安将自己还没问出来的事情又咽了回去。
“不过,我已经将方法写在了这个锦囊里,你们两个只能有一个人可以看,而且只有一次看的机会,也不许将锦囊里的东西说出来,必须答应我这个条件,否则是不会给你们的!”
正当谢必安因为失望而惆怅不已的时候,老奶奶忽然又从那盒子的夹层里掏出一个黄色的锦囊来,放在手里,笑吟吟的看着他们。
“我们发誓,如果我们将这枚锦囊拿给第二个人看,否则....否则....。”
“否则就让万字符找上我们缠着我们永远都不得安生!嘿嘿嘿..,这下总可以了吧?”
面对陈岳关键时候的致命词穷,谢必安及时支援了上去,顺利的将锦囊从老奶奶的手里给接了过来。
“好了,你们就算急着救人,接下来的几天也不用着急,因为每个月的最后三天也就是月末,会有大雾出现,这是万字符动手的好时机,也是你们的好时机,明白吗?”
送出了锦囊,老奶奶又交代了一句这样至关重要的话之后就离开了后山。
“月末?陈岳?今天几号?”
陈岳闻言立刻打开手机看了一眼。
“二十八号。”
“二十八?那就是明天了?”
谢必安拿着锦囊,冲陈岳招了招手,然后两个也下山而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谢必安还是闲着无聊,所以决定亲自走访一下镇子里的人,看看他们对于万字符和那个神秘的光头和尚有没有什么了解。
白沙镇一共三百多户人家,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镇了,比这个更夸张的是,只有大约三十户不到的样子聚集在白沙镇的镇口,也就是谢必安所待的地方。
其余的二百多户人家全都分散在这延绵不绝的大山上面,很多人一隔好几年才下一次山,买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幸好在他们走访的镇口这三十多户人家时,也有一些收获。
镇子上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位老人,其中就数他们对于这血色万字符和神秘的光头和尚有印象。
然而那只是他走访了几家所得到的结论而已,接下来的走访,谢必安越听越惊讶,嘴也越张越大,要不是陈岳拦着都快要合不拢了。
原来随着走访的深入,谢必安在区区三十户人家的嘴里一共问出了五种光头和尚的身份,什么穿着破烂道袍的八字胡道士,穷酸的乞丐,走街串巷的挑担小贩,甚至还有小学教师!
即使是这样,幸好那万变不离其宗的万字符都穿插在这些离奇的故事里,才让谢必安没有产生打消调查的念头。
仅仅是三十多户的人家,这和尚就有如此多的身份,再往大了说,剩下的那二百多户还指不定会给谢必安将出什么惊塌他三观的版本来呢。
看来这个光头和尚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而是早有他活动的迹象,只是一直以来他多次变幻身份让人摸不着头脑,若非谢必安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出现,他们还真不一定能有所察觉。
白沙镇也是后来才形成,在爷爷奶奶他们那个年代这里根本就没有这个镇子,整个白沙镇的范围内家家几乎都是独家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唯一获取外界信息的就只有电台,也就是村口的大喇叭。
可是那个年代的大喇叭里讲的全都是什么阶级斗争和什么过万斤亩产的东西,根本不会提到像牛鬼蛇神这些,因为那个时候已经在提倡科学打倒封建迷信了。
他们这三十多户也是后来才聚集到了一起,所以尽管这里面有三分之一的人家家里有过人口失踪,但是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公布于外界,只好将它写在自己家里那本难念的经上面。
“看起来这个光头和尚混得不错啊!”
谢必安走出最后一户人家之后,看着再次慢慢落入地平线的夕阳喃喃自语的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