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准备
任风哈哈大笑,利用大笑的时间思考对策。
瑞克忍不住问:“任队长笑什么?”
任风渐渐收起笑声说:“没什么,我们先签订协议,可以在之后地球的补给品中扣除协议中规定数量的燃料。”
此话一说众人无语,不过心里都在想,等到补给到了再想对策不迟。目前不用出资源才是关键,马上就要返回地球了,现在签订的协议也要之后的人来履行。大不了不承认前任做的决定就好了。
见大家都不说话,任风询问:“如果大家都没有异议我们就商讨一下协议如何签吧。”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几个领队针对协议的问题讨价还价,都在为自己代表的团体争取利益。
任风知道会议将持续很久,于是提早便给刘飞鹏发了消息,让他做好发射航天飞机的准备。
刘飞鹏接到任风的消息马上开始准备。首先他调用维修一组的成员检修发射架,调用第二组组装航天飞机。
因为火星引力小,所以火星上发射航天飞机是不需要大型运载火箭的,直接通过航天飞机加上小型助推器就可以摆脱火星的引力束缚。
助推器采用固态燃料火箭助推器。固态燃料是由多种元素按比例混合而成,名字叫高氯酸铵组合推进剂,英文缩写:APCP。
没有采用液态燃料是因为固态燃料更容易保管,而且可以存放很久。需要的时候将固态燃料装入助推器也比加液态燃料更加快捷、更加安全。
轩辕国基地有一艘自主生产的航天飞机,并不是最新型的航天飞机,采用离子喷射发动机作为在太空中使用的主要动力,而用助推器完成从地面到达大气层的推进。这也是其他基地的航天飞机共同的特点。
目前用于航天的火箭按照消耗品分,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消耗化学燃料的,一类是消耗电能的,最后一类是通过核反应产生的能量。
传统利用化学燃料的技术最为稳定,也是各国主要采用的一种方式,它分为使用固体燃料和使用液体燃料两种方式。
利用电能的一般称其为电力驱动推进器,目前这个技术已经应用于星际探索,航天飞机都采用这个技术。它是通过在航天飞机尾部喷射出阳离子从而推动飞船前进的。
当前最新的航天飞机采用的是核反应堆的能量装换,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这样就可以获得充足的电力,从而提高推重比。
不过因为核反应堆的辐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所以这种新的技术无法用于载人飞行。
传统的做法依然是利用太阳能和核电池的电力供应,想要摆脱引力只能借助于传统的火箭。
通过核裂变或者核聚变的方式的技术依然还在实验阶段,虽然核动力可以减少航天旅行的时间,但是辐射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
新的技术正在尝试用氦-3作为核聚变的材料减少放射性废物从而降低对人体的危害。未来核动力或核动力与电驱动混合动力的航天飞机一定会成为主宰,不过目前依然要依靠传统的化学品。
维修部的圆形修理厂中央是一个升降机,抬起后就漏出了组装航天飞机的工具和航天飞机的部件。维修部二组由李逸安带领,将航天飞机的零件重新组装。
通常整个过程需要十几个小时的准备,不光是组装航天飞机,而且还要将航天飞机拉到发射架,成功安装并完成检测后,才能让宇航员登机并点火。
刘飞鹏安排好工作,继续调查张程的来历。之前他已经调取了张程的资料,和近日基地的出入记录。
出入记录并未发现异常,外出的基本都是机械师,忙于维修损坏的机器,从出行记录和太空车轨迹上判断,他们没有可疑。
此外周凡颖等建筑师曾外出解决欢迎会工程的问题,也没有发现可疑的地方。
张程一直没有外出,这个人的个性比较内向,而且是个技术宅男,最喜欢研究系统的加密与破解。
火星上的员工都有档案,上面记录员工的详细身体状况和生平调查。身体情况包括了身高、体重、血型、家族病史等等。生平调查包括出生医院、就读院校、工作经历等等,甚至连学生时代做过的一些有趣的事都记录在案。
做这份档案建立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需要了解员工是否符合任务所需的身体状况,以及未来在火星遇难时就医的帮助。
另一方面是了解员工的为人,是否有不良喜好和记录。筛查这些是为了减少在火星出现暴力等事件的几率,所以有过伤人记录的人很难进入最终名单。
张程的档案中,有一段经历让刘飞鹏很感兴趣。上面说张程曾经参加过一档电视节目,节目是科教类,考验参与者对科学的了解程度。
张程一直杀入决赛,最终的主题就是关于登陆火星的网络建设构想。他的方案因为过于科幻,很难实现,最终没有被评委认可。
此后他竟然报考了网络工程的研究生,不过因为被选入千年计划而放弃了考试。可见张程是一个好强的人,因为输了比赛而更加钻研。
刘飞鹏对这段感兴趣是因为现在火星的问题刚好出现在网络上,与张程的这段经历有些许的关联。不过也只有这一点有些可疑,其他方面都很正常。
刘飞鹏又调查了关于张程其他有记录的事情,依旧没有什么特别的。
于是刘飞鹏向任风汇报了情况,任风刚刚与其他基地领队签订了协议,正在会见返回基地的高附庸。
听到关于张程的情况后问:“高教授怎么看?”
高附庸说:“我与他接触过,也就是学术上的探讨,其他方面就不了解了。那个电视节目我没看过,张程也没说过这段经历。”
任风点头,又对刘飞鹏说:“这件事先放一放吧。我们正好在讨论登陆空间站任务的具体方案,刘队长也听一听,就不要断线了。”
刘飞鹏答应,听两人继续交谈。
任风转头对高附庸说:“刚刚说到哪里了?”
高附庸说:“说到地面上的接收问题。这方面你误解了,我们的接收站是通过中续卫星转接信号,中续卫星是同步轨道卫星,我们的中续卫星系统完好。换句话说我们在火星的一切传输都不成问题。”
“那到底是哪个卫星出了问题?”任风问。
高附庸说:“我们与地球传输的卫星轨道更高,我们通过这颗卫星联系地球,由这颗卫星将信号传递给中续卫星,再由中续卫星发送到地面,保证了通信的畅通。我们使用的卫星电话就是利用了中续卫星。”
任风恍然大悟说:“原来是这样,我们理解错了。看来以后还是需要有专业人员在场才能下定论。”
高附庸说:“你们的决定没有错,空间站的轨道比中续卫星更高,可以当做与地球通信的卫星使用。”
任风说:“那就好。我们具体怎么做呢?”
“我们的空间站本身有激光发射装置,平时也是通过与地球的通信卫星与地面联系,我们要将空间站的通信目标改为中续卫星,这样就可以与地面进行通信了。为了实现我刚刚说的方式,我们需要将一台微波发射器、一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转码装置安装在空间站,这样空间站就可以用激光发射器连接地球,经过转换后用微波发射器连接我们的中续卫星。”
任风问:“你说需要一台微波发射器,一台激光发射器和一套转码设备。还有别的吗?”
高附庸说:“没有了。”
任风对刘飞鹏说:“刘队长,按照高教授说的,准备设备。”
“好的。”刘飞鹏开始记录。
任风问:“我们预计多久可以点火发射?”
刘飞鹏说:“明天中午吧,天气预报明天的天气更适合发射。”
任风点头,“那你们抓紧准备,明天中午宇航员登机。”
刘飞鹏点头应答,任风挂断视频转头对高附庸说:“我们开会的时候讨论过,每个基地一个人,一共五个人来执行这次任务,我们这边准备让你领队完成任务。你有问题吗?”
高附庸说:“没有问题,我愿意执行这次任务。”
任风说:“很好,我们来制定一下任务的细节。”
高附庸问:“我是这次任务的领队吗?”
任风回答:“是的。”
高附庸双手来回摩搓说:“我第一次领队做任务,也不知道如何制定方案。”
任风说:“你主要负责如何安装那些设备,我会给你说明需要注意什么。”高附庸点头,“首先我们要制定一个通信的方式,无论任务是否成功我们都可以取得联系。”
高附庸说:“按照计算近日空间站刚好在我们基地附近,利用航天飞机上的通信装备就可以与基地联系。”
任风说:“好,另外要控制时间,如果有意外,我们的通讯中断了,我们需要你们按约定时间返回,否则我们就会认为你们出事了。”
高附庸搓着手说:“一天时间吧,第二天中午前可以返回。”
任风说:“好,起飞和降落的事情就交给两个航天员处理。你回去准备一下吧,等下我把这次任务的人员名单发你。”
“好的。”高附庸起身而去。
任风将明日行动的时间告知其他基地领队,让他们立刻派人过来。
当天夜里其他基地的成员便陆续赶到,等待次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