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大席和大功劳
贞观六年的一整个冬天里,建安和唐兴这两县就几乎没有闲着的人,这就和周边的州县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其他州县的人,此时除了商家还在忙碌外,其余人家基本都是或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盆一边烤着火一边说着家长里短,或是日头出来的时候,裹了厚厚的袍子窝成一团坐在日头下懒洋洋的晒着;再或者就是走亲访友去了。已经打过好多遍霜了,地里的活该忙的早已经忙完,就等着过完年开春后才会再开始忙碌起来。
已经到了腊月,那些在修路工地上忙碌着的人根本不愁年货的事,小东家早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和慎家,孙家一起派了人去采买了,每个修路的人都有份,一人两斤豚肉,一斤糯米,一斤白面,二两糖,五尺布。这些都不算在工钱里的,据说是小东家和孙家自掏腰包,后来慎家也参与了进来,开始就只着三家,但等到其他商家听说了后,有能力的也都各出了点。
至于说鸡鸭鹅类的,家家哪个不养上个几只?鱼?去建溪里捉就是了。有了这些,基本上年货就算是备齐了,所以这些民工也不急着回去,都想趁着这年关到了,路上行人少了的时候抓紧多修一点。
腊月二十二这天,富来客栈门口的招贴栏上贴出了一张大红布告来,说是富来客栈联合了城内的几家客栈酒楼,准备在腊月二十四小年这天,在城里的街道上大办流水席。
当然这流水席并不是大家以往的那种,而是由这几家挑头,将其店里的各式菜肴都做上一份,摆了出来,然后各家各户,若是有拿得出手的菜肴,也可以做了摆出来,供全城的人随意食用。
而且,据说,几家酒楼客栈的掌厨的,都会给除了这些酒楼客栈做的之外的菜肴评判,按类评选,分为糕点,小食,菜肴三种,选出几样做得好的,头名能得到一贯钱的奖励,来自然是旁征博引,比起寒门士子来是流畅了许多,文章做得好了,中举的机会也就大了许多。
这才回到家门口,却见门口停了大大小小好几辆马车,马车上装着的全是用厚毡布包着边角的家具,这是谁啊?嫂嫂可没这么大手脚,往日里不论自己怎么说,都舍不得花钱的,就连她自己配戴的首饰,都是自己撺掇着王凌去买来的。
走近了一看,却被他发现了个熟人,竟然是蒲熙亮家上次给自己来赔礼的那个管事。心下就明白这必定是蒲熙亮给自己送来了,只是奇怪了,这老家伙怎么就知道自己最近正要找人打家什呢?。
蒲熙亮的算盘是打得很好的,想说赶在王况回建安之前就打好了家具送过来,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因为他实在是不放心自家小子的手艺,太过在意这家具了,本来可以让自家小子或是家里的徒弟啊什么的帮着做的,他却是偏要自己一个人干。
一个人打全套家什,还要雕花,还要上漆描金,还要顾着朝廷里,这一来二去的,在王况出发的时候,他还没打完家具呢,好在他选用的是上等的红木所做,不需要漆重漆,只要漆一层清漆,让红木的原色露出来,再在关键的花纹上描上那么一丝细细的金就好了,因此在王况动身后,他发了狠,跑到器监里一口气请了十多天的假,几乎天天连夜赶工,总算是在王况走后的第十天赶了出来。
这一赶出来,等到漆干了,就赶忙的运了出来,一路紧赶慢赶,总算是在小年夜这天给赶到了建安。
说实话,王况本来对蒲熙亮的印象并不是那么好,原因就是他给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太差了,以往要不是看在那块田黄冻的面子上,王况是鸟都不鸟他一下的,你的木器手艺是好,可也不是大唐第一罢?我现在只要肯花大价钱,多费点时间,就算找不到比你好的,那和你差不多的总是不少罢?
但今天,王况却是有些感动了,要知道,远从长安运家具过来,加上一路上需要防着被磕碰到,其运费要比起家具本身的价值高过许多,花这样的价钱,跑到扬州金陵一带,都能买上好几套不错的家具了,但是蒲熙亮却没有,宁可多花钱,也要给王况送一套亲手打造的家具来,这就不是一般钻营取巧之人所能做到的了。
可以看出来,蒲熙亮这次是真心诚意的。正好,王况也需要一个好木器匠人,将活字印刷术搞得漂亮点,至少,那字得中规中矩,还要搞些插图什么的。
王况也不跟那个管事客套,把他拉过来一边,低声道:“蒲监丞的好意,况就不多谢了,如今,某这里有大功一件,你可回去禀报,若是蒲监丞能来建安呆上半年,况许他一个大功,若是不能来,派家中手巧的,刻花刻字功底扎实的来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