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把自己的意见写在纸片上,一起通过司礼监交给景泰帝。一般来说景泰帝都会遵从内阁的建议,就算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也会召集于谦和内阁一起商量着办。景泰帝在得到于谦的默许下,给予内阁建议地方下层官员的权利。只要是县一级的官员,只要内阁提出建议,向景泰帝举荐的话,一般都可以录用。就连一些京城重要职务的人选上,景泰帝也会提前在私下咨询内阁。在景泰帝当政时期,流传着一个传说,只要和内阁官员搞好关系,一般的中层官员不需要走吏部这条门路。一些中高层的官员只要和内阁搞好关系了,就可以走上比较重要的职位。
后来明英宗皇帝之所以可以复位成功,主要是因为石亨这个将军带兵起的作用。但是外人不知道的事情是因为内阁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内阁官员之所以背弃景泰帝,支持明英宗皇帝复位,主要是因为内阁官员的个人利益。于谦支持景泰帝重用内阁官员,但是不代表于谦完全支持内阁。随着内阁官员渐渐掌权,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时候,于谦再三警告内阁官员不要任人唯亲。可是内阁官员需要壮大,需要尽快的掌握资源,不可避免的要做一些权钱交易。渐渐地内阁官员胆子养大了,不但敢收钱办事而且敢大包大揽地为一些人谋求门路。于谦在警告内阁官员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他直接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了景泰帝。景泰帝虽然没有直接训斥内阁官员,但是内阁官员知道自己在景泰帝那里越来越不被重视了。再加上于谦处处和内阁官员作对,破坏了内阁官员好几次机会,内阁官员终于和于谦走到了对立面。内阁官员虽然不如于谦那么有影响力,但是在景泰帝那里也有一定的分量。景泰帝在内阁官员一次又一次的挑拨下,终于走出了错误的的权力交给内阁官员,就连一些重要场合的话也由内阁官员事先整理好。特别是一些事情上的决断,为了不被大家知道明孝宗朱樘的无能,所以事先由内阁官员设定好。明孝宗朱樘表面上不允许大臣反对自己的建议,其实是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决断。又不好当着大家的面咨询内阁官员,所以只好硬着头皮不让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这就导致他成为了内阁官员的傀儡,一些重大的决定由内阁官员私下决定好就算数。不可惜这种利用傀儡皇帝控制局势的时间并不久,明孝宗朱樘不久之后就一命呜呼了。
还好明孝宗朱樘重用内阁官员,还好明孝宗朱樘的儿子后来的武宗皇帝朱厚照不爱一本正经的处理军国大事,内阁官员终于走到了权利最高峰。他们有意无意地暗示武宗皇帝朱厚照,就算不用每天上朝,只要有内阁官员帮着看着的话,大明江山不会有大问题。为此对内阁官员有比较大好感的武宗皇帝朱厚照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内阁官员主持朝会,而他不用每天上朝。试用了一段时间后,武宗皇帝朱厚照彻底相信了这个事实,所以决定放下政务去远游。他直接下旨要内阁官员负责全面的政务,遇上大事的时候才可以找他决定。这样一来不就等于把权利完全交给了内阁官员,内阁官员等于超越了六部衙门,成为了最高机构。
这一格局完全改变了局势,另一些人看到了机会,也让一些人看到了危机。功勋和武将,还有一些六部主官觉得这么做不合适,又担心内阁官员的权力过大,所以他们找到了武宗皇帝朱厚照的母亲,也就是当时的太后。内阁官员手里的权力不能太大,也不能什么事情都插手,不然的话就会彻底架空皇室和六部衙门。这对皇室也好,对朝廷也好,都不是一个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