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时刻
李宏宇跪在午门外支持太子一事很快就传到了坤宁宫里,出乎人们意外的是,郑贵妃闻言只是笑了笑而已,并没有多么在意。
毕竟李宏宇一直以来都支持太子,所以今天有如此行为郑贵妃并不觉得意外,要是李宏宇扬长而去那么她才会感到惊讶。
在郑贵妃看来,只要李宏宇不像杨涟那样在京城上蹿下跳地煽动官员们反对福王,那么李宏宇要跪就随他,就当是他给万皇帝尽忠了。
李宏宇的这一跪不仅使得他树立了忠肝义胆的形象,同时也使得他在官场的形象和地位得以巨大提升,即便是张翰在心中都佩服李宏宇此举。
要知道李宏宇与杨涟等人不同,深得郑贵妃和福王的器重,明明可以飞黄腾达,但却偏偏跟福王唱反调,这样做可是冒着丢官罢职乃至杀头的风险,白白断送了大好前程。
明朝的文人最为推崇的就是李宏宇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和气节,因此自然受到了文人和文官的钦佩,连京城的勋贵对其赞不绝口,在他们看来冒着丢失大好前程风险的李宏宇与那些沽名钓誉的文官不同,是真正的忠君爱国之士。
黄昏时分,在李宏宇的劝说下,杨涟招唿其跪在其身后的文官,相互搀扶着离开了皇城。
杨涟本想继续跪在午门前一直等到郑贵妃同意其见太子为止,不过此事事关皇位郑贵妃又岂会答应,故而李宏宇好言相劝,使得杨涟改变了主意回家休息,,上面列出了太子朱常洛的十五大罪状,条条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以此来证明太子不适合当储君。
虽然拿出了那道奏章,但是郑贵妃并没有给辅臣们提问质疑的机会,然后迅速结束了这场会面,让辅臣们通知京城各大衙门五品以上的官员明天进宫参加典礼。
按理说无论是皇后的册封仪式还是新帝的登基大典都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并且这两个典礼是分开单独进行的。
不过,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郑贵妃决定把这两个典礼在同一天举行,为了确保福王登基大典能够风光进行,那么册封她为皇后的典礼就要一切从简了,对此她并不介意。
一旦明天的两个典礼顺利进行,那么郑贵妃将开创古代封建王朝的一个记录,那就是在册封为皇后的同一天晋升为太后,虽然成为皇后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对她而言能让福王登基已经非常值得,也算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李宏宇面无表情地跟着辅臣们离开了坤宁宫,心情显得异常沉重,郑贵妃之所以如此着急地推福王继承皇位很显然是避免发生意外的波折,太子是否能力挽狂澜就在明天。
可太子有什么助力呢?李宏宇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本来太子在京城最大的依仗是张惟贤,可惜张惟贤中了福王的圈套身陷囹圄不知所踪,勋贵集团在张广的率领下或自愿或被迫加入了福王的阵营。
虽然太子是皇权继承的正统,有文官集团的支持,可这可是改朝换代需要军力作为支持,这就使得文官集团的支持显得有些无关痛痒。
再加上随着福王在夺嫡之战中占据了优势,文官集团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太子难以依仗他们,杨涟等人可是连午门都进不去,现在还被打进了大牢。
因此,李宏宇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山海关的新军,或许这是太子唯一的希望。
一想到新军李宏宇的眼前就浮现出了赵欣的影像,心中随之一沉,现在已经过去了那么长时间可还没有赵欣的消息,这使得他不得不担心赵欣的安危。
而且,就算赵欣现在把新军调来恐怕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因为明天就是册封皇后的典礼以及新帝登基大典,因此郑贵妃肯定会在今天下令紧闭京城的城门,直到登基大典结束。
这意味着即便是赵欣把新军调来也无法进入京城,新军即便是再能打也对城高墙厚的京城束手无策。
换句话来说,除非发生奇迹,否则太子将无法挽回劣势,李宏宇这也算是对万皇帝尽了忠,他已经全力在帮太子,要怪的话只能怪新军没能及时从山海关赶来相助。